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军,周爱琴,王涛,李光晨,李绍华
对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cv.Fuji)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体系的优化研究表明,RAPD反应体系中,DNA、Taq酶、引物和Mg2+4种主要成分的最适用量分别为:20ng、1.0 U、0.2umol·L-1和3.0umol·L-1。采用该优化体系,以 OPJ03为引物,构建了我国及世界范围内苹果生产中重要的28个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区分了供试的28个苹果品种中的15个,区分率达53.6%。讨论了RAPD鉴定苹果品种的应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000年04期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曹尚银,张俊昌,魏立华
在过去研究苹果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期的基础上,对首红苹果花芽孕育过程中花芽、叶 芽生长点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IAA(吲哚乙酸)、GAs(赤霉素)、ABA(脱落酸)和ZR(玉米素核苷)的 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发现,在苹果花芽孕育临界时期内,随时间推移,IAA、GAs含量下降,ABA 上升,ZR保持高水平。因此认为,在苹果花芽生理分化过程中,IAA和GAs的低含量与ABA、ZR的 较高含量即ABA/IAA=0.25~0.66,ABA/GAs=0.37~1.47.ZR/GAs=2.67~4.25,ZR/IAA=1.7~ 1.83时对成花有促进作用,反之,则抑制成花。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后,IAA、GAs保持稳定的低水 平,ABA保持稳定的高水平,ZR又出现高峰,维持较高水平。
2000年04期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0 ] |[阅读次数:0 ] - 谌有光,王鹰,宋俭,唐周怀
采用24种进口和国产苹果育果袋进行物理性状检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进口袋外袋和内袋纸透气度、内袋纸表面吸水性、外袋不透明度、外袋纵向柔软度等技术指标多优于国产袋。因而,用进口袋所套果实外观品质普遍优于国产袋。为了促使国产袋的质量迅速赶上并超过进口袋,提出了苹果育果袋纸张物理性状参考控制值,建议尽快制定苹果育果袋的技术标准。
2000年04期 249-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罗来水,霍光华,刘勇,肖德兴,辜青青
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和减数分裂期、花粉发生与发育期、花粉成熟期,对雄性可育品种和不育品种的花器官进行了游离氨基酸的成分与含量的测定分析。游离氨基酸总量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在减数分裂期开始明显上升,陡升期出现在花粉发生与发育期,精氨酸和谷氨酸在减数分裂之前提前出现峰值,而在花粉发生与发育期急速下降。可育品种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与脯氨酸含量明显高出不育品种,其含量显著差异也恰在花粉发生与发育期出现。结合细胞形态学观察,药壁组织的绒毡层的发育与解体状况和花粉育性、氨基酸代谢有着密切关系。花粉成熟时雄蕊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实际是花粉的含量差异,可育品种的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成倍乃至数倍高出不育品种。雌蕊内也有一定的游离脯氨酸,且可育品种明显高出不育品种。
2000年04期 25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马跃2000年04期 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香波,曹孜义
以巨峰葡萄剥离幼胚及红井川品种切喙胚珠为外值体接种至含不同浓度2,4D、NAA与6-BA配比的NN-1969培养基中,诱导葡萄未成熟胚产生胚状体及实现胚萌发。两品种均是在含2,4-D0.5mg·1-1、6-BA1.0mg·1-1的培养基中诱导胚进入胚状体发生途径的;而在含NAA(1.0、2.0 mg·1-1)与 6-BA(0.2、1.0)或2.0 mg·1-1ZT 配比的培养基上幼胚进入胚萌发途径成苗。由此讨论了培养基激素、胚发育时期对胚培养两种途径的诱导和控制。
2000年04期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李秀根,阎志红,杨健,陈美玲,尹业雄
七月酥、早美酥是分别用幸水×早酥和新世纪×早酥杂交培育而成。区域性试验研究表 明二者具有早果、丰产、优质的特性,在外观、色泽、品质等方面优于我国目前广泛栽培的早酥梨, 是有推广前途的极早熟或早熟梨新品种。
2000年04期 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启发,胡桂兵,陈大成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椰乳(CM)、2,4-D、赤霉素(GA3)和蔗糖等四个因素及其组合对石硖龙眼和桂味荔枝的幼胚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正交设计试验法应用于龙眼和荔枝组织培养培养基筛选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对龙眼,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组合是 CM 10%、2,4-D1.0mg·1-1、GA30mg·1-1和蔗糖3%;对荔枝,最优组合是CM0%,2,4-D1.0mg·1-1,GA30mg·1-1和蔗糖 5%。 2)适当的 2,4-D浓度(1.0 mg·1-1)可提高愈伤组织的产量;3)GA3抑制了龙眼和荔枝的愈伤组织的产生;4)不同树种的胚需要不同的糖浓度;5)适当CM浓度(10%)可提高龙眼愈伤组织的产量,而荔枝愈伤组织的产生并不需要CM。
2000年04期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赵祖龙,左仕明,自清泉,王力超2000年04期 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绍美,赵讲芬
