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万荣,秦岭,柳振亮,李金光
对冷海棠、八楞海棠和新疆野苹果接种漏斗孢球囊霉(GM)的试验结果表明,GM菌根真菌有显著促进冷海棠、八楞海棠和新疆野苹果生长的效果,生长量一般为对照的2倍以上。八楞海棠试验表明,根系侵染率与其生长量一致,即根系侵染率高的幼苗生长也快。在盐碱条件下,新疆野苹果接种GM菌根真菌比冷海棠、八楞海棠生长快,无缺铁失绿现象,冷海棠和八楞海棠有不同程度缺铁失绿现象。
1995年S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995年S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曲桂敏,束怀瑞
4年生盆栽红星/八楞海棠苹果覆膜、施锌肥,结果表明:覆膜能明显提高根活力,增加植株的元素含量。施锌肥能明显提高植株Zn含量,还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细根内Mn、Fe、Cu及叶片内Mn、Cu的含量。不同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及比叶重影响不大,但可以明显增加叶面积。同时,覆膜还能降低新梢的长/粗,有利于增粗。
1995年S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锋旺,李嘉瑞
以苹果品种长富—2为试材,研究了离体新梢不定根形成期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在生根期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先增加后下降,各种氨基酸时变化趋势不同,对根的形成起明显促进作用的是丝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IBA可促进这些氨基酸的形成,增加其含量。
1995年S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宏伟,冯炘,李颖俊,苏本堂
对早熟苹果辽伏喷布40%水胺硫磷1000倍液。喷后27d,果皮及果肉中残留量分别降至0.182mg·1~(-1)和0.028mg·1~(-1)。果皮中水胺硫磷残留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果肉中水胺硫磷含量在喷后前7d却在增加,第7天之后才呈下降。经对果皮及果肉中水胺硫磷含量的差比分析认为,果肉中水胺硫磷含量在喷后前7d增加,是果皮中农药向果肉中渗透大于果肉中农药消解所致。
1995年S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方德秋,章文才,萧顺元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49个宽皮柑桔生物型的过氧化物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6—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苹果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四唑氧化酶以及酯酶等8种酶系统同工酶。运用数量分类学的原理及方法,对同工酶资料进行了类平均聚类分析。根据酶谱及聚类分析结果,认为温州蜜柑来源于黄岩本地广桔的实生变异。
1995年S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立松,万蜀渊
对椪柑的雌配子体发育及授粉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配子体子房上位,通常9—10室,每室多个胚珠,中轴胎座;胚珠倒生,珠心厚,双珠被,大孢子四分体纵向排列在珠心组织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具有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湿型柱头,开放型花柱。授粉后1d,花粉管长入柱头,3d抵达花柱中部,5d抵达花柱基部,7d进入于房腔或胚囊。
1995年S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云贵,谢永红,吴学良,毛启才
柑桔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随聚乙二醇(PEG)处理渗透势的降低而依次降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依次增大;幼苗叶片累积脯氨酸的数量随水分胁迫时间和强度递增。
1995年S1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萧顺元,李仁刚,张昌鑫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柑桔两个杂交组合克里迈丁×三湖化红、克里迈丁×宜昌橙F_1代杂种各30侏的GOT、SOD、POX、ME四种酶的同工酶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在GOT—2、SOD—2、POX—2、ME—2四个酶位点上F_1代有分离,表明亲本在这些酶基因位点上处于杂合状态。GOT—2、SOD—2、POX—2的分离经x~2测验,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与其相应的Got—2、Sod—2、Pox—2三个酶基因可作为遗传标记应用。ME—2的分离复杂,说明柑桔在遗传基础上十分复杂。
1995年S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禄怡,袁承东
通过7年的研究、试验与示范,从33种对比处理中,筛选总结出一套快速防除柑桔溃疡病的新方法和操作程序。1986年以来,先后在贵州省9个县、市的38个点对74564株病树及676732株病苗进行一次性处理,均获成功。首批被治愈的大树和苗木,历时7年未再发病;用敏感的酶联免疫(ELISA)吸附技术对病原进行定性动态监测,未查到溃疡病菌。
