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905114

  • 我国果品产销形势、问题及对策

    潘建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果树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果树的面积和产量激增,到1997年果树总面积达866.66万hm2,总产量达5089.3万t,居世界首位。果树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求发生根本变化,果品产销形势出现历史性转折,果品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现在果品总产量看,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市场和人民对果品量的需求,果品短缺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根据我国果树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场的需求,今后果树生产应是稳定现有面积,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

    1999年02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水分胁迫条件下几种果树茎干直径微变化规律的研究

    余克顺,李绍华,孟昭清,罗国光

    对盆栽葡葡(Vitis vinifera L.)、苹果(Malus pumila Mill)、山植(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和枣(Ziziphusjujuba Mill.)等4种果树水分胁迫条件下茎千直径微变化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葡萄和苹果的茎于日最大收缩量减小,体内的贮藏水分利用量减少,属于贮藏水分经济利用型果树,而山楂和枣树的茎干日最大收缩量增大,体内贮藏水分利用量增加,属于贮藏水分高消费型果树。在于旱周期中,两种类型果树树体日蒸腾量的变化动态存在差异:贮藏水分经济利用型果树日蒸腾量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贮藏水分高消费型果树仅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时,日蒸腾量才开始急剧减小。叶片气孔调节对土壤和植物体水分状况反应的差别是植物体贮藏水分利用方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1999年02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0 ]
  • 热水结合酸浸处理对荔枝果皮色素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彭永宏,成文,施和平

    研究了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的荔枝果皮的色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2±0.5)℃贮藏条件下,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降低果皮叶绿素、花色素苷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降低类黄酮、总酚的含量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改变上述指标在贮藏期间的动态变化曲线。讨论了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1999年02期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成钰厚,刘国杰,孟昭清,李绍华

    以8年生陆奥、王林和富士苹果为试材,经套袋处理使三者果实着红色,对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回归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及处理,花青素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pH值以及固酸比之间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陆奥达极显著相关。着色果皮的红色与果实硬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1999年02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1 ]
  • 苹果叶片离体培养中秋水仙素加倍效应的研究

    王长泉,张文胜,李雅志,崔得才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苹果的栽培品种嘎拉试管苗的离体叶片,发现以0.5%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d效果最佳,诱变频率达56.1%。诱变后获得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异。与对照株比较,变异株茎矮、粗壮、节间短、叶片厚、叶色浓绿;叶背面的气孔体积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茸毛数量增加;染色体数目加倍,2n=4x=68(对照2n=2x=34),细胞核核仁数目增加。梢端组织学切片证明,变异株中同质突变体的频率达73%。

    1999年02期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0 ]
  • 苹果垢斑病和煤点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王家和,和鸣

    苹果垢斑病和煤点病近年在云南省丽江、昆明等地发生严重,发病率高达90%,描述了垢班病和煤点病症状。经病原鉴定垢斑病病原为仁果粘壳孢菌Gloeodes pomigna(Schu)Colby;煤点病病原为仁果裂盾菌Schizothyriumpomi(Mont)v.Arx;两病多混合发生,气候冷凉,雨量多,湿度大,日照少,果园地势低洼,树龄15年以上发病严重;海拔2800m以上,8月份平均气温15℃以下的地区很少发病;金冠对两病均感病,富丽、红星较抗病;药效试验百菌清和波尔多液效果好,防效达90%以上,可作大面积防治选用药剂。

    1999年02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酿酒葡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于向荣,李佩芬,卢炳芝,王敏,郑旭琴,刘延松

    将酿酒葡萄品种白诗南、梅郁的花丝接种在含6BA2.0mg·1-1、2,4-D0.5mg·1-1的B5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形成含大量胚性细胞团的悬浮培养物。用Cellulase  Rs2%、Pectolyase Y230.3%,5mmol·1-1CaCl2·2H2O、0.6mol·1-1甘露醇、0.3%葡聚糖硫酸钾、pH5.6~5.8的酶混合液从胚性细胞团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到第5天出现第一次分裂,40d形成上百个细胞的大细胞团,50d形成0.5~1.0mm大小的小愈伤组织。这些小愈伤组织在含6BA0.5mg·1-1的B5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胚状体进而形成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1999年02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藤稔葡萄芽变株系研究