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分为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硬度下降较快,主要与淀粉快速水解有关;第二阶段硬度下降趋于缓和,主要与果胶物质水解有关。茶多酚处理能有效降低淀粉酶活性及果胶酶活性,因而果实中淀粉及果胶水解得以抑制,同时果实中呼吸强度和相对透性明显降低,可溶性固形物上升得到减缓,从而延缓了果实衰老。
2000年04期 27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赵军营,常永义,朱建兰
初步研究了杏树叶片受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Lew)Aderh.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苯丙酸类代谢被激活的程度高。李光杏(高抗)在接种后12 h与84 h出现两个酶活性高峰,张公园杏(中抗)在接种后60 h PAL活性达到最高,兰州大接杏(感病)在接种后84h才趋于活性高峰。供试品种只有李光杏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a= 0.01),表明高抗品种酶活性高峰出现得早,升高幅度大。
2000年04期 27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4期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雁萍,戴桂馥,吴健,李宗伟,秦广雍,苏明杰,武广,胡国驹
对板栗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0-5℃贮藏能显著抑制板栗呼吸,能使板栗缓慢呼吸的稳定期延长至次年 3月,但随贮期延长板栗组织愈加不耐受低 O2高 CO2环境;降低起始O2或提高起始 CO2浓度不能降低板栗的呼吸速率。
2000年04期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陈在新,雷泽湘,刘会宁,吴广宇,王襄宾
对湖北省4个复选优系和1个板栗主栽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淀粉及糖类为主,并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Ca、K、P、Mg、Fe、Zn等矿质元素和黄酮类物质,优系和品种间含量差异明显。并依据14个营养指标对品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定。
2000年04期 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0 ] - 刘凤生,裴孝伯,李式军
筛选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经人工促进花芽分化处理,在不加温大棚套小拱棚栽培条件下,进行冬季草莓生产的优良品种-丰香、南农09。这两个品种采用无土栽培,不论水培或基质培均可在 12月开始上市,陆续采收到翌年 4月下旬。折合666.7m2 的产量在1000 kg以上,品质好、产量高,且灰霉病发病较轻,是比较理想的冬草莓品种。
2000年04期 290-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乐锦华,施江,赵虎基,朱新霞
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厚皮甜瓜8个亲本与4个杂交种进行RAPD分析。10个引物的扩增DNA谱带具有多态性,亲本具有各自的特异谱带,绝大部分F1的扩增带型是双亲的互补带。各试材的相似系数范围为63.6%-96.5%。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图表明,F1易与双亲或其一聚在一起。上述结果说明,可以利用RAPD标记在DNA水平上进行厚皮甜瓜的亲缘关系及纯度的鉴定。
2000年04期 295-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林顺权,胡又厘
查证了有关枇杷属下种类数目的英文和日文原始文献以及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汉语文 献,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迄今为止较可靠的证据表明:枇杷属有15个种和5个变种,除两三个种 或变种之外,其余均原产我国。并把外文已记载但迄今未翻译为汉语的一个种 Eriobotrya hookeriana Decne的英文材料试译为汉语。
2000年04期 300-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徐长宝,沈志军
通过对砂梨在我国的生态适应性与日本梨在日本主产区的气候条件的分析和比较,认为秦岭、淮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与日本国梨产区气候条件相似,都适合砂梨及日本梨的生长发育,主要差异在栽培技术水平和新技术的应用上。引进和借鉴日本梨的栽培技术和独特的栽培方式,将会提高我国广大砂梨适栽区梨树的栽培水平、果品质量及市场的占有率。
2000年04期 305-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显淦,王勤,赵天才
根据国内外有关报导和作者的研究就钾素对果树的作用机理、施后对果树的影响、适宜用量、时期、方法以及与磷、氮配施比和钾肥品种选择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并就我国当前围绕提高果实品质对策中,确认采取以增施钾肥为中心的平衡施肥重要性以及钾肥在我国果树生产中应用前景作了详述。
2000年04期 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0 ] |[阅读次数:0 ] - 张美勇,徐颖,马凤贤
对早实核桃类型及晚实核桃类型10份材料,进行花前套袋不授粉处理,观察其坐果率。证明两种类型核桃品种均具有无融合生殖能力,且雌先型无融合生殖能力低于雄先型,不同年份之间也有差异。
2000年04期 314-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王纯庆,杨建波2000年04期 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秀武,王春芳,张庆国,李春庆,马克斌
通过对吕宋芒不同环剥宽度和不同环剥时期的试验,探讨了不同环剥宽度、不同环剥时期对花序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促进花芽分化最佳期为10月25日-11月15日,环剥适宜宽度为枝组直径的1/10-1/5。
2000年04期 317-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