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842212

研究论文

  • 柱型苹果和矮生型梨组培苗叶片表皮结构研究

    梁美霞;葛红娟;戴洪义;

    以柱型和普通型苹果各3个品种,矮生型和普通型梨各3个杂种实生苗的组培苗为试材,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叶片表皮结构。结果表明,供试苹果和梨组培苗叶片上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排列无方向性,上表皮无气孔分布。柱型和普通型苹果的上表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986个·mm-2和2087个·mm-2;矮生型和普通型梨的上表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633个·mm-2和1635个·mm-2。柱型苹果和矮生型梨的上表皮细胞密度分别显著高于其普通型。苹果和梨组培苗叶片下表皮气孔分布密集,气孔类型均为无规则型。柱型和普通型苹果的气孔平均长×宽分别为23.21μm×19.58μm和24.17μm×22.96μm,气孔密度平均分别为401.17个·mm-2和262.50个·mm-2;而矮生型和普通型梨气孔平均长×宽分别为29.57μm×20.30μm和26.93μm×24.51μm,气孔密度平均分别为265.67个·mm-2和158.00个·mm-2。柱型苹果、矮生型梨和其普通型之间的气孔长度差异不明显,而气孔宽度均显著小于其普通型,气孔密度均显著高于其普通型。

    2010年01期 v.2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

    高娟;伊华林;胡志勇;

    柑橘体细胞杂种后代为三亲来源,采用酸解压片法对柑橘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粗柠檬(C.jambhiri Luss)]与单胚二倍体植株宜本杂4号[华农本地早橘(C.reticulata Blanco)×宜昌橙(C.ichangensis Swingle)]的有性杂种后代进行减数分裂观察,以明晰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有性后代二倍体后代减数分裂行为与二亲杂种后代相似;三倍体后代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现象较二亲杂种后代复杂,中期Ⅰ出现56.9%的不配对染色体以及各种多价体,中期Ⅰ和中期Ⅱ观察到游离在赤道板外的染色单体,变幅为1~3个,平均比例分别为51.2%和38.68%;后期Ⅰ和后期Ⅱ观察到染色体桥及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含微核等。同时对后代植株花蕾直径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2010年01期 v.2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锦橙叶片氮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模型研究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郑永强;张璇;

    以单系枳砧蓬安100号锦橙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开展利用鲜叶可见近红外光谱估测叶片氮素营养状况的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叶片反射光谱与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可见光350~700nm,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叶片光谱反射率呈下降趋势;而在750~1075nm范围内,叶片光谱反射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通过对叶片反射光谱、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倒数对数光谱进行变量标准化(SNV)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与内部交叉验证建立的氮含量预测回归模型,其中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光谱氮含量定标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能力,其建模与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差都较低且接近,偏差绝对值最小。因此,可以利用叶片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值来预测蓬安100号锦橙叶片氮含量。

    2010年01期 v.27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华东葡萄广西-2花药胚状体诱导与再生植株的研究

    支玉玺;张剑侠;王跃进;

    为了提供葡萄转抗病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研究的再生技术体系,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pseudoretic-ulata)感白粉病株系广西-2的花药为试材,进行了体细胞胚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并探讨了次生胚的诱导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的方法。结果表明,广西-2花药在B5+6-BA4.0mg·L-1+2,4-D0.7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30.0g·L-1培养基上继代3个月,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产生;B5+6-BA4.0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15.0g·L-1培养基有利于胚状体形成;胚状体在1/2B5+CH1.0g·L-1+PVP1.0g·L-1+蔗糖15.0g·L-1的液体培养基比相同成分固体培养基中早萌发14d左右;已萌发胚状体在WPM+IBA0.15mg·L-1+AC0.5g·L-1+蔗糖15.0g·L-1培养基上可以生根成苗;MS+6-BA1.5mg·L-1+IBA0.2mg·L-1+蔗糖30.0g·L-1培养基有利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发育早期胚状体在B5+6-BA1.0mg·L-1+2,4-D0.5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30.0g·L-1培养基上可形成次生胚。

    2010年01期 v.27 18-23+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华东葡萄白河-35-1器官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高鹏;王跃进;

