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旦华,张磊,薛菊萍,赵改荣,周秀琴
1988~1991年对葡萄6个早熟品种和7个四倍体品种进行种子胚培养,成苗率分别达到40%~71%和52%~89%,与常规播种相比,成苗率提高两倍以上。早熟品种和四倍体品种在浆果成熟期接种培养的效果明显地优于花后45天接种者,低温和切喙处理有效地促进了早熟和四倍体品种胚的萌发,并提高了成苗率,提出了一套早熟和四倍体葡萄品种胚培养的有效措施。
1992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余旦华,张磊,薛菊萍,赵改荣,周秀琴
1988~1991年对葡萄6个早熟品种和7个四倍体品种进行种子胚培养,成苗率分别达到40%~71%和52%~89%,与常规播种相比,成苗率提高两倍以上。早熟品种和四倍体品种在浆果成熟期接种培养的效果明显地优于花后45天接种者,低温和切喙处理有效地促进了早熟和四倍体品种胚的萌发,并提高了成苗率,提出了一套早熟和四倍体葡萄品种胚培养的有效措施。
1992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李培华,沈庆法,朱蕙香,王西来,谢富江
以90%2,4-DP结晶体、2,4,5-TP粉剂、10.8%2,4-DPNa,29%2,4-DPN(C_2H_2OH)_3配平平加乳化剂,稀释成所需浓度(清水对照含有相同浓度的平平加乳化剂),在果实采收前对新红星和元帅苹果进行全树喷布。结果表明,新红星在采前12、20、27天喷布20ppm2,4-DP或20ppm2,4,5-TP对控制采前落果有显著效果,都能显著的推迟采前落果时间、明显的减轻采前落果强度,对采收单果重和果实贮藏品质无不良影响,对果实贮藏中的合计损耗率有减少趋势。元帅在采前21天喷布一次20ppm2,4-DP,也显著的控制了采前落果,不影响单果重和果实品质,但同期喷布一次相同浓度的2,4-DPN(C_2H_2OH)_3或2,4-DPNa,则对控制采前落果无显著效果。2,4-DP可以用来代替2,4,5-TP作为苹果树的控制采前落果剂使用。
1992年01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培华,沈庆法,朱蕙香,王西来,谢富江
以90%2,4-DP结晶体、2,4,5-TP粉剂、10.8%2,4-DPNa,29%2,4-DPN(C_2H_2OH)_3配平平加乳化剂,稀释成所需浓度(清水对照含有相同浓度的平平加乳化剂),在果实采收前对新红星和元帅苹果进行全树喷布。结果表明,新红星在采前12、20、27天喷布20ppm2,4-DP或20ppm2,4,5-TP对控制采前落果有显著效果,都能显著的推迟采前落果时间、明显的减轻采前落果强度,对采收单果重和果实贮藏品质无不良影响,对果实贮藏中的合计损耗率有减少趋势。元帅在采前21天喷布一次20ppm2,4-DP,也显著的控制了采前落果,不影响单果重和果实品质,但同期喷布一次相同浓度的2,4-DPN(C_2H_2OH)_3或2,4-DPNa,则对控制采前落果无显著效果。2,4-DP可以用来代替2,4,5-TP作为苹果树的控制采前落果剂使用。
1992年01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迪辉,黄辉白
采取促进成花(控水或留叶)和抑制成花(浇水或去叶)对比方法研究了柑桔成花的机理,发现在生理分化期,控水导致的梢尖低GA和浇水导致的高GA成鲜明对比,但留叶与去叶之间的GA状况无明显差异。凡促进成花的因子均引起ABA积累、CTK增多、IAA降低,从而导致高ABA/GA、ABA/IAA、CTK/GA、CTK/IAA比值。激素平衡比单项激素水平更重要;高ABA/GA、高ABA/IAA缓和生长为成花准备了前提,而高CTK/GA主要在从生理分化转入形态分化时期起重要作用。
1992年01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1 ] |[阅读次数:0 ] - 黄迪辉,黄辉白
采取促进成花(控水或留叶)和抑制成花(浇水或去叶)对比方法研究了柑桔成花的机理,发现在生理分化期,控水导致的梢尖低GA和浇水导致的高GA成鲜明对比,但留叶与去叶之间的GA状况无明显差异。凡促进成花的因子均引起ABA积累、CTK增多、IAA降低,从而导致高ABA/GA、ABA/IAA、CTK/GA、CTK/IAA比值。激素平衡比单项激素水平更重要;高ABA/GA、高ABA/IAA缓和生长为成花准备了前提,而高CTK/GA主要在从生理分化转入形态分化时期起重要作用。
1992年01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1 ] |[阅读次数:0 ] - 张顺昌
<正> 我国柑桔栽培面积大,收获期集中,特别在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带,主栽品种温州蜜柑大部分在11月才能成熟,含糖量偏低,品质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上农学院、上海市农科院、上海市前卫农场合作。应用生长调节剂吲唑酯(IZAA)来促进柑桔早熟和改良品质试验成功。 吲唑酯(IZAA)是具有生理活性的新型植物生
1992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顺昌
<正> 我国柑桔栽培面积大,收获期集中,特别在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带,主栽品种温州蜜柑大部分在11月才能成熟,含糖量偏低,品质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上农学院、上海市农科院、上海市前卫农场合作。应用生长调节剂吲唑酯(IZAA)来促进柑桔早熟和改良品质试验成功。 吲唑酯(IZAA)是具有生理活性的新型植物生
1992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万荣,张铁强
对从北京市怀柔县、密云县,辽宁省建昌县山区引来的300余株欧李进行了两年观察,结果表明,所引进的群体中,明显的存在着3种不同的类群,即扁果类群、圆果类群和长果类群。其中扁果类群为优良类群,果个最大,着色最早,色泽鲜红,果肉离核,可食部分最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酸甜可口,浓郁芳香,既可鲜食又可加工。 欧李耐寒、耐旱、耐瘠薄土壤,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很强。扁果类群具丰产性,可适量发展。欧李植株矮小,红果绿叶,既可作盆景观赏,又可作庭院绿化,以扁果类群为佳。
1992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黄万荣,张铁强
