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905107

  • 中国野生葡萄种间杂交F1代抗黑痘病遗传研究

    王跃进,贺普超

    用原产我国野生葡萄5种11个株系和9个欧洲葡萄品种杂交,组合成抗病×抗病和抗病×感病两类,获F_1代杂种1238株,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亲本抗黑痘病及其在F_1代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黑痘病在F_1代表现为极强的显性遗传特性。

    1998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 ]
  • 黄土高原沟壑区苹果树休眠枝条含水量研究

    李向民,许春霞,苏陕民

    通过对苹果树休眠枝条含水量的比较研究,探讨了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地形、不同农艺措施处理对果树枝条受冻害“抽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坡地形热量状况最好、果树受冻害程度最轻,台坪次之,塬面受冻害程度最重;生育期灌溉和果园深翻可以明显降低枝条受冻害程度。

    1998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
  • 外源多胺促进红富士苹果花芽形成的效应

    徐继忠,陈海江,邵建柱,袁小乱,马宝焜,章文才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10~(-4)mol·l~(-1)Put、10~(-3)~10~(-5)mol·l~(-1)Spd、10~(-5)~10~(-6)mol·l~(-1)Spm能明显提高红富士苹果的成花枝率,外源多胺的效应与多胺种类、浓度、应用时期及年份等密切相关。

    1998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 ]
  • 柱型苹果引种研究

    戴洪义,王善广,于士梅,王然,于秀敏

    在山东省的自然条件下进行了柱型苹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3个柱型苹果品种生长结果正常,表现出典型的柱型生长习性。柱型苹果与生产上常见品种的花期相遇,可以互为授粉树。利用M_(26)和M_9矮化中间砧可有效地控制树体高度和侧梢的产生,促进成花和结果。不同砧木或中间砧对柱型苹果果实的品质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在高度密植(0.6m×1.0m)条件下,1年生和2年生柱型苹果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在供试的3个品种中,以特拉蒙综合表现较好。杂交试验表明,柱型性状是由单个显性基因(Co基因)控制的,利用现有的柱型苹果品种作为亲本选育新的柱型苹果品种是可行的。

    1998年01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苹果施用硝酸钙的效果

    何为华,黄显淦,王瑞云,李山虎,黄春霞,杨文芳

    通过对苹果树叶面喷和土施试验证明:(1)叶面喷(包括盆栽和田间试验)0.3%Ca液2次,能促进树体生长、增加叶干重、提高树体N、K、Ca等营养元素水平,并明显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在年生育期的前期或后期喷Ca,均能进入果实中,前期进入量高于后期。(2)土施Ca(NO_3)_2,同施用筹N量的尿素相比,叶片中N、P、K、Ca、Fe、Zn等元素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并有增产和提高品质作用。在土施方式中,以Ca(NO_3)_2与有机肥混施为佳,但土施Ca(NO_3)_2对提高果实中Ca含量未显出明显效果。(3)总体效果,土施不如叶喷。

    1998年01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果树科学》第八次编委会在郑州召开

    本刊编辑部

    <正> 1997年11月14日召开了《果树科学》第八次编委会,在郑编委参加了会议,外地编委经会前联系也寄来了书面发言。会议根据国家科委对科技期刊的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认真研究了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的具体措施,经过充分酝酿讨论作出以下决定,将在1998年开始实施。

    1998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毛刺线虫对山定子的直接致病性研究

    郝玉金,翟衡,王寿华

    北京南口农场山定子砧苹果树受线虫侵害严重。田间树势调查结果表明:病树长势衰退,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补植的幼树表现出再植病症状。田间根系症状调查结果表明:病树根系生长异常,表现出典型的短粗根病症状,即受害幼根不呈延伸生长,而是在生长中不断分枝,以致最后形成须状丛簇根,每年只在新根旺长期长出一小段具有吸收功能的白色、毛笔尖状的新根。盆栽幼苗接种试验表明:南京毛刺线虫的侵染严重影响了山定子幼苗的形态建成,且使根系表现出短粗根病症状,从而证明南京毛刺线虫(Trichodorus nanjingensis Liu&Chen)是导致该场苹果树势衰退、再植病和短粗根病的主要病原。

    1998年0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高丛、半高丛、矮丛越桔和红豆越桔光合作用特性比较研究