    以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Vitis pseudoreticulata clone Baihe-35-1)的茎段和叶片为材料,通过器官发生途径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浓度处理组合对华东葡萄白河-35-1无菌苗茎段和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不同的激素浓度组合和选择不同的外植体可以成功诱导出不定芽。较低的激素浓度组合有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所选用的外植体中,茎段比叶片更易诱导出不定芽。诱导出不定芽的最适激素组合为TDZ1mg·L-1+NAA0.05mg·L-1,其中茎段不定芽诱导率为12.8%,叶片不定芽的诱导率为3.3%。将不定芽置于MS基本培养基+0.2mg·L-1IBA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完整植株。

    2010年01期 v.27 24-2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连作土灭菌对葡萄生长及根系分泌特性的影响

    郭修武;李坤;谢洪刚;孙英妮;胡禧熙;张立恒;

    为探讨葡萄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对葡萄连作土壤进行蒸汽灭菌,研究连作土灭菌后葡萄植株生长及根系分泌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土灭菌显著增加了葡萄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其中以7月份的增加幅度最大,分别比连作土增加了1.51倍和0.14倍,地上和地下鲜质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也表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以9月份的增加幅度最大,分别增加了1.18倍和1.09倍。并且连作土壤灭菌后葡萄叶片SOD酶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根系活力随生长期的延长,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另外,研究发现连作土壤灭菌后葡萄根系分泌的还原糖及氨基酸总量显著降低,分别比连作土壤降低了72.60%和91.10%;氨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也发生改变,其中Ile、Leu和Tyr3种氨基酸未达到检测水平,其他氨基酸含量降低。可见,对连作土壤进行有效的灭菌后,可以改变根际微生态的核心因素即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含量,促进植株的生长,减轻葡萄的连作障碍,进而证实了土壤生物因素是葡萄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01期 v.2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野生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叶位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马建军;于凤鸣;张立彬;杜彬;肖啸;任艳军;

    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了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叶位成熟叶片中Ca与其他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及其相关特性,为揭示欧李果实钙素吸收机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新梢不同叶位叶片中Cu、Mn、Ca、Mg(均值)逐渐增加,Fe、Zn、K(均值)逐渐下降;果实成熟增长期新梢中不同部位叶片由下至上Cu、Zn、Mn、K呈增加趋势,Fe、Ca呈递减趋势,Mg无明显变化;不同叶位叶片中Ca变化相互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新梢上位叶片中Zn、Fe、K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新梢上位和下位叶片中Mn、Mg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提出,新梢上位成熟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可以表征新梢叶片中钙素吸收和累积的变化规律。

    2010年01期 v.2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龙眼果实ACS和ACO基因克隆及其表达特性

    徐士娟;邝健飞;陆旺金;万嗣宝;陈建业;

    采用RT-PCR和RACE扩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龙眼果实中分离得到ACS和ACO基因,并分别命名为DlACS1和DlACO1。DlACS1蛋白一共编码486个氨基酸,含有7个保守区域和11个不变的氨基残基;DlACO1蛋白一共编码315个氨基酸,含有7个保守区域和9个不变的氨基残基。在龙眼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乙烯释放量在幼果期出现一个小峰,随后逐渐降低,至发育后期维持在较低水平。Northern分析表明,果皮中DlACS1和DlACO1的表达均在果实快速生长期达到最高;在果肉中,DlACS1只在果肉生长初期表达,DlACO1表达随着果肉的生长缓慢降低,在果实成熟期略有升高。此外,DlACS1和DlACO1表达不具有组织特异性,但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上述结果为研究非跃变型果实的成熟与乙烯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2010年01期 v.27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影响荔枝果皮褐变底物(-)-表儿茶素稳定性的因素

    孙健;蒋跃明;彭宏祥;李月标;段学武;杨宝;尤艳丽;宋丽丽;程桂平;