1995年S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卢炳芝,于向荣,郭飞跃,李佩芬,鲍雪珍
葡萄花丝在含6—BA2mg·1~(-1)+2,4—Dlmg·1~(-1)的B_5培养基上,培养20d发生绿色、结构紧密、坚硬凸起不规则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达30%;将此愈伤组织转入含6—BA0.5mg·1~(-1)的B_5培养基上,30d后分化出胚状体;将胚状体转入含6—BA0.3mg·1~(-1)+NAA0.01mg·1~(-1)的B_5培养基上,30d后萌发成苗。
1995年S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尹克林
采用法国葡萄分类学家嘎勒的葡萄表现型分类法中的叶片测量法对南方主栽的12个巨峰系萄萄品种和其他4个常见栽培品种进行了形态学鉴定。通过各品种叶形结构的9个性状参数测定和它们的计算机判别统计分析表明,巨峰系葡萄各品种间的平均判别拟合率为60.95%(26.67%—100%),而巨峰品种与其他非巨峰系品种间的平均判别拟合率可达91.96%(86.60%—100%)。亲缘关系远近也会影响葡萄品种鉴别效率。经过未知品种新样方的鉴别测定,证明所得到的葡萄品种检索表和计算机品种鉴别数据库有助于田间和室内的快速品种鉴别。
1995年S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韩涛,李丽萍,黄万荣,白景云
观察分析了间歇升温对冷藏大久保桃果实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及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2±1℃)30d及4d货架期(25—28℃)后,升温24h和36h的桃果实未发生冷害,脯氨酸含量在货架期下降;升温12h和对照的果实冷害严重,脯氨酸含量在货架期急剧上升,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前两个处理,冷害越严重,值越大。细胞膜透性与冷害发生及严重程度无关,冷藏期间升温处理果实的膜透性大于对照,货架期结束时,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1995年S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彭永宏,章文才
土壤水分亏缺降低猕猴桃枝叶生长发育的质量与数量、叶片光合速率、果实大小、品质与耐贮性能。土壤水分过多或淹水导致根系生长与吸收活力下降,是果实增长缓慢的主要生态因子。综合分析表明,猕猴桃生长与结实所需的最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75%,低于60%或高于80%的土壤湿度对根系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增长均有抑制作用。
1995年S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王玉柱,普崇连,郝燕宾,姚砚武,常杰
通过杏品种授粉组合研究,初步表明杏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结实或结实率很低是自花不亲和所致。辅助授粉,不同品种间授粉组合,结实率差异很大。有的品种间授粉组合互为亲和,有的部分亲和,有的互不亲和。因此,建杏园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授粉品种。
1995年S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秦岭,李树仁,黄万荣
对山楂属中7个种和9个品种的细胞膜脂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种和品种的磷脂中各组分的含量配比不同,总脂脂肪酸中各组分的含量配比也有差异。磷脂酰胆碱(PC)是主要的磷脂,含量最多,在脂肪酸中亚麻酸(C_(18:3))为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次为亚油酸(C_(18:2))和油酸(C_(18:1));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C_(16:0))为主。抗性强的野生山楂种比栽培种的脂肪酸不饱和系数(IUFA)高,起源于边缘地区、高寒地区的山楂种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大,在山楂品种中,三倍体品种的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大。
1995年S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蔡永立,郑冬官,方其英,王道勋,朱兴涛
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药壁的发育过程为双子叶型,纤维层强烈加厚,中层2层,腺质绒毡层。包裹四分体的胼胝质具“尾状”结构,可能是孢子体与配子体联系的通道。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型,但也见两侧对称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通常为同时型。正常花粉粒为2细胞型;出现异常4核花粉和异常连体花粉,原因可能是树体长期营养不良和花芽发育期间短期低温刺激的综合作用。比较了雄、雌蕊发育进程及其与花芽形态的相关性。
1995年S1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鸿翔,戴子林,陈秀兰,顾军,盛炳成