    李亚东,吴林,张志东,郝瑞

    从高丛、半高丛、矮丛和红豆4种类型越桔中各选一代表品种研究其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光合作用年变化均呈一双峰曲线,高丛和半高丛越桔第一次高峰出现在7月初,矮丛和红豆越桔出现在7月中旬,第二次高峰均出现在8月下旬。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桔春季展叶后光合强度较高,9月中旬以后随着叶片变色老化迅速下降,而红豆越桔展叶后(5月26日~6月20日)光合强度较低,9月中旬以后仍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强度。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表现为高丛>半高丛>矮丛>红豆;呼吸强度则相反。光合速率以高丛和半高丛高于矮丛和红豆越桔。

    1998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砧木对先锋橙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周学伍,李质怡,陈学年,吕斌,付克用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观察了12种砧木的先锋橙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在观察的11种营养元素中,不同砧木间除 N、Zn、Mo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元素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微量元素的变幅大于大量元素。植株营养状况以宜昌橙类(除 K)、枳类(除 Fe)和桔类砧木植株的养分含量较高,果实含酸量高的砧木植株养分含量偏低。耐碱砧木主要表现在Fe、Mn及 K、Cu元素含量的差异。

    1998年01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第十次全国西甜瓜科研开发协作会议在洛阳举行

    马跃

    <正> 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全国瓜协共同主持的第十次全国西甜瓜科研开发协作会议12月1—5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98个科研、教学、农技等单位的16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得到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园艺学会、河南省科委等领导部门的关怀重视,农业部原副部长相中扬、农业部农业司等发来贺函;河南省科委、省农业厅派员到会祝贺;洛阳市农业局领导也受市府委派到会致贺。中

    1998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荔枝三种结实类型内源激素的平衡与坐果机理

    邱燕萍,向旭,王碧青,张展薇,袁沛元

    首次引入内源激素平衡[(1AA+GAs+CTK)/ABA]概念,比较分析了荔枝三种类型果实(大核、小核、无核)内源激素平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无核果在花后3d相对高水平的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s+CTK)及花后ABA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坐果期低水平的IAA、GAs及相对较低的(IAA+GAs+CTK)/ABA值是小核品种严重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了荔枝果实各组成部分(果皮、假种皮、种子)内源激素平衡的差异,认为胚的正常发育对维持荔枝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是大核品种后期生理落果较少的内部生理基础。

    1998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荔枝受伤果皮的耗氧与褐变特性研究

    柳建良

    荔枝果皮创伤后,耗氧的主要部分(73%)受KCN控制。“抗氰呼吸”约占耗氧量的31%,NaHSO_3可以完全抑制,光、GA_3对此也有抑制作用。PVP在暗中对KCN控制的耗氧有抑制作用,但可被光解除。受伤果皮褐变受KCN影响,NaHSO_3、NaCl、HBO_3显著抑制之,pH5.7~7.7范围内,pH6.2~6.7褐变程度较轻。

    1998年01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及系统分析方法研究

    邓月娥,张传来,牛立元,苏成军,韩红萍

    通过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幼果和成熟时较高,其它时期较低;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三者含量都是幼果时较高,成熟时最低。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虽然有所不同,但与果实的相对生长速度及花后天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另外,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系统分析方法也进行了研究。

    1998年01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CZ—88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刘峥,黎彦,宗靖,张桂兰,柴枫

    研究证明昆虫病原线虫CZ—88(Steinernema sp.)侵染桃小食心虫的适宜温度为25~30℃,土壤含水量为10%~20%。线虫用量每666.7m~21亿条,1个月以内对桃小幼虫可保持很高的致死效果。线虫对常用农药及化肥等有较强的抗性。在苹果园利用此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越冬出土幼虫优于常规农药。

    1998年0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银杏花粉生活力研究

    孙霞,邢世岩,路冬,王晋修

    通过回归和方差分析发现,刚刚采集的银杏花粉生活力高达84.5%~98.12%。在一年生枝段上,小孢子叶球的下部比上部花粉生活力高13.36%。靛蓝(IG)更适于银杏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在干燥器+冰箱贮藏条件下,银杏花粉30d后生活力下降到72.1%,60d后下降到62.4%,半年后下降到51.4%,一年后下降到1.5%。