    分析光照、温度、pH值、气体成分、氧化还原物质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荔枝果皮酶促褐变底物(-)-表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儿茶素在光照、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褐;O2处理提高了褐变底物与PPO的反应能力,而CO2处理明显起减缓作用;氧化剂H2O2加速了该酶促反应,但还原剂Vc及Na2S2O5阻止底物酶促褐变;K+、Na+、Ca2+和Zn2+对(-)-表儿茶素溶液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在Fe3+、Fe2+、Cu2+、Pb2+存在下(-)-表儿茶素不稳定。在生产上可通过合适的处理来减缓荔枝果实褐变发生,以延长货架寿命,进而提高果实商品价值。

    2010年01期 v.27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西瓜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强雌性状定位研究

    刘莉;焦定量;郭敏;张秦英;胡宝刚;商纪鹏;张艳宁;

    以雌花率稳定在80%以上的强雌性品系BG1(Citrullus lanatus var.lanatus)和普通花性型非洲野生西瓜900134(C.lanatus var.citroides)为亲本杂交自交获得F2群体,通过AFLP、RAPD及SSR技术对该群体进行扩增,建立了一个包括4个RAPD标记、140个AFLP标记、6个SSR标记和1个强雌性位点(subgy)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含17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1073.1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7.2cM。subgy定位在第5连锁群中,与s1454-1100、GT-CTA270两个标记连锁,距离分别为5.8cM和14.3cM。将特异条带s1454-1100回收、克隆、测序,设计特异SCAR引物,再对F2单株基因组DNA扩增,只在大部分的纯合强雌性单株和杂合普通花性型单株中扩增出一条375bp的特异带,以JoinMap3.0软件分析,该标记与与强雌性状位点的连锁距离为6.1cM,连锁较为紧密,表明已成功地将与西瓜强雌性连锁的标记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命名为SR375。

    2010年01期 v.27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微孔膜包装对鸭梨贮藏品质的影响(英文)

    李家政;毕大鹏;

    鸭梨易受二氧化碳伤害。在目前的贮藏实践中,鸭梨不用保鲜膜包装而使用纸包裹(通常是硫酸纸)。但纸包裹的鸭梨失水严重,果皮很容易起皱,因而有必要开发更适合的贮藏方法。分别以常规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包装和硫酸纸包裹作为对照,研究微孔LDPE膜包装对鸭梨贮藏品质的影响。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常规LDPE袋中二氧化碳浓度在1.1%~3.2%,而微孔LDPE袋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在0~0.6%。微孔LDPE袋包装能降低鸭梨的果心、果肉褐变,减少失重和果皮起皱。不同处理的鸭梨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含量(TA)没有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微孔膜包装贮藏鸭梨比目前使用的纸包装贮藏具有明显的优势。

    2010年01期 v.27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臭氧处理对巨峰葡萄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

    王秋芳;乔勇进;乔旭光;王海宏;陈召亮;

    探讨臭氧气体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为臭氧在葡萄保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以21.04mg·m-3、44.62mg·m-3、81.41mg·m-3、131.14mg·m-3等不同浓度臭氧气体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下降;有效抑制PPO活性,减少单宁等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并能保持葡萄果实内较高的SOD、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进程。其中以81.41mg·m-3臭氧气体处理葡萄,即以250mg·h-1臭氧气体发生量通入气胀2min,并密闭保持1h,每周处理1次,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贮藏至98d后,好果率达85.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2010年01期 v.27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检测

    苏平;周增强;侯珲;王丽;朱建兰;

    为了明确苹果轮纹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的敏感性现状,从有代表性的苹果种植区采集、分离了47个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戊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对47个菌株的EC50值在0.0054~3.3253mg·L-1,平均值为0.4359±0.1902mg·L-1。其中,菌株XX2B(EC50为3.3253mg·L-1)对戊唑醇的敏感性较低,QF2(EC50为0.0054mg·L-1)对其最敏感,其毒力倍数是XX2B的620.38倍。山东省、河南省和辽宁省的苹果轮纹菌对戊唑醇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0.5715±0.4612mg·L-1、0.4119±0.2157mg·L-1和0.2667±0.2083mg·L-1,表明辽宁省的苹果轮纹菌对戊唑醇的敏感程度最高,山东省的敏感性最低。但不同地理来源的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差异不明显。

