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国光
根据对品种原名的探索、考证和在青岛、烟台、昌黎等地葡萄园的考察,联系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笔者认为:来源和身世一直模糊的葡萄品种‘蛇龙珠’译名,乃是因德文名称(字母)差错而引起的一个百年误会。最初引入中国的‘蛇龙珠’苗木乃是‘赤霞珠’与‘品丽珠’的混合体,现在栽培的‘蛇龙珠’葡萄,实际是‘品丽珠’,或可能是经过人工多年选择的‘品丽珠’新品系(无性系)。‘蛇龙珠’能否成为某个‘品丽珠’新品系的品种名称,有待研究。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绍华,余克顺,孟昭清,罗国光
对盆栽葡萄(VitisviniferaL.)、苹果(MaluspumilaMill.)、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sBunge)和枣(ZiziphusjnyubaMill.)4种果树在不同水分营养状况下茎于微变化过程中的日最大收缩量(MDS)、日净增长量(DG)、当日完全复原所需时间(RT)等3个重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指标都比叶片日出前水势对土壤水分营养状况的反应灵敏得多;随着土壤可利用水分的不断减少,山楂和枣的MDS急剧增加,而葡萄和苹果的MDS减小,不同类型果树之间的反应不一致;在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时,4种果树的DG的变化平缓,变化幅度较小;在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下,4种果树的RT随着土壤相对持水量的下降而迅速延长,并在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到一临界值以下时维持在24h。因此,在应用植物器官体积变化连续测微法指导果树灌溉时,MDS和DG并不适于单独作为所有果树的自动化灌溉指标,而RT作为果树自动化灌溉指标较为理想。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潞生,李传友,贾建航,李绍华,王斌,肖兴国
基因组DNA的成功制备和避免降解是AFLP成功的关键。描述了猕猴桃AFLP研究中的DNA模板制备方法,尤其是DNA的提取和纯化,以及基因组DNA的酶切中常见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应用这些方法得到了猕猴桃清晰的AFLP指纹图谱。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0 ] - 关军锋,马智宏,张晓敏,李敏霞,张新忠
以苹果的花药、花粉为试材,观测Ca(2+)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花芽萌动期的花药中Ca(2+)含量与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花粉培养过程中花粉壁渗出的Ca(2+)量与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10(-4)mol·1(-1)的游离Ca(2+)最有利于花粉萌发,1mmol.1(-1)EGTA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0.1mmol.1(-1).外源CaCl2、Ca(NO3)2、SrCl2在低浓度时对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不大;高浓度时具抑制效应,并且在同等浓度时,SrCl2的抑制作用最大。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曹玉芬,孙秉钧,李美娜,周宗山,洪玉梅,谭兴伟
采用喷雾接种法对梨4个种28个品种的果实进行了轮纹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果实抗性不同,水红宵、金梨、八月酥、栖霞小香水、居里、黄县长把、秋子表现抗果实轮纹病;不同品种群间抗性差异显著,白梨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抗性资源;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不同,西洋梨品种三季单果侵染点数最多,感病最重;不同品种贮藏期发病速度不同;套袋对控制果实轮纹病的发生起显著作用。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强,刘淑娥,牛良,樊巍,刘焕晨
连续3年在保护地高密(610株·667m(-2))栽培条件下,对‘曙光’油桃两种整形方式和“采后去冠”(PostharvestCanopyRemoval,简写作PCR)修剪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的低干开心形相比,圆柱形整枝有利于形成较大面积的叶幕和较大体积的树冠,而且树冠疏松,冠内透光率高。2年生树产量2104.5kg·666.7m(-2),比低于开心形高39.1%,3年生材产量达2318.0km·667m(-2),比开心形高35.3%,且成熟期提早3~4d,外观及内在品质也较好。(2)PCR修剪后60~70d可再生新的树冠,然后,通过喷施PP333和控水、控氮、增磷等综合措施可形成大量饱满花芽。圆柱形整形结合PCR修剪可有效地控势、控冠,促进保护地密植栽培早产、稳产。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碧燕,陈杰忠,季作梁,蔡永发
对香蕉和大蕉越冬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期和中期接受冷锻炼,SOD活性增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越冬后期,香蕉和大蕉受强寒潮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冷害,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喷施PP333可以提高香蕉SOD活性,增强香蕉的抗冷性。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3 ] |[阅读次数:0 ] - 马翠兰,刘星辉,胡又厘
用不同浓度的PP333溶液喷布溪蜜柚植株,测定越冬期叶片膜透性、淀粉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SOD活性、线粒体膜Na+-K+ATP酶活性、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等与耐寒性有关的指标。结果表明,PP333喷布浓度为750~1000mg·1-1时明显提高溪蜜抽的耐寒性。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潘东明,郑国华,陈桂信,佘文琴,郭志雄,施木田,林慧颖
观测分析了溪蜜袖汁胞的粒化过程、症状及若于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汁胞粒化现象在果实生长后期(9月中下旬)开始出现,与果实正常种子数的有无与多寡有关。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汁胞的粒化是从顶端开始,外表横纹的消失是重要的外表特征;粒化汁胞细胞壁加厚,纤维、半纤维增多,高尔基体增加,核体积增大。并首次观察到粒化汁胞的细胞多核仁现象。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0 ] |[阅读次数:0 ] - 张开春,尹淑萍,杨英军,林珂,侯义龙,过国南
介绍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它们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5 ] |[阅读次数:0 ] - 王春生,李建华,王永勤,赵猛
枣(ZizyphusjujubaMill.)原产中国。鲜枣富含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果实一经变软,维生素C几乎全部被氧化。鲜枣果实具有独特的采后生理特点,贮藏保鲜难度较大。综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鲜枣采后生理包括果实形态、呼吸类型、内源激素、软化机理及营养成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影响鲜枣贮藏寿命的外界因子及内在因素。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张国良,玉文凤,杨建民,张林平
采用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对骆驼黄杏幼树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骆驼黄杏的光饱和点为1500~17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60μmol·m(-2)·s(-1),属于喜光树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上午9时30分,次峰值出现在下午5时,“午休”现象明显。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6月24日,净光合速率(以CO2计)为25.7μmol·m(-2)·s(-1),次高峰出现在9月5日,峰值明显低于第一次。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0 ] - 张君圻
为合理利用浙江气候生态资源,对浙江3个脐橙生产区关系到脐橙生长发育的18个气候生态因子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测定。评述了各区,尤其是浙中内陆楼区气候生态对脐橙优质丰产栽培的作用。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裕生
采用膨化处理,使板栗果肉疏松、细胞膜透性增加,利于精液渗入,提高了淀粉的糊化程度,克服了传统工艺生产板栗脯质地过硬、淀粉容易运生的问题。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国斌,王鸣,郑学勤
在西瓜和甜瓜的组织培养中,子叶和真叶外植体切块的形态下端部总是首先大量地发生愈伤组织或分化出器官,而切块的形态上端部很少或几乎不发生愈伤组织或器官,愈近胚轴端的外植体切块,这种现象愈明显。器官发生类型国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含量而表现出很大差异。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赵虎基,乐锦华,李红霞,崔辉梅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籽用西瓜的8个品种(系)和西瓜种内其它变种的4个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4个随机引物都能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反映出了不同品种(系)的遗传差异;计算了这12个西瓜种品种(系)间的Net’s相似系数,建立了UPGMA系统树,得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建于1960年3月,是以北方落叶果树和瓜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究所。该所的方向任务是:以浆果、核果、瓜类为主要研究对象,面向全国,以应用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基础研究,着重研究解决葡萄、桃、瓜类、猕猴桃和中部地区苹果、梨生...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