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伟;田义轲;王彩虹;宋伟;李节法;殷豪;
内根-贝壳杉烯氧化酶(KO)是赤霉素合成代谢的关键酶。以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品种富士(Fuji)为供试材料,应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从其茎尖中克隆到KO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dKO,GenBank登录号:AY563549,其长度为1 859 bp。MdKO的开放性阅读框(ORF)编码514个氨基酸残基,推断其相对分子量为58.9 ku,等电点为7.63。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MdKO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KO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苹果和梨首先聚类,其次是葡萄;序列结构分析表明MdKO属于细胞色素超家族P450系,具有细胞色素P450的血红素结构域FXXGXRXCXG和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MdKO可能位于内质网膜上。
2011年01期 v.2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1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田伟;田义轲;王彩虹;宋伟;李节法;殷豪;
内根-贝壳杉烯氧化酶(KO)是赤霉素合成代谢的关键酶。以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品种富士(Fuji)为供试材料,应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从其茎尖中克隆到KO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dKO,GenBank登录号:AY563549,其长度为1 859 bp。MdKO的开放性阅读框(ORF)编码514个氨基酸残基,推断其相对分子量为58.9 ku,等电点为7.63。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MdKO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KO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苹果和梨首先聚类,其次是葡萄;序列结构分析表明MdKO属于细胞色素超家族P450系,具有细胞色素P450的血红素结构域FXXGXRXCXG和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MdKO可能位于内质网膜上。
2011年01期 v.2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1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新;牛自勉;李志强;郭爱萍;高慧卿;
以长富2号苹果三主枝、四主枝、五主枝开心形和自由纺锤形树形盛果期树为试材,采用树冠分格方法测定了树冠上、中、下层叶幕与果际相对光照强度,分析了不同树形光照强度差异与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主枝开心形果际光照强度最高,四主枝、五主枝开心形次之,自由纺锤形最低,其日均值分别为34.13%、32.78%、31.82%和23.56%。从叶幕光环境来看,一天中相对光照大于30%高光照区域,三主枝开心形最高,占82.76%,四主枝、五主枝开心形分别为66.66%和60.43%,自由纺锤形最低,占54.32%。三主枝开心形的单果质量、花青苷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冠形结构处理,而其叶绿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低。因此,从盛果期乔化苹果树果园光环境及果实品质综合考虑,三主枝开心形优于其他树形。
2011年01期 v.28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新;牛自勉;李志强;郭爱萍;高慧卿;
以长富2号苹果三主枝、四主枝、五主枝开心形和自由纺锤形树形盛果期树为试材,采用树冠分格方法测定了树冠上、中、下层叶幕与果际相对光照强度,分析了不同树形光照强度差异与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主枝开心形果际光照强度最高,四主枝、五主枝开心形次之,自由纺锤形最低,其日均值分别为34.13%、32.78%、31.82%和23.56%。从叶幕光环境来看,一天中相对光照大于30%高光照区域,三主枝开心形最高,占82.76%,四主枝、五主枝开心形分别为66.66%和60.43%,自由纺锤形最低,占54.32%。三主枝开心形的单果质量、花青苷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冠形结构处理,而其叶绿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低。因此,从盛果期乔化苹果树果园光环境及果实品质综合考虑,三主枝开心形优于其他树形。
2011年01期 v.28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 张强;魏钦平;齐鸿雁;王小伟;黄武仁;刘军;刘松忠;
通过对北京苹果、梨、桃和葡萄48个果园0~40 cm土层土壤养分、pH和微生物种群数量的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多元统计分析与线性规划等方法分析土壤养分、pH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影响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和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有效铁和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以苹果园最高,葡萄和桃园次之,梨园最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全氮、有效钾和CEC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与细菌和真菌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线性规划求出了8—10月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最大的土壤养分和pH因子优化方案为:土壤有机质为55.0 g.kg-1、全氮为1.50~3.00 g.kg-1、有效磷为20~200 mg.kg-1、有效钾为120~600 mg.kg-1、有效锌为0.5~20.0 mg.kg-1、有效硼为10 mg.kg-1、CEC为300 mmol.kg-1、pH值为6.5。北京地区果园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降低果园土壤pH值来调节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是土壤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2011年01期 v.2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1 ] - 张强;魏钦平;齐鸿雁;王小伟;黄武仁;刘军;刘松忠;