    2010年01期 v.27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柑橘衰退病毒侵染对寄主植物同工酶及酸性病程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范旭东;王彩霞;叶刚;王国平;洪霓;

    以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不同致病力株系接种寄主植物,比较分析了寄主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病毒侵染对这2种酶活性的影响因寄主品种和CTV株系而异,CTV强毒和弱毒株系侵染均导致墨西哥莱檬植株中POD活性明显降低;在甜橙上,CTV强毒株系接种植株中POD活性则显著性提高,而弱毒株系接种对POD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在对该病毒具有较高抗性的枳壳中,接种CTV不同株系对POD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而在接种强毒株系N25的墨西哥莱檬中PPO活性有所增强,在枳壳上则表现为接种植株的PPO活性降低,在甜橙上PPO活性无明显的变化。POD、PPO和酯酶(esterase,EST)同工酶酶谱分析的结果显示,CTV弱毒株系接种枳壳后诱导产生了2条新的EST同工酶谱带,而在其他CTV接种植株上均未诱导表达新的POD、PPO及EST酶谱。酸性病程相关蛋白分析结果显示,CTV强毒株系在甜橙上诱导产生有6条明显的酸性病程相关蛋白条带。

    2010年01期 v.27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化学药剂敌力脱与拮抗细菌协同作用防治梨轮纹病研究

    刘邮洲;常有宏;魏本强;刘永峰;陈志谊;

    从南京、连云港、高邮三地的梨园采样,分离得到梨轮纹病病原菌25株及871个细菌分离物,25株病原菌致病性分化测定结果表明菌株N-BG-L5的致病力最强;871细菌分离物拮抗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sf628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性,抑菌圈直径达45mm。常见26种化学药剂对梨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敌力脱能有效抑制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EC50值为0.1522mg·L-1。将拮抗细菌sf628与25%敌力脱进行复配,结果表明配比为1∶3、1∶2、1∶1、2∶1时增效比均大于1.5,2种单剂复配后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为1∶3时对梨轮纹病菌的毒力最强,增效比为2.942。拮抗细菌sf628与25%敌力脱配比为3∶1时,增效比为1.071,2种单剂复配后有相加作用。

    2010年01期 v.27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热水处理对杧果主要采后病害控制及贮藏期的影响

    李敏;胡美姣;高兆银;杨凤珍;

    以海南3个主栽杧果品种,5种类型果实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的热水处理方式对主要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果皮伤害和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51℃、15min热水处理对供试果实炭疽病和蒂腐病2种病害的控制效果最好;供试果实对热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热水处理加速果实的后熟速度,但适宜的热水处理可大大提高好果率,且病害发生严重时,因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时间。综合分析后推荐小贵妃、大贵妃、大台农、小金煌使用51℃、15min热水处理为最适宜的热处理方式。小台农使用47℃、20min热水处理作为最适宜热处理方式。

    2010年01期 v.27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香蕉品种对枯萎病菌感病性与对病菌毒素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

    杨秀娟;杜宜新;陈福如;甘林;阮宏椿;

    为明确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菌感病性与对病菌粗毒素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根部病菌孢子接种测定了36份香蕉品种苗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感病性,以及采用植株根部和叶片毒素处理测定了5份香蕉品种苗对病菌粗毒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天宝角蕉(AAA)、柴蕉(AAA)、广粉1号(AAB)和贡蕉(AA)表现抗病,哥斯达黎加蕉(AAA)和抗枯5号(AAA)表现中抗;感病品种对毒素的敏感性高于抗病品种。通过香蕉不同品种的病情指数、萎蔫指数和叶片损伤面积的差别分析,发现香蕉苗期对枯萎病菌感病性与对病菌粗毒素敏感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60d龄期的假植苗病情指数与其叶片损伤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因而叶片毒素处理法测量香蕉假植苗中部叶片损伤面积可作为一种快速区别香蕉抗病能力的有效方法。

    2010年01期 v.27 93-9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诱抗剂处理对甜瓜叶部病害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乃小英;陈年来;乔昌萍;胡敏;