    吴月燕

    以藤捻葡萄为对照,对藤枪的一个芽变株系的生物学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观测,并对其幼叶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芽变株系在植物学、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尤其生长势明显比对照强;一年多次结果性能好;丰产稳产;果实中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品质优于对照;且果肉硬度提高,具良好的贮藏性能。从幼叶中提取DNA进行RAPD分析,某些引物的PCR产物存在着一定的多态性,表明芽变株系发生了基因型的分化。

    1999年02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黄河故道地区葡萄果穗自腐病发生流行的时间动态

    王海燕

    黄河故道地区葡萄果穗白腐病[Coniothyriumdiplodiella(Speg.)Sacc.]一般始见于6月20~25日,从病害始发到7月5日为指数增长期,7月5日至8月10日为发病盛期,8月10日以后白腐病发展趋于缓慢。年份间发病盛期前期(7月5~25日)白腐病的流行速率r值有明显差异,轻发生年的r值平均为0.077,重发生年r值平均为0.103。其始发期与6月上旬的降水量和温而系数密切相关。葡萄白腐病病指曲线下面积主要受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温度的影响,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0.633、-0.631。

    1999年02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分胁迫对枇杷光合特性的影响

    罗华建,刘星辉

    水分胁迫使解放钟及长红3号两枇杷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下降,Chlb比Chla和Car更易受到伤害;气孔导度、光合及蒸腾作用受到抑制,光补偿点上升,光饱和点下降,对光合的抑制作用,既有气孔因素,也有非气孔因素。

    1999年02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9 ] |[阅读次数:0 ]
  • 银杏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黄酮糖苷的产生

    姜玲,障文才

    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5ml·l-1原汁的蜂蜜,可加快细胞的生长速度,获得黄绿色、疏松、旺盛生长的愈伤组织,四种浓度的Na2S2O3·5H2O处理与对照的倍增时间呈非常显著差异。通过细胞悬浮培养比较,在S2中细胞倍增时间为2.46d,生长最快,细胞在S2、S4、S7、S8、S9、S10、S11、S12培养基中能连续正常继代生长,但生长速度有差异,在继代15次时,合并收集悬浮细胞,经气相色谱分析,银杏黄酮糖苷含量达到0.70%,接近叶片中的含量水平(0.75%)。

    1999年02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几种化学药剂对早熟筑波桃坐果及品质的影响

    王飞,王华,丁勤,杨峰

    以4年生山桃砧筑波早熟桃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早熟桃坐果以及果实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三个药剂当中,从提高坐果方面看,BRS制剂比施康露和施尔得好,全株比对照高8.0%,短果枝以及花丛枝比对照坐果高28.6%,差异显著;从提高果实品质方面看,BRS和施康露效果明显,施康露并能有效地增进果实着色程度和表面光洁度。

    1999年02期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柑桔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张进仁

    我国柑桔生物技术研究已有20多年的发展,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胚和胚乳培养以及茎尖微芽嫁接等以解决育种和生产问题。(2)系统建立的基础性工作:原生质体培养与生理研究。(3)人工创造种质的研究:原生质体融合与转基因。(4)分子标记技术在柑桔研究中的应用。对近10多年以来我国柑桔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作了全面的介绍。

    1999年02期 140-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阿月浑子砧本研究进展

    路丙社,董源,刘忠华,白志英

    综合介绍了世界阿月浑子砧木资源、自然分布、栽培表现、育苗及繁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999年02期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几个杧果品种的RAPD分析

    邓九生,赖炽昌,彭民璋

    应用10个十聚体随机引物,对美国红杧、桂香杧和退熟红苹杧株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S273、S281和S2863个随机引物,适用于杧果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结果表明迟熟红苹杧、美国红杧和桂香杧三者在DNA序列上存在差异性。

    1999年02期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冷激对柚果实酶活性变化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文泽富,曾顺德,谢永红,黄国评,夏育林

    柚果实贮藏30d后,果皮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纤维素酶均有一个活性高峰,随后日趋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贮藏30d后急剧上升,伴随发生汁胞粒化现象。经溶融状态冰水冷激处理1~2.5h后,果皮中S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POD活性峰推迟一个月出现,且保持较低水平,纤维素酶活性在贮藏前期较低,60d后保持较高水平,丙二醛含量变化较平缓。冷激处理果实汁胞粒化现象推迟出现,发生程度较轻。

    1999年02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