选取50个草莓品种(系),分析产量、果实、植株有关的16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得到了各性状的表型、遗传变异系数、遗传方差、遗传力、遗传进度。发现在产量、平均单果重、果实硬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变异度与遗传潜力。遗传力估值结果表明,以小区为选择单位可取得良好效果。
1995年S1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万师强,徐永阳,孙笑梅
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了苹果园6种营养元素的循环及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在系统循环中,磷、钙、镁、硫四种元素有盈余,氮和钾严重亏缺,亏缺量达100.32kg·hm~(-2)·年~(-1)和107.55kg·hm~(-2)·年~(-1);果树落叶是营养元素归还的重要途径;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与开放度呈负相关。
1995年S1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韦军
梨果实内三种多胺含量与果实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多胺含量的高峰期和果肉细胞分裂期一致,果肉细胞分裂停止,多胺含量亦迅速下降。用三种多胺的不同组合进行果实处理的结果表明,丁二胺和精胺对果实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只有在这两种多胺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来,亚精胺在果实内的含量最高,但对果实生长生理功能尚待进一步探讨。
1995年S1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金昶,石晶,崔秀君,黄丽萍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苹果梨果实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跟踪定量测定。从坐果开始,单果的维生素C绝对量是逐渐增加的,但随着果实的膨大,相对含量(浓度)随之下降;在贮藏期间,维生素C含量变化不大,略有下降。
1995年S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唐晶,李现昌,杜德平,许建楷
紫花杧成熟期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调节鲜果上市期,采用赤霉素(GA_3)和多效唑(PP_(333))进行花期调控。赤霉素30mg·1~(-1)于冬季喷洒试验株3次,抑制花芽分化。次年3月土施多效唑5、10g·株~(-1)(以有效成分计),诱导花芽形成和开花。紫花杧成熟期可推迟至10月中旬以后。单株平均产量达10.9、17.5kg,品质良好。试验株次年仍取得一定的产量。
1995年S1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国平,周晓舟,冯良驩,张祖建
通过田间试验及生产应用,总结出提高沙田柚产量的途径是综合采用多项技术措施,包括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培养新梢,喷施微肥、适当疏蕾,人工辅助授粉,激素保果,适当疏果,合理修剪,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1995年S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小琼,王在明
采用短时真空脱气处理配合薄膜单果包的保鲜方法,使油柰保鲜28d,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比对照下降20mgCO2·kg~(-1)·h~(-1)以上,呼吸高峰推迟6d以上,失重率降低23.55%—24.17%,好果率提高43.6%—44.9%,保鲜效果明显。
1995年S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艾明
采用补片芽腹接、不同接位接芽交叉嫁接、双芽顶部枝接3种方法嫁接荔枝,结果表明,荔枝的芽位间存在着较强的异质性,采用双芽顶部枝接成活率高达96.24%,抽枝成苗率达83.64%,而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培砧时间短、成苗迅速,节约接穗,省劳力,对提高荔枝嫁接成苗有显著的效果。
1995年S1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迪军,牛建新,蒋红东
以大无核白葡萄茎叶切块组织诱导的绿色愈伤组织作材料,在含2%纤维素酶和1%果胶酶的混合酶液25℃暗条件下游离获得原生质,经去除酶液和洗脱提纯,用改良MS培养基等渗和逐代降渗培养,用液体浅层、固液双层及琼脂糖珠包埋等方式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1995年S1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牛建新,蒋迪军,蔡军社,曾丽萍,王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新疆葡萄28个地方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1)过氧化物酶具有器官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功能叶酶带丰富,分离清晰,品种间有一定差异。(2)证实了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的功能叶具有相似而稳定的酶谱,采样时间可持续到落叶前。(3)用各品种的功能叶进行酶带叠加,得到了新疆葡萄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酶带数为15条,共分4个区。(4)通过扫描得出了各品种每个酶区的活性及所占比率。