    以抗病品种银帝和感病品种卡拉克赛为材料,在露地条件下研究了几种植物提取液和苯并噻二唑(BTH)处理对甜瓜主要叶部病害及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TH、中草药提取液和侧柏提取液对甜瓜叶部各种主要病害的发生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尤其对白粉病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75%。4种诱导剂中,BTH对各种病害的防效都较稳定,平均达51.44%,且在幼果期和伸蔓期+幼果期的预防效果均较植物提取液好。采前诱抗处理能明显提高两品种甜瓜果实品质及抗病品种(银帝)的产量,但对感病品种卡拉克赛产量影响不显著;初花期BTH处理可增加果肉厚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能改善果实经济性状。

    2010年01期 v.27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会讯

专论与综述

  • 关于我国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的思考

    马宝焜;徐继忠;孙建设;

    乔砧密植是目前我国苹果栽培的主要形式,但苹果乔砧密植存在许多问题,如单产低、果实品质差、费工、技术复杂推广难度大等;矮砧密植具有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品质优良、省工、技术简化易推广等优点,因此应用矮砧密植是苹果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矮砧密植栽培实践中存在着矮砧选择不当、栽植过深、栽培技术不配套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矮砧效果的发挥。从苹果生长结果习性、我国苹果栽培区域的立地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应用矮化砧木的必要性及适合矮砧密植栽培的条件,针对当前矮化栽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从育苗、建园、整形修剪等方面提出了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的技术要点,并举出成功的实例。

    2010年01期 v.27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8 ] |[阅读次数:0 ]
  • DNA微阵列技术在柑橘研究中的应用

    张凌云;阳佳位;王淼;钟广炎;

    DNA微阵列技术是一项能够分析基因组、基因表达特征性图谱的新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同时对成千上万的相互作用的基因展开研究。随着Affymetrix公司生产的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柑橘基因组阵列(Citrus Genome Array)的诞生,该技术在柑橘基因组学和相关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综述了运用DNA微阵列技术在柑橘研究中的现状,重点说明了该技术在柑橘重要功能基因的检测及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柑桔研究中DNA微阵列的种类,及其在代谢途径分析、突变检测和突变机理分析等其他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病原检测方面的可能应用也进行了探讨。

    2010年01期 v.27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研究报告

  • 用计算机手段探测晚芦基因20h连续表达趋势

    李海涛;梁国鲁;

    以岩溪晚芦(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为试材,在果实成熟期用乙烯诱导果蒂的离层,分时段应用探针组(Probe Set ID)总数至少30302的基因芯片研究了离层基因表达情况,且同步进行了无乙烯诱导的对照实验,得到芯片两两比较结果。4h、12h和24h样品处理同样品对照的两两比较结果表明:4h、12h和24h样品处理分别至少有650个、500个和2200个探针组比样品对照显著下调表达,分别占探针组总数的2.15%、1.65%和7.26%;4h、12h和24h样品处理分别至少有550、600和1200个探针组比样品对照显著上调表达,分别占探针组总数的1.82%、1.98%和3.96%。研究首次证实了Affymetrix公司的柑橘基因表达检测芯片可应用于中国岩溪晚芦,首次发现了至少500条基因连续20h的表达趋势。

    2010年01期 v.27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个杏品种的糖和酸

    张丽丽;刘威生;刘有春;刘宁;张玉萍;

    为了探讨快速准确的测定杏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5个杏品种果肉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结果表明杏果肉中的可溶性糖为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糖醇,其中前3种为主要糖,并且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糖的含量;杏果肉中的有机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和奎宁酸,前两种酸为主要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成功地测定出杏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其含量,并且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回收率和重复性。

    2010年01期 v.27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2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0 ]
  • 槜李雌蕊形态及早期胚胎发育研究

    熊彩珍;贾惠娟;何凤杰;顾立明;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槜李雌蕊形态和早期胚胎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以期从生殖生物学角度探讨影响槜李低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槜李花柱实心,子房1室,横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雌蕊胚囊在盛花时仍处在2~4核期。观察的材料中,绝大部分胚囊在盛花后3d发育为成熟胚囊,胚囊蓼型。合子约休眠2~3d后开始分裂。胚乳在盛花7d后出现,八分体原胚出现在第12天。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有珠心珠被退化、成熟胚囊结构异常等现象。