对从北京市怀柔县、密云县,辽宁省建昌县山区引来的300余株欧李进行了两年观察,结果表明,所引进的群体中,明显的存在着3种不同的类群,即扁果类群、圆果类群和长果类群。其中扁果类群为优良类群,果个最大,着色最早,色泽鲜红,果肉离核,可食部分最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酸甜可口,浓郁芳香,既可鲜食又可加工。 欧李耐寒、耐旱、耐瘠薄土壤,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很强。扁果类群具丰产性,可适量发展。欧李植株矮小,红果绿叶,既可作盆景观赏,又可作庭院绿化,以扁果类群为佳。
1992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孙淑芹,陈宏,杨树珩,郭庆宏
用国产20%双甲脒乳油、螨克、20%三唑锡胶悬剂、20%三氯杀螨醇的不同浓度药液对元帅、新红星苹果树喷布,调查对苹果全爪螨和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国产双甲脒和进口螨克对防治苹果两种叶螨均有特效。使用浓度1000~1500倍,有效控制期在30天以上,全年用药1~2次即可基本控制螨害。
1992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淑芹,陈宏,杨树珩,郭庆宏
用国产20%双甲脒乳油、螨克、20%三唑锡胶悬剂、20%三氯杀螨醇的不同浓度药液对元帅、新红星苹果树喷布,调查对苹果全爪螨和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国产双甲脒和进口螨克对防治苹果两种叶螨均有特效。使用浓度1000~1500倍,有效控制期在30天以上,全年用药1~2次即可基本控制螨害。
1992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杨记磙,摆万奇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以17个性状的综合差异为依据,对厚皮甜瓜EL—F1多代分离群体进行了分类研究,划分出14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类群。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分类法。14个类群经过分离选择,可望形成不同的类型和品系。
1992年01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记磙,摆万奇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以17个性状的综合差异为依据,对厚皮甜瓜EL—F1多代分离群体进行了分类研究,划分出14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类群。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分类法。14个类群经过分离选择,可望形成不同的类型和品系。
1992年01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风琴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持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猕猴桃科研协作会于1991年10月21日至25日在西安召开.17个省、市、自治区59个科研、生产、教学单位的8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29篇,品种(品系)样品15个,果实加工样品2种. 代表们回顾了自1978年第一次协作会以来所作的各项工作;总结交流了科研,生产经验;商讨了
1992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风琴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持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猕猴桃科研协作会于1991年10月21日至25日在西安召开.17个省、市、自治区59个科研、生产、教学单位的8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29篇,品种(品系)样品15个,果实加工样品2种. 代表们回顾了自1978年第一次协作会以来所作的各项工作;总结交流了科研,生产经验;商讨了
1992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燕民,吴彦祥,张国强,栗广明,张好祥
苹果梨不同栽植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株行距2m×3m、2.5m×4m、4m×5m、5m×7m(对照)不同密度范围内,苹果梨前期产量与密度呈正相关;6年生树产量和密度存在着y=-2134.75+170.49x-0.88x~2的数学模型。苹果梨最佳密度范围66-111株/亩;密度在66株/亩更有利于树体后期生长、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992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燕民,吴彦祥,张国强,栗广明,张好祥
苹果梨不同栽植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株行距2m×3m、2.5m×4m、4m×5m、5m×7m(对照)不同密度范围内,苹果梨前期产量与密度呈正相关;6年生树产量和密度存在着y=-2134.75+170.49x-0.88x~2的数学模型。苹果梨最佳密度范围66-111株/亩;密度在66株/亩更有利于树体后期生长、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992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宏伟
鸭梨采收后放入冷库,急降温处理的较缓降温的果实硬度下降明显,促使内源乙烯浓度及组织电导率增高,尤其在贮藏后期表现明显。相对电导值的大小及硬度高低标志着组织质地结构和细胞膜系统的破坏程度,这是引起鸭梨果心褐变的关键因素。较高的内源乙烯的产生是急降温的鸭梨更易发生褐变的生理符性。急降温的鸭梨还原糖及有机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缓降温的果实,这就不利于保护组织膜系统和抑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因而是容易发生褐变的因素之一。