1995年S1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月琴,崔黎清,余宏利,刘俊
通过对葡萄汁中维生素C含量和维生素C回收率试验,分析了市售药用纱布、脱脂棉、葡萄果皮、手挤作业等因素对维生素C测定结果的影响。认为“A法洗涤”是一项成功的洗涤方法。用市售药用纱布提取测定溶液,使维生素C回收率降低15%。测定葡萄汁中维生素C,用市售药用纱布、脱脂棉、葡萄果皮(自来水洗)、手挤作业等提取测定液比用“A法洗涤”提取测定液,维生素C百分率分别降低82%—88%、15%—16%、37%—48%、7%—8%。
1995年S1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秀荣,张继澍,张蓉,刘福选
用电导率为0.60μs·m~(-1)的长安麦饭石水溶液浸泡巨峰葡萄插条基部12h,明显促进生根和梢叶生长,优于100mg·1~(-1)IBA处理,插前将插条基部蘸麦饭石粉末则有一定抑制作用。
1995年S1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迎春,万志成
以海沃德为试材,研究了PP333对猕猴桃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能有效地控制猕猴桃的营养生长,缩短节间长度,增大粗度/长度系数,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能力相应加强。叶面喷施发生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土施发生作用慢,持续时间长。PP333显著提高了猕猴桃的产量,对果形指数和果实品质没有不良影响。还能提高翌年萌芽率、单株总花量和总枝量。PP333不仅提高了结果枝/营养枝的比例,而且每个结果枝上的花量略有增加,由此表明,PP333能促进猕猴桃的花芽分化。
1995年S1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康,姚俊,李则林,谷文祥,张国华,肖卓炳
按生长季节跟踪检测了米良一号新品系根、茎、叶及土壤内营养元素含量,初步明确了在年生长期内的变化规律:其中N、P、K、Ca、Mg含量为叶≥根≥茎;Cu、Zn、Fe、Mn含量为根≥茎≥叶,根据各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初步营养标准。
1995年S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丁士林,朱秀珍,余厚敏
提高试管苗的抗性和给以适宜的培养环境,以解决试管苗外移的困难。经试验表明,生根试管苗,移栽前先在瓶内(不去瓶塞)进行 15 d10000lx的光强锻炼,可使幼苗叶大而浓绿,根系发育良好,提高了抗性,使试管苗由异养为主顺利过渡到以自养为主,为大田移栽奠定了有利基础。选用洁净河沙做基质,在气温25—27℃、空气相对湿度85%—95%和塑膜大拱棚加遮荫的条件下,大田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1995年S1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涂翠琴,裘敏和,过文珍,任寿金
以定植6年的大果型芙蓉李为试材,对其花芽分化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李树花芽形成自7月初开始到12月底止,大致分为6个分化时期,共需166d。
1995年S1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钟士传,宫本勤,王侠礼,黄云富
试验以16年生和19年生大金星山楂树为试材,连续3年对叶片的氮、磷、钾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楂叶片中氮的含量与果实糖酸比呈负相关,钾的含量与糖酸比呈正相关;氮磷钾的含量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正相关。
1995年S1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力田,黄宏文,张忠慧,张祥生,周德勇,朱智,黄建平,汪庆一
湖北大别山区板栗空苞,经研究探明系缺硼所致,当土壤速效硼含量低于0.4mg·1~(-1)时出现空苞,低于0.06mg·1~(-1)时将完全失收。花期喷硼,当年可矫治缺硼,但不能提高土壤速效硼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有利于栗树吸硼。保持土壤高速效磷(40—100mg·1~(-1))、中速效硼(0.3—0.6mg·1~(-1)),有利于板栗安全高产。
1995年S1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洪章,郝瑞,赵玉芬
对黑穗醋栗主栽品种厚皮亮叶在田间条件下光合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光补偿点为6.60klx,光饱合点为64.02klx;生长季光合强度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高峰;一日间的光合强度以上午10:40至中午12:40最高。
1995年S1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钦航,成中余,白乃绪,齐贺荣,窦宝宏,郑永和
对晋枣叶面蒸腾的研究表明,蒸腾强度昼间比夜间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腾强度与温度成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成反相关;晴天日蒸腾强度是阴天的1.65倍,晴天日蒸腾进程为双峰曲线,阴天为平缓抛物线,季节蒸腾进程为单峰曲线。蒸腾强度与风速、土壤含水量关系不密切。生长期蒸腾耗水量占同期降水量的30.4%,占全年降水量的19.1%。