    2010年01期 v.27 124-12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休眠期甜樱桃幼树体内氮素的运转

    李学强;李秀珍;吕德国;张国海;

    以盆栽2a生甜樱桃庄园为试材,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甜樱桃幼树在休眠期植株体内氮素的运转。结果表明,当年秋季吸收的15N积累趋势和总氮积累趋势一致,即根部大于地上部,而且更趋向于在根中积累。2005年12月8日与10月25日相比,芽、1a生木质、多年生木质、砧段木质、大根木质中氮含量减少,而1a生枝皮、多年生枝皮、砧段皮、大根皮、粗根、细根中氮含量增加,此期所有部位的NDFF值均降低。2006年2月12日与2005年12月8日相比除砧段皮氮含量降低外,其他部分的氮含量都有所增加,NDFF值均增加;与2006年2月12日相比,2006年4月21日芽、砧段皮、大根皮、细根的氮含量增加,各部位NDFF值均降低。秋季吸收的氮素可贮藏在根和枝干中,但贮藏在细根和粗根中的量大于枝干中的量。甜樱桃植株在休眠期间也具有吸氮能力,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其吸氮能力不同;同时此期氮素发生了再分配,由木质部运往皮部。

    2010年01期 v.27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发育时期板栗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淀粉和质体小球的变化

    刘林;李明泽;王怀中;刘铁梅;李芸;韩世明;李春奇;

    对板栗在春季折叠的幼叶和平展生长的幼叶、夏季成熟叶和秋季老叶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做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春季折叠的幼叶的叶绿体中不含淀粉和质体小球,平展生长的幼叶含淀粉粒没有质体小球;夏季成熟叶的叶绿体中淀粉最多并出现极少量质体小球;秋季衰老叶的叶绿体中淀粉粒减少直至消失,质体小球数量激增;有的质体小球在叶绿体内被一层膜包围并降解。根据染色特点,可将质体小球分为黑色和灰色2类。淀粉减少及质体小球增多与叶绿体功能衰退相关。

    2010年01期 v.27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菠萝果肉颜色的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变化的关系

    杨祥燕;蔡元保;孙光明;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菠萝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类胡萝卜素成分的变化特点及其外观颜色差异形成的因素,以深黄色果肉的巴厘种和浅黄色果肉的卡因种菠萝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菠萝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肉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两菠萝品种果肉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β-阿朴-δ’-胡萝卜醛成分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β-胡萝卜素从青果期急剧增加到完熟期,而叶黄质却呈下降趋势。两品种的β-胡萝卜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种色素,而且在完熟期巴厘种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是卡因种的2倍以上。因此,β-胡萝卜素是造成两品种菠萝果肉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及外观色泽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0年01期 v.27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厚皮甜瓜(Cucumis melon)鲁厚甜2号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肖守华;王崇启;乔卫华;赵善仓;刘成静;焦自高;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对厚皮甜瓜鲁厚甜2号香气进行富集,经GC-MS联机检索分析,得到107种挥发性组分,初步鉴定出79种,其中酯类有29种、醇类9种、醛类6种、酮类3种、酸类4种、烷烃类20种和其他8种化合物成分。鲁厚甜2号主要香气成分有乙酸苯甲酯、n-软脂酸、2-苯基乙酸乙酯、2-甲基乙酸-1-丁醇、硬脂酸、异丙氧基氨基甲酸乙酯和乙酸己酯等,它们占峰总量的46.72%,对甜瓜的整体香气有关键性影响。

    2010年01期 v.27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新书推介

  • 《荔枝学》

    本刊编辑部;

    <正>荔枝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生产上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栽培技术和经验,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可以说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在近20几年来,我国在荔枝的全方位研究方面积累

    2010年01期 v.27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方法

  • 香玲核桃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邢瑞丹;李亚东;刘庆忠;李国田;陈新;陈明;

