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904293

  • 乙酰水杨酸对采后玉露桃果实成熟衰老进程和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蔡冲,陈昆松,贾惠娟,张玉,胡亚东,丁建国

    20℃下用1.0mmol/L(pH3.5)的乙酰水杨酸(ASA)处理玉露桃Prunuspersica(L.)Batsch果实,分析其对果实成熟衰老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衰老,LOX活性、超氧自由基()生成速率、ACC合成酶、ACC氧化酶活性和乙烯释放均呈峰形变化,果实硬度迅速下降,组织电导率持续上升;ASA处理显著抑制了峰前相应的LOX、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乙烯释放,维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

    2004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桃果实品质形成成分与其风味之间的相关性(英文)

    贾惠娟,冈本五郎,平野健

    测定了白凤桃(PrunuspersicaBatschcv.Hakuho)果实中果汁的糖、酸、氨基酸、挥发性香气成分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甜味、酸味、香气等风味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甜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较高的正相关;酸味与滴定酸呈高的正相关,而与挥发性香气物质十内酯、八内酯、己内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较高的负相关;3种内酯物质与具有桃芳香风味的特性呈正相关,而与具青气风味特性呈负相关。以风味评定(综合评定)为因变量Y,各种测定成分为主变量X,逐步回归法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桃风味的成分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滴定酸、十内酯、八内酯、反式-2-己烯醛。其中以酸度和十内酯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最大。

    2004年01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野生葡萄酒风味成分分析

    李记明,贺普超

    中国野生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由醇、酯、醛、酮等构成。其中,大复叶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达79种,北醇酒的种类最少,仅44种;各野生种间香气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含量最高的秋葡萄酒(11439.81)为最低毛葡萄(白)酒(3410.19)的3倍多;野生种葡萄酒的总酸、干浸出物、单宁、总酚、花色素苷等滋味物质均高于相应栽培品种。野生种葡萄酒普遍具有青草、烟熏、肥皂、焦糖及酸涩等香味特征。根据香味成分将供试的野生种(或品种)分成了3种类型。

    2004年01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糖和总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张元慧,关军锋,杨建民,赵树堂

    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安哥诺4个李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以及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花青苷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加。除安哥诺的蔗糖、葡萄糖外,果皮花青苷与不同种类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大石早生蔗糖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88,龙园秋李、黑宝石则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1、0.9447;黑宝石、安哥诺果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8、0.8925,大石早生、龙园秋李则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8、0.9763;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果皮葡萄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0.9022、0.9424。龙园秋李、黑宝石这2个品种果皮总酚含量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6、-0.9664。

    2004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2 ] |[阅读次数:0 ]
  • 板栗及其病原菌对低O2、高CO2冲击处理的耐受力

    梁丽松,王贵禧

    以安徽粘底板板栗及其主要致病菌Fusariumsp.和Colletotrichumsp.为试材,研究了低O2、高CO2冲击处理条件下板栗及其两种主要致病菌的耐受力。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低O2(0~1%)、高CO2(40%~80%)处理对板栗风味有较大影响:各处理组板栗在5d时均出现异味,在O2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异味程度明显加重;同时发现,板栗风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在冲击处理时间相对较短(<10d)、CO2浓度相对较低(40%~60%)时,将板栗从处理逆境转移至0℃正常空气条件中,则板栗异味会在7~21d内逐渐减轻、消失,风味可以恢复正常;若冲击处理时间相对较长(>10d)、CO2浓度相对较高(80%)时,板栗脱离处理逆境后异味虽然会有所减轻,但风味不能恢复正常。研究还表明,低O2、高CO2处理对板栗的两种主要病原菌Fusariumsp.和Colletotrichumsp.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冲击处理后在26~28℃温箱中恒温培养7d,两种病原菌菌丝体生长速度也明显低于对照,且Fusariumsp.的生长速度较Colletotrichumsp.慢。

    2004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枣胚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祁业凤,刘孟军

    以枣优良品种冬枣、金丝丰等为试材,对坐果后10~70d幼胚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胚龄是影响胚培养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暗处理对生根有利,低温处理(2~4℃,44d)能缩短成苗时间并提高成苗率,但成苗质量受到影响。20~40d幼胚成苗最适培养基为BA0.1mg/L+IBA0.5mg/L+NAA0.1mg/L+蔗糖50mg/L+LH500mg/L的MS培养基,成苗时间超过80d。55~70d幼胚在无激素培养基中亦能获得良好效果。无根苗转到添加BA0.1mg/L+IBA0.5mg/L+IAA0.1mg/L+蔗糖30g/L的MS培养基中可促进生根。生根苗转至无激素+蔗糖30g/L的MS培养基可获得健壮苗。