1995年S1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方炳南,骆昌芳,吴汝录
选用5种内吸性有机磷农药采用涂枝、注干、浇根施药法对成虫、若虫进行防治试验,其中涂枝40%氧化乐果乳油防效高达96%以上。分析了涂枝对天敌的保护效果及残留情况。
1995年S1期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青,覃兰英,邓世秀
以草莓宝交早生、丰香、春香为试材,以MS+6—BA2mg·1~(-1)+IAA0.1mg·1~(-1)的培养基组合最有利于侧芽的形成。以MS+6—BA1mg·1~(-1)+IAA0.1mg·1+2,4—D1mg·1~(-1),用试管苗片及未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可形成较高的诱导率。以此可作为诱导胚状体的第一步工作。人工胚乳配方试验以不定芽作为包埋体,经5种胚乳配方对比,以1/2MS+6—BA0.5mg·1~(-1)+IAA0.5mg·1~(-1)组合,萌发率最高,萌发后可维持20d左右的营养供给。
1995年S1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朝阳,叶永忠,王遂义,吴跃挺,范志彬
对全明星草莓移栽成活率与浇水、温度、遮荫、剪叶栽培措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浇水与不浇水平均成活率相差61.5%;在浇水条件下,温度为17℃最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剪叶与不剪叶平均成活率相差3.3%;遮萌与不遮荫平均成活率相差5.6%。
1995年S1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苑兆和,杨世忠,王家喜
TDZ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强烈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它能促进分生组织的形成和茎的增殖,其效应远比腺嘌呤型细胞分裂素强。根据有关研究结果综述了TDZ在组织培养中的生物学效应。
1995年S1期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央杰,李三玉,潘芝梅
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吲熟酯(Ethychlozate)对柑桔疏果、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以及降低浮皮的作用机理、吲热酯在柑桔生产上的应用以及生产上应用吲热酯存在的问题。
1995年S1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圣梅
根据有关文献,结合作者的研究,对猕猴桃种间杂交的进展情况作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种间杂交研究提供参考。
1995年S1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周劲松,郭书贤
对青海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的结果表明,有99种,隶属14科28属。其中蔷薇科野生果树有47种,占总种数的47.5%。其中有的种类具有抗寒、耐旱特性,可试作砧木或抗性育种材料。将青海野生果树分布划分为四个区,介绍了各区野生果树的种类,调查了各属的垂直分布。提出了野生果树资源的利用建议。
1995年S1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永熙,白与年
对陕西省府谷县海红子栽培历史、分布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海红子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为促进海红子生产发展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995年S1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邵则夏,陆斌
对云南省的木瓜资源进行了调查。原产云南的木瓜有4个种,引进的一个种。变异类型与杂种有4个。对资源的分布、栽培现状、加工利用作了简要论述。并测定了营养成分。
1995年S1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中规定:“引用的文献标准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 1 顺序编码制的书写格式 顺序编码制在文内书写的要求是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按下述3种格式置于方括号内标记。例如: 1.枝蔓也是重要的蓄水库,枝蔓直径的日收缩是树体水分平衡的日变化引起的。
1995年S1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于本刊每年收到稿件较多,现有每年四期容量有限,致使许多经过审定可刊用的稿件不能及时发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申报,国家科委同意本刊1995年度出版一期增刊(45篇论文160页码)。增刊的宗旨、开本、出版形式和发行范围与正刊完全一致,在增刊上所刊登的论文应与正期期刊同等对待。特此告知。
1995年S1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