    为解决核桃种质资源的实验室保存及转基因研究等问题,研究了暗培养时间、叶片放置方式及不同浓度激素组合(BA、NAA、TDZ)对香玲核桃叶片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暗培养时间为14d;近轴面放置效果最好;不同组合的激素配比对叶片再生不定芽能力不同,最适宜香玲核桃叶片再生的培养基为:MS+BA0.5mg·L-1+NAA0.5mg·L-1+TDZ1.0mg·L-1+sucrose30g·L-1+agar6g·L-1,在该培养基上,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率达60%,每叶片平均再生不定芽数超过1.1个。筛选得到了香玲核桃离体叶片的最适分化及生根培养基,对离体再生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香玲核桃的种质资源保存及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01期 v.27 146-149+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选育

  • 红肉桃新品种——天仙红的选育

    何华平;龚林忠;王富荣;顾霞;王会良;

    天仙红为实生选优获得的红肉桃品种,果实卵圆形,较对称,果顶微尖,缝合线明显;平均单果质量86g,最大单果质量157g;果肉全红,硬溶质,离核,食用方便;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可溶性糖8.46%,可滴定酸4.57g·kg-1,维生素C43.8mg·kg-1;武汉地区6月中旬果实成熟;丰产稳产性好,树体抗性强。

    2010年01期 v.27 150-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晚熟李新品种——龙滩珍珠李的选育

    陈香玲;韦发才;李标;梁侠;覃如日;黄绍西;李珍;

    龙滩珍珠李是1998年从广西天峨县实生野李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树姿开张,树势中庸,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自花结实率高。果实近圆形,大小均匀,平均单果质量21.0g。果皮深紫红色,果粉厚;果肉淡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3.3%,总糖93g·kg-1,可滴定酸7.3g·L-1,维生素C41.7mg·kg-1,可食率97.8%,肉质脆爽,完全离核,风味浓甜,品质上乘。果实成熟期7月底至8月上旬,耐贮运,抗逆性强,成熟期比三月李晚3个月左右,比三华李晚1.5个月左右。

    2010年01期 v.27 152-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优质特早熟枣新品种——新郑早红的选育

    宋宏伟;李永成;卢绍辉;袁国军;孙灵霞;

    新郑早红是从我国著名枣产区新郑枣区选育出的特早熟、鲜食品质极佳的优良品种。该品种8月中旬成熟,平均单果质量10.6g,果实卵圆形或短椭圆形,果面平整光洁,果皮薄,橙红色,果肉白绿色,质地细脆,多汁,甜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0%~33.4%。丰产稳产,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较抗枣锈病,枣炭疽病、枣缩果病。沿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各枣区均可栽培。

    2010年01期 v.27 154-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加工型板栗新品种——金栗王的选育

    徐育海;蒋迎春;王志静;方波;王晴芳;张力田;苏祥国;王朝晖;

    金栗王是从一日本栗中经过长期实生驯化选育出的加工型栗新品种。坚果红褐色,椭圆形,硕大,平均粒质量21.9g,最大粒质量34.5g。果肉淡黄色,质地粳性,味甜,鲜果含淀粉25.49%、蛋白质3.74%、脂肪0.95%、总糖13.59%、维生素C22.9mg·kg-1,品质上等。果实成熟期9月中下旬。果实加工破碎率低,制罐性能好,保质期长。树体结果早,丰产稳产,抗逆性强。

    2010年01期 v.27 156-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开辟稿件“绿色通道”的启事

    <正>为了及时报道我国果树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与最新进展,我刊开辟有部分稿件的绿色通道: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2、国家攻关项目的论文;3、国家863项目的论文;4、国家973项目的论文;5、"新品种选育快报"栏目的论文。

    2010年01期 v.27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果树学报》2009年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正>参考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请勿列入,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或用脚注说明)。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各篇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列出,并置于方括号内。文献的著录请按下列格式:

    2010年01期 v.27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9年本刊审稿人名单

    <正>我刊2009年来稿由以下专家审查。公布本名单(以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为序)以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年01期 v.27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果树学报》编辑部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正>《果树学报》期刊社(编辑部):全体作者同意将本文(题目:)著作权中的汇编权、发行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信息网纹传播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

    2010年01期 v.27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