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904305

  • 叶面喷施麦根酸铁对矫正山定子缺铁黄叶病的效果

    叶优良,张福锁,史衍玺,郑毅,张永生,韩秀香

    通过盆栽试验,以山定于(苹果实生苗)为供试材料,用水(CK). 乙二胺四乙酸铁(FeEDTA)、BASF多元微 肥(BASF)、柠檬酸复合铁(FCU)为对比,探讨了叶面喷施麦根酸铁(FePS)矫正山定子缺铁黄叶病的效果。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 FePS后,山定子新叶叶绿素的变化虽明显好于 CK,但前期不如 FeEDTA、BASF、FCU喷施效果明显,后期 喷施FePSP和FeEDTA、FCU、BASF叶绿素含量相近。叶面喷施FePS后山定子新叶和老叶全铁含量分别比CK增加 225.62%和 202.33%,明显高于喷施 FeEDTA、BASF和 FCU。叶面喷施 FePS后山定子新叶和老叶活性铁含量分别比 CK增加126.11%和159.41%,略低于FeEDTA喷施,但明显高于BASF和 FCU喷施。叶面喷施FePS,山定子新叶过 氧化氢酶活性比CK增加115.44%,远高于FeEDTA、BASF、FCU喷施,但老叶仅比CK提高50.22%,好于BASF,略 低于 FeEDTA 和 FCU处理。初步证明双子叶植物可以吸收麦根酸铁。

    2001年05期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甜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Gisela)的离体叶片再生植株研究

    刘庆忠,赵红军,李志强

    用甜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Gisela)5号、7号(Prunus cerasus x P.canescens)无菌生根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再生植株的研究。以WPM+BA 5~7 mg/L+IBA 0.1~1.0mg/L做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高达70%;吉塞拉5号的再生率明显高于7号;培养基中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抑制吉塞拉7号的不定芽再生。不定芽的增殖、生根、温室锻炼、大田移栽均已获得成功,同时观察了植株在大田的生长状况。该成果可用于樱桃转基因育种和多倍体植株培育的研究。

    2001年05期 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药剂和包装处理对甜樱桃生理、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姜爱丽,田世平,徐勇,汪沂

    研究了不同药剂和包装处理对贮藏期间甜樱桃果实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包装和药剂处理组合对控制果实腐烂,保持果实硬度和颜色,减缓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抑制乙烯和乙醇生成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但是药剂和包装处理并不影响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生物 1号药剂与 0.04 mm厚加有TBZ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配合对减缓果实衰老,减少果实腐烂和保持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2001年05期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 临猗梨枣在冷藏与常温环境中果实品质变化的观察

    赵家禄,武春林,高华,李丛玺

    对冷藏临猗梨枣果实外观形态观察表明,低温显著抑制果实水分蒸发和果面转红速度,保持了果实外观的鲜美状态。对内含物质含量测定表明,冷藏前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乙醇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基本上与常温裸放果实差异不大,维生素C含量略高于常温裸放果实。只要果实保持鲜嫩状态,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均保持较高含量水平,乙醇保持较低含量水平。从常温裸放果实测定看出,一旦果实变质软烂,维生素C含量即急剧下降,乙醇含量大幅度增加。

    2001年05期 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温度预处理对柑橘果实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周春华,胡西琴

    以尾张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和哈姆林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预处理对果实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果皮相对电导率(REC)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预处理 3d的果实,在贮藏至 100 d时,呼吸速率、MDA含量。果皮 REC均为最低。20℃预处理果实在贮藏后期 SOD与 CAT能较好地协同作用清除 O2-·,果实受自由基伤害程度最小,果实衰老得以延缓。温度预处理引起的POD活性的上升可能与提高果皮木质素含量、加速受损伤油胞的迅速愈合有关,而贮藏后期 POD活性的上升可能与果实的衰老有关。

    2001年05期 267-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钾肥施用量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鲁剑巍,陈防,万运帆,刘冬碧,余常兵,王耀群,宋发安,王运华,Rolf Hardier

    1996~1999年连续4年在湖北省秭归县进行了脐橙钾肥施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各处理脐橙产量年度变化很大,但施钾显著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1997~1999年施钾平均增产26.3%~41.8%,施钾(K2O)125、250、375kg/hm2年均增加纯利 10110、15840、9970元/hm2,产投比分别为 19.38、15.40和7.04;在试验条件下施钾(K2O)250kg/hm2增产效果最好;施钾有提高脐橙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趋势,例如施钾提高或保持单果重、增加果皮厚度、提高维生素C含量等;但施钾对品质的影响年度间差异较大,尚需进一步研究。

    2001年05期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3 ] |[阅读次数:0 ]
  • 桃种质亲缘演化关系的RAPD分析

    杨新国,张开春,秦岭,王永熙

    利用 RAPD技术对 48个桃品种类型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筛选出的 20个引物共扩增出 16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83条,占50.3%。经聚类分析,48个供试材料共分为五类。其中甘肃桃,山桃,部分古老的以北方蜜桃、硬肉桃为代表的北方品种,以美国油桃为代表的油桃品种,以及以南方水蜜桃为代表的品种各自聚为一类。据此对桃种质的演化及分类地位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传统的古老品种具明显的地域特色,而现代品种间遗传背景相近,地域差异不显著。美国油桃单独聚为一类,可能存在一条古老的进化途径。新疆桃与北方古老品种亲缘关系相近,可能共同起源于硬肉桃。