1992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周宏伟
鸭梨采收后放入冷库,急降温处理的较缓降温的果实硬度下降明显,促使内源乙烯浓度及组织电导率增高,尤其在贮藏后期表现明显。相对电导值的大小及硬度高低标志着组织质地结构和细胞膜系统的破坏程度,这是引起鸭梨果心褐变的关键因素。较高的内源乙烯的产生是急降温的鸭梨更易发生褐变的生理符性。急降温的鸭梨还原糖及有机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缓降温的果实,这就不利于保护组织膜系统和抑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因而是容易发生褐变的因素之一。
1992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王力荣,胡霓云
在冬季休眠期间的不同时期,对挑的47份材料从田间直接采样,对其低温需求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7.2℃条件下(不包括0℃)的累积低温比7.2℃或以下累积低温和以犹它模型计算的累积低温在不同年份间最稳定,预测自然休眠结束期准确性高,适合作为低温需求量计算的低温标准。西北桃地方品种低温需求量分布范围为660~1440小时,大部分分布在800~1000小时之间,普遍比南方品种群的高。
1992年0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2 ] |[阅读次数:0 ] - 王力荣,胡霓云
在冬季休眠期间的不同时期,对挑的47份材料从田间直接采样,对其低温需求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7.2℃条件下(不包括0℃)的累积低温比7.2℃或以下累积低温和以犹它模型计算的累积低温在不同年份间最稳定,预测自然休眠结束期准确性高,适合作为低温需求量计算的低温标准。西北桃地方品种低温需求量分布范围为660~1440小时,大部分分布在800~1000小时之间,普遍比南方品种群的高。
1992年0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2 ] |[阅读次数:0 ] - 徐健毅,周增强,阎志红,王昌明
苹果果实轮纹病的菌源主要为树体上干腐病和轮纹病。3~12月田间均有孢子,4月下旬~5月、7~8月为扩散高峰。孢子经气流、雨水传播至果实。整个生育期果实均可被侵染,侵染率高低与降雨、果实生育期密切相关。被侵染果实多在近成熟发病,贮藏一个月内最重。
1992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徐健毅,周增强,阎志红,王昌明
苹果果实轮纹病的菌源主要为树体上干腐病和轮纹病。3~12月田间均有孢子,4月下旬~5月、7~8月为扩散高峰。孢子经气流、雨水传播至果实。整个生育期果实均可被侵染,侵染率高低与降雨、果实生育期密切相关。被侵染果实多在近成熟发病,贮藏一个月内最重。
1992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岳碧松,雷慧德,黄良炉
湿度对桔全爪螨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试验表明,当相对湿度为70%~90%时,桔全爪螨卵孵化率在90%以上,幼、若螨存活率高,雌成螨产卵期长,生殖力强,种群数量增长快。相对湿度大于90%或小于60%均不利生长发育。
1992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岳碧松,雷慧德,黄良炉
湿度对桔全爪螨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试验表明,当相对湿度为70%~90%时,桔全爪螨卵孵化率在90%以上,幼、若螨存活率高,雌成螨产卵期长,生殖力强,种群数量增长快。相对湿度大于90%或小于60%均不利生长发育。
1992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覃元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协作会”于1991年11月12日至16日在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个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的代表共35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部成果处派员出席了会议.浙江农业大学沈德缙教授作了“访美有关果树资源专题报告”. 会上各果树种质资源圃对圃地建设进展情况及经
1992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覃元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协作会”于1991年11月12日至16日在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个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的代表共35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部成果处派员出席了会议.浙江农业大学沈德缙教授作了“访美有关果树资源专题报告”. 会上各果树种质资源圃对圃地建设进展情况及经
1992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宗明,徐喜楼,盛炳成,徐惠英
通过总结葡萄组织培养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早期的微型繁殖和体外病毒脱除(结合热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并开始在种质资源的检索保存中发挥作用。胚培养技术已应用于无核品种培育及亚属间杂种的获得。无性植株再生的品种范围近年来有所扩大,再生的频率也大大提高。从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至今仅见一例。成功的花粉小孢子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将大大提高单倍体愈伤组织(和单倍体植株)的频率。同源四倍体可以采用体外秋水仙素加倍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但这种同源四倍体预料会有目前生产上一般同源四倍体的问题。原生质体培养仍然处于愈伤组织阶段,因此体细胞融合植株尚不能获得。由于缺乏从单细胞再生植株的体系,体外选择和体外诱变目前主要采用低效率的幼枝或幼苗培养的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应集中于:从愈伤组织获得高频率的无性植株;单细胞和原生质培养;单倍体及三倍体培养。