    2004年01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铅对杨梅幼苗生长的影响

    何新华,陈力耕,何冰,胡西琴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硝酸铅对1年生杨梅(Myricarubra)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含1mmol/L硝酸铅的1/4Hoagland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杨梅幼苗能正常生长,但与对照相比,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即使在含5mmol/L硝酸铅的1/4Hoagland培养基中,也有1株杨梅幼苗能存活2个月。杨梅对铅离子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抗性,叶片干重中铅含量达到1107.9mg/kg,植株没有出现铅毒害症状,而且生长正常。因而也可认为杨梅是一种铅超积累植物,可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2004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水分胁迫对阿月浑子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和膜磷脂脱酯化反应的影响

    路丙社,白志英,李会平,崔建州,董源

    干旱胁迫下阿月浑子叶片细胞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磷含量增加。随干旱胁迫加剧,阿月浑子叶片细胞中MDA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与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变化呈相反的趋势,说明干旱增加的活性氧启动了膜脂过氧化和膜磷脂的脱酯化反应。

    2004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妃子笑荔枝早花果和晚花果大小不同与温度的关系

    李建国,黄辉白,黄旭明

    以着生于同一果穗上的妃子笑早花果和晚花果为对比试材,研究发现,早花果比晚花果大1.5倍以上,其大小差异与它们发育期间所经历的温度条件有关;生长温度比平均气温更能反映温度对果实发育影响;晚花果在开花前的温度及其累积量均大于早花果,可能导致晚花果的子房壁细胞数量少于早花果;晚花果在果实发育阶段I的平均温度大于早花果是缩短阶段I的原因,而其累积量小则是全果、果皮和种子重量低于早花果的原因;在阶段II,晚花果的温度累积量大,但果皮和假种皮重量显著低于早花果。此结果也间接地说明阶段I的果皮发育对阶段II的假种皮发育和最终果实大小具决定性的作用(球皮对球胆效应)。

    2004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1-MCP对嘎拉苹果呼吸、乙烯产生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唐燕,马书尚,武春林

    以嘎啦苹果为试材,研究了0℃贮藏期间贮藏30、60、90、120d后转入货架期间1-MCP(1-甲基环丙烯)对果实呼吸速率、乙烯产生速率、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贮藏条件下,与对照相比,500nL/L浓度的1-MCP可以显著抑制贮藏期间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速率,延缓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货架期间1-MCP对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速率同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也延缓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这些结果表明1-MCP在嘎拉苹果贮藏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04年01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0 ]
  • 西瓜二倍体及同源多倍体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刘文革,王鸣,阎志红

    试验以蜜枚和JM西瓜品种的纯合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对不同倍性西瓜AFLP标记的分子遗传变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筛选48对引物组合,获得4800~5000条位于50~600bp的片段,大部分引物组合扩增出的不同倍性之间的AFLP条带没有明显差异;蜜枚品种西瓜具有多态性的条带有3条,其中1条为四倍体特有带,1条为三倍体特有带,1条为二倍体特有带;JM西瓜具有多态性的条带有7条,3条为JM4x特有带,2条为JM3x特有带,2条为JM2x特有带,不同倍性西瓜之间多态性较低。同源四倍体和相应的二倍体相比,有特异性片段的消失或增加,也有扩增出双亲皆有或皆无而三倍体F1消失或增加的DNA片段。

    2004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6 ] |[阅读次数:0 ]
  • 黄化西瓜叶片叶绿体结构与光合作用特性

    张建农,满艳萍,燕丽萍

    对黄化西瓜的黄化性状表现及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指标的测定和叶绿体超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黄化西瓜叶绿素含量低,相当于绿叶西瓜中育1号(CK)的55%;叶绿体的发育明显差于对照品种,表现为基粒窄、片层数少、基粒在叶绿体中分布稀疏;黄化西瓜光合速率较低,仅为CK的73.5%~75.8%,地上部全生物量为CK的76%,对光合作用测定相关参数的分析认为黄化西瓜叶绿素含量低是光合速率低的惟一原因;黄化西瓜的光补偿点高达157μmol/m2·s,表明尽管其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较低,但消耗仍然维持了相当的水平。

    2004年0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ISSR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张青林,罗正荣

    ISSR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子标记,具有简便、稳定、DNA多态性高等优点。ISSR标记呈孟德尔式遗传,大部分ISSR标记为显性标记。综合有关文献就ISSR的原理、操作及其在果树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简要的阐述。

    2004年01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6 ] |[阅读次数:0 ]
  • 核果类果树胚培养研究进展和育种成效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

    综述了国内外核果类果树胚培养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培养基对桃、杏、李和梅胚培成苗的影响,对在核果类果树胚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分析了低温处理和胚龄对胚培成苗的影响,即核果类果树胚培养需要一定量低温处理,胚龄越长胚培成苗率越高(胚败育除外)。最后阐述了应用胚培养技术在桃和杏品种选育中所取得的成效。

    2004年0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缺铁胁迫下4种野生梨砧木介质pH值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安华明,樊卫国,何承鹏,张景荣