    2001年05期 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高温胁迫对藤稔葡萄生长结果的影响

    吴月燕

    供试葡萄用32℃、38℃和42℃的温度处理后,幼果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提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处理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轻度的高温胁迫净光合速率略有提高,严重的高温胁迫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急剧下降,暗呼吸速率异常升高;轻度的高温胁迫主要影响果实的细胞分裂,严重的高温胁迫不但影响细胞分裂而且影响细胞膨大。

    2001年05期 28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狗枣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中阶段性专一酶的研究

    苍晶,王学东,王军虹,桂明珠

    狗枣猕猴桃果实采后软化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软化较快,起主要作用的阶段性专一酶是淀粉酶;第二阶段软化较慢,起主要作用的阶段性专一酶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乙烯释放对果实软化有促进作用;保护性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出现在果实软化后期,因而不是果实软化的阶段性专一酶。

    2001年05期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与枣核性状相关联的RAPD标记的筛选

    彭建营,束怀瑞,彭士琪,孙仲序

    用 340个随机引物,对枣有核池和无核池进行了扩增,共扩增出 3 348条 DNA带,选出 11个多态性引物,进一步用这11个引物进行个体验证,发现只有引物 S154在金丝小枣的 16个类型中(占供试有核类型 88.21%)扩增出一条820 bp的特异带,而无核小枣的6个类型中(占供试无核类型85.71%)无此特异带。综合分析初步认为,S154820是与枣有核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该标记需进一步验证。

    2001年05期 28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晚熟鲜食桃优良新品种八月香选育研究

    李靖,陈延惠,卢欣周,吕国梁,翟玉勤,苏瑾瑶

    1994年,从豫白和搬口白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晚熟鲜食桃优良新品种八月香。其果实发育期130 d,在郑州地区成熟期为8月20日左右。果实近圆形,向阳面着鲜红到紫红色晕。平均果重168 g,最大果重286 g,果肉乳白色、硬溶质,风味浓甜,有香味,品质极上。丰产、稳产、耐贮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近年来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新疆、四川、湖南、广西、浙江、山西、河北等省已引种栽培。

    2001年05期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加入WTO后中国果树业发展对策

    汪良驹,章镇,姜卫兵

    针对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形势,分析了中国果树生产与出口在世界果业中的地位,剖析了中国果树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品结构与经营模式和开拓国际市场等入世对策,以求中国果业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2001年05期 295-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3 ] |[阅读次数:0 ]
  • 番荔枝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刘世彪,杨敬华,谢江辉

    概述了热带果树番荔枝(Annona spp.)在选种育种和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实生树和砧木选种,杂交育种,人工授粉,产期调节以及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生态因子对番荔枝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国内番荔枝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2001年05期 300-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湖南地方梨花粉形态观察

    李润唐

    对湖南9个地方梨属植物的花粉在扫描电镜下进行了形态观察,其共同特征是,侧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或近圆形,具三拟孔沟,表面具条纹状饰纹和穿孔。9个试材的花粉外壁可大致分为五类:(1)麻塘梨花粉外壁饰纹横向弯曲,几乎见不到穿孔;②三锅梨、石梨、雪梨花粉外壁饰纹纵向分布,有分支,无回旋,穿孔少而小;③麻梨、阳冬梨、早骨梨花粉外壁饰纹纵向分支,有回旋,穿孔少而小;④青皮梨花粉外壁饰纹横向交叉弯曲,穿孔大而多;⑤早禾梨花粉外壁饰纹纵向排列有分支,条脊不明显,穿孔大而密。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对鉴别梨属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05期 305-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成熟期石榴果实营养成分的变化

    吴中军,夏晶晖

    1999年7月到9月间,测定了石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在此期间逐渐上升,8月 25日到 9月 5日达到最高值;而有机酸含量逐渐下降。着色面积、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等品质都达到了最佳水平。由此认为石榴在西昌的最佳采收期是 8月 25日至 9月 5日。

    2001年05期 308-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科技简讯

    2001年05期 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月浑子芽接技术研究

    路丙社,白志英,刘忠华,董源

    以大西洋黄连木和杂种 UCB-I为砧木,研究了砧木品种、枝条年龄、嫁接时间和激素处理对芽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杂种UGB-I上的芽接成活率均普遍高于在大西洋黄连木上;两种砧木一年生枝上的芽接成活率均高于二年生枝上;8月中旬两种砧木上的芽接成活率均最高;用50、100mg/LIBA和50mg/L6-BA处理芽接后,均可显著提高大西洋黄连木上的芽接成活率,尤其100 mg/LIBA处理可提高其嫁接成活率22.8%,但上述处理都降低了在 UGB-I上的芽接成活率。

    2001年05期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国际柑橘研讨会介绍

    徐建国

    2001年05期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