    1998年01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NG在枣试管苗继代培养中的效应

    王嘉长,金芳

    NG是一种非生长激素类的化学药剂。经试验证明:NG是枣组织培养中一种有效的新型生长调节物质。以H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70%NG100mg·l~(-1),可显著地提高枣试管继代繁殖材料发芽数,在75~200mg·l~(-1)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单芽梢生长量有显著下降的趋势,大于75mg·l~(-1)抑制生根。25mg·l~(-1)、50mg·l~(-1)的NG有利于枣试管继代繁殖材料生根,使芽梢生长粗壮,单株芽梢的总生长量也显著增加,而且用作继代繁殖材料利用率高。

    1998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树莓花芽分化的观察

    黄庆文,雷家军

    1991~1992年,对树莓花芽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进程进行了定期观察。结果表明,树莓花芽分化始期为8月末,9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约60~70d。形态特征是雏梢生长点向上隆起成半球状。10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随初生髓部的伸展,半球状生长点(顶花序原基)向前推进,随后形成腋花序原基,即为花序原基分化期。随同冬芽萌发展叶,依次进入花蕾、萼片、花瓣、雄、雌蕊原基的芽外分化阶段,各期约7~15d。至5月中旬出现花药和胚珠原始体。此期距结果新梢的花序显露还有2~3d。基生枝下部花芽分化始期比中上部迟一个月,分化数量也有较大下降。

    1998年01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南方杏栽培历史问题的讨论

    刘权,刘华,王明昌

    我国南方(长江以南)杏,据查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东吴灭亡(公元220~280年)已有栽培,浙江在南朝梁(公元502~557年),天台山就有栽培。唐、宋朝(公元618~1279年)许多诗词已述及在江苏南京、句容、浙江杭州以及湖南等地均有栽培。明、清二朝(1386~1911年)的县、府志对浙江乐清以南的平阳、瑞安和福建福州等地均有杏栽培记载。近代有关果树学及植物志的著作,均记载华中、华东地区有栽培。近年来南方各地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株系)如江苏江宁苹果杏,浙江丽水89—8等。浙江平阳、江西玉山的气象条件较之乐清更为高温高湿;这个地区品种群,果中大,品质中上,以鲜食为主,能在酸性红黄壤栽培,成熟期在当地为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有发展前途。

    1998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无核葡萄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陶建敏,陈长春,徐喜楼

    总结了国内外无核葡萄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无核葡萄的常规杂交育种,胚、胚珠培养,无核葡萄的有籽处理技术,多倍体无核葡萄育种,转基因技术等,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

    1998年0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土质中苹果幼树当年生根的解剖构造

    范伟国,束怀瑞,黄天栋

    对砂土、粘土中苹果幼树当年生根解剖构造的观察表明,砂土吸收根、生长根中柱占根面积百分比大于粘土;导管密度及导管占中柱面积百分比小于粘土;砂土输导根木质部占根面积百分比及导管总面积皆比粘土的小。

    1998年01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疏花疏果对中华猕猴桃果实大小和产量的影响

    唐建阳,潘林娜,邱武凌,陈长忠

    试验表明,中华猕猴桃顶花果实重量极显著高于侧花果实。疏除侧蕾和侧果能显著提高大果率,并显著提高产量。长势中等、处于盛果期的猕猴桃,单株最佳负载量宜留果401~600个。

    1998年01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无花果麦司依陶芬结果枝的摘心效果

    糜林,杨金生,束兆林,周一辉,王国强

    麦司依陶芬新梢7月上旬至9月上旬生长速度快,树冠内光照差。7月中下旬在新梢展叶20片前后进行新梢摘心,对提早果实成熟,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效果明显。

    1998年01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岳帅苹果的选育及发展前景

    苹果新品种选育课题组

    岳帅苹果系以金冠为母本、红星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果实圆形,呈鲜红色,单果重22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7%,总糖含量12.30%,总酸含量0.27%。果肉细脆多汁,风味酸甜适口,品质上。10月上旬成熟,可贮至翌年4月。树势强健,结果早,产量高,适应性较强。

    1998年0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威克森李引种观察

    王金政,李林光,邹显昌

    威克森(Wickson)李为原产美国品种,起源未祥,1991年引入我国。经多年多点试栽、系统生物学观察、经济性状综合评价,认为该品种树势中庸健壮,栽培适应性广,早实,丰产,稳产;果实大型,心脏形,果顶尖突,呈鹰嘴状,果面底色黄色,着色片红,品质上等。

    1998年0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