    以川梨、砂梨、豆梨和杜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缺铁胁迫下培养介质的pH值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缺铁胁迫使4种砧木的介质pH值于处理的第2天就迅速降低,并且一直低于低铁和正常供铁处理;而低铁处理下,介质pH值在最初几天内反而高于正常处理,至4~5d之后才逐渐低于正常供铁处理;同时,NH4+-N对降低介质pH值和缓解缺铁症状有利。4种砧木的根系Fe3+还原酶活性都随供铁浓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的增大:无铁处理下,砂梨根系Fe3+的还原能力最小、杜梨最大;而在低铁和正常供铁条件下,砂梨和川梨的还原能力最强,杜梨次之,豆梨最小。还原酶大小与症状表现之间具有一致性。

    2004年01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设施油桃根系的生理生化代谢动态

    毕彦勇,高东升,王晓英,李宪利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根系的碳氮物质代谢、POD和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新根的生长季节,根系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POD、SOD活性的变化与新根的生长具有相同的趋势,淀粉则相反。粗根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高于细根,而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和SOD活性则变化较大。

    2004年01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葡萄新梢长度与叶面积的关系

    高俊萍,牟鹏,霍勤,陈宗轶,金一红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析了葡萄新梢长度与其总叶面积的相关性,提出了可以采用测量新梢长度和新梢数量来计算全株或全园叶面积系数的方法。同时还总结出,对于棚架红地球葡萄的合理负载,即每平方米有效架面留8个新梢、4~6穗果,就可达到叶面积系数1.8~2.3之间,并获得优质、适度丰产的经济效益。

    2004年01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杏花芽分化后期碳素同化物的分配

    李利红,马锋旺,白静,李玲

    以雌蕊败育率不同的2个杏品种Tyinthos(败育率低)和金杏(败育率高)为试材,于花芽分化后期(9月中旬)各选一枝条进行14C标记,研究其14C同化物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Tyinthos花芽在各个时期的同化物比强、花芽的同化物分配率、叶片的光合产物利用率均高于金杏。

    2004年01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杏温室栽培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研究

    郁香荷,刘威生,刘宁,赵锋,张玉萍,孙猛

    从温室内高接的42个品种中筛选出适宜在薄膜温室栽培的杏品种‘9803’和4个授粉品种。研究结果表明:9803杏的低温需求量为490C.U;温室内杏花芽分化的时期在果实采收后10~15d;温室内的适宜树形为纺锤形及延迟开心形;花粉的贮藏最好方法为纸包装加塑料袋密封贮藏,授粉方法为蜜蜂授粉,在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花期不遇的情况下可利用贮藏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温室栽培9803杏品种,在4月中旬成熟,比露地提早60d。

    2004年01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扁桃花粉活力的测定及其提高坐果率研究

    李胜,李唯,杨德龙,武季玲,曹孜义

    通过对扁桃甘肃分布区主栽品种花粉活力的测定和不同品种间的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该区扁桃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是花粉活力低,授粉品种搭配不当;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发现40mg/LNAA能显著地提高扁桃的坐果率。

    2004年01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澳洲坚果品种适应性研究

    陆超忠,曾辉,张汉周

    对南亚所5个品种、华山农场7个品种的比较试验和各试种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种OwnChoice初产期产量显著高于344、800、246;OwnChoice初产期平均株产量基本达到世界主产区的平均水平,出仁率、一级果仁率、果仁含油率均达到原产地澳大利亚的水平;OwnChoice抗风性显著比Kau(344)、Ikaika(333)、Keauhou(246)、Makai(800)强。

    2004年01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常温条件下微气调袋包装对荔枝品质与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陈蔚辉,张福平,林建新,叶碧寸,余木丽

    常温条件下,研究用微气调袋套袋包装赤叶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cv.Chiye)果实的保鲜效果与果实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套袋包装可使荔枝果实货架期延长3d,果实的商业品质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果皮细胞膜透性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

    2004年0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梅果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与乙烯释放的影响

    陆胜民,王阳光,席玙芳,马子骏

    研究在25℃下,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处理对青梅果实采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处理均能抑制果实乙烯释放和叶绿素酶活性上升,延缓果实叶绿素含量降低,以气调包装效果更佳。对乙烯吸收剂处理的果实进行相关性分析,其内源乙烯含量与叶绿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8204),而叶绿素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990)。

    2004年0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嫁接栽培伽师甜瓜的抗枯萎病能力

    徐胜利,陈小青,陈青云,高疆生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伽师甜瓜为接穗,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和育苗方法,研究了嫁接对伽师甜瓜幼苗和植株生物学特性及对枯萎病抗性、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嫁接方法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在无土育苗条件下,嫁接苗成活率均在95%以上,田间防效达到95.4%以上,无土育苗嫁接比有土育苗嫁接效果好。嫁接伽师甜瓜比自根伽师甜瓜增产75.9%~112.3%,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后期产量上。

    2004年01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