1992年01期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程宗明,徐喜楼,盛炳成,徐惠英
通过总结葡萄组织培养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早期的微型繁殖和体外病毒脱除(结合热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并开始在种质资源的检索保存中发挥作用。胚培养技术已应用于无核品种培育及亚属间杂种的获得。无性植株再生的品种范围近年来有所扩大,再生的频率也大大提高。从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至今仅见一例。成功的花粉小孢子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将大大提高单倍体愈伤组织(和单倍体植株)的频率。同源四倍体可以采用体外秋水仙素加倍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但这种同源四倍体预料会有目前生产上一般同源四倍体的问题。原生质体培养仍然处于愈伤组织阶段,因此体细胞融合植株尚不能获得。由于缺乏从单细胞再生植株的体系,体外选择和体外诱变目前主要采用低效率的幼枝或幼苗培养的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应集中于:从愈伤组织获得高频率的无性植株;单细胞和原生质培养;单倍体及三倍体培养。
1992年01期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吴伯乐
1982~1983年在四川省苍溪县从野生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C.F.Liang et A.R.Ferguson)和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各选出两个优良单株,经嫁接栽培、观察、分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丰产、优质,遗传性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87年通过鉴定,命名为川猕1号、川猕2号、川猕3号、川猕4号。
1992年0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伯乐
1982~1983年在四川省苍溪县从野生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C.F.Liang et A.R.Ferguson)和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各选出两个优良单株,经嫁接栽培、观察、分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丰产、优质,遗传性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87年通过鉴定,命名为川猕1号、川猕2号、川猕3号、川猕4号。
1992年0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润生,聂蕴珉
<正> 1991年1月7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请省内外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承担的“桃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行了技术鉴定. 该项研究,经过五年的试验调查、化验分析和示范推广.提出采取疏花芽技术,僵芽发生原因及
1992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润生,聂蕴珉
<正> 1991年1月7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请省内外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承担的“桃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行了技术鉴定. 该项研究,经过五年的试验调查、化验分析和示范推广.提出采取疏花芽技术,僵芽发生原因及
1992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莫淑勋,钱承梁
用比色法溅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快速、简便、准确,与费林法同时平行测定20种水果的还原糖含量,两种方法绝对差不超过0.25,相对差小于4%。比色法测定葡萄糖回收率达98.3%,蔗糖达99.7%。结合温度、试剂、波长选定等试验得到了适于一般实验室测定的最佳条件。
1992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莫淑勋,钱承梁
用比色法溅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快速、简便、准确,与费林法同时平行测定20种水果的还原糖含量,两种方法绝对差不超过0.25,相对差小于4%。比色法测定葡萄糖回收率达98.3%,蔗糖达99.7%。结合温度、试剂、波长选定等试验得到了适于一般实验室测定的最佳条件。
1992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龚明,徐巧云
选健壮、芽体饱满、粗1cm、长15cm左右的葡萄枝条作插条,用ABT一号生根粉和NAA进行激素处理,然后插入装有营养土的塑料袋内,在覆盖塑料棚的火炕上催根催芽,培养出大量苗木.这项技术,方法简便,成本低,苗木栽植成活率高,易于推广。
1992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明,徐巧云
选健壮、芽体饱满、粗1cm、长15cm左右的葡萄枝条作插条,用ABT一号生根粉和NAA进行激素处理,然后插入装有营养土的塑料袋内,在覆盖塑料棚的火炕上催根催芽,培养出大量苗木.这项技术,方法简便,成本低,苗木栽植成活率高,易于推广。
1992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