通过对北京苹果、梨、桃和葡萄48个果园0~40 cm土层土壤养分、pH和微生物种群数量的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多元统计分析与线性规划等方法分析土壤养分、pH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影响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和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有效铁和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以苹果园最高,葡萄和桃园次之,梨园最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全氮、有效钾和CEC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与细菌和真菌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线性规划求出了8—10月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最大的土壤养分和pH因子优化方案为:土壤有机质为55.0 g.kg-1、全氮为1.50~3.00 g.kg-1、有效磷为20~200 mg.kg-1、有效钾为120~600 mg.kg-1、有效锌为0.5~20.0 mg.kg-1、有效硼为10 mg.kg-1、CEC为300 mmol.kg-1、pH值为6.5。北京地区果园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降低果园土壤pH值来调节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是土壤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2011年01期 v.2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 曹立;彭良志;彭爱红;凌丽俐;江东;王福生;范达;王军政;马小焕;张雯雯;常青华;王小雪;
为培育耐碱的杂种砧木,以耐碱品种资阳香橙(Citrus junos Sieb.ex Tanaka)与不耐碱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杂交,将杂种F1群体经形态学与SSR鉴定杂种真实性,并通过叶片黄化程度分级、叶绿素与有效铁质量分数的测定以筛选耐碱杂种单株。结果表明,(1)与母本资阳香橙叶片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的F1都是珠心苗。(2)真实杂种苗从第10片叶开始都有三出复叶。(3)筛选到2对SSR引物能鉴定出全部杂种苗。(4)在碱性土上,耐碱杂种苗叶绿素cha+b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耐碱亲本资阳香橙,而极显著高于不耐碱亲本枳;但叶绿素a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父母本。5、耐碱杂种叶片中有效铁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枳。研究获得了2株耐碱能力较强的真实杂种苗。
2011年01期 v.28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曹立;彭良志;彭爱红;凌丽俐;江东;王福生;范达;王军政;马小焕;张雯雯;常青华;王小雪;
为培育耐碱的杂种砧木,以耐碱品种资阳香橙(Citrus junos Sieb.ex Tanaka)与不耐碱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杂交,将杂种F1群体经形态学与SSR鉴定杂种真实性,并通过叶片黄化程度分级、叶绿素与有效铁质量分数的测定以筛选耐碱杂种单株。结果表明,(1)与母本资阳香橙叶片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的F1都是珠心苗。(2)真实杂种苗从第10片叶开始都有三出复叶。(3)筛选到2对SSR引物能鉴定出全部杂种苗。(4)在碱性土上,耐碱杂种苗叶绿素cha+b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耐碱亲本资阳香橙,而极显著高于不耐碱亲本枳;但叶绿素a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父母本。5、耐碱杂种叶片中有效铁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枳。研究获得了2株耐碱能力较强的真实杂种苗。
2011年01期 v.28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张雯雯;彭良志;凌丽俐;曹立;马小焕;白志川;
以朋娜脐橙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方式,比较了5种机油乳剂对叶片光合特性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有机油乳剂都会在一定时段内显著降低朋娜脐橙叶的Pn、Gs和Tr,提高了Ci,但法夏乐从第4天起多数光合指标高于对照,绿颖处理叶在第7天恢复正常,蚧敌在处理后第25天也可恢复正常,而蚧螨灵和太极机油到处理后第65天各项光合指标仍显著低于对照。所有机油乳剂导致脐橙叶Pn下降既有非气孔因素也有气孔因素,但主导因素为非气孔因素,即机油乳剂降低了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
2011年01期 v.2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雯雯;彭良志;凌丽俐;曹立;马小焕;白志川;
以朋娜脐橙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方式,比较了5种机油乳剂对叶片光合特性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有机油乳剂都会在一定时段内显著降低朋娜脐橙叶的Pn、Gs和Tr,提高了Ci,但法夏乐从第4天起多数光合指标高于对照,绿颖处理叶在第7天恢复正常,蚧敌在处理后第25天也可恢复正常,而蚧螨灵和太极机油到处理后第65天各项光合指标仍显著低于对照。所有机油乳剂导致脐橙叶Pn下降既有非气孔因素也有气孔因素,但主导因素为非气孔因素,即机油乳剂降低了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
2011年01期 v.2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昌文;朱更瑞;曹珂;方伟超;冯义彬;王力荣;
研究设施栽培桃果实采后适宜修剪量,为设施栽培桃不同品种采后修剪提供指导。以曙光与早红艳4 a生成龄树为试材,连续6 a在果实采后对1 a生枝组进行适宜修剪量试验。以不修剪为对照,按剪下叶量占植株总叶量比例进行轻度(20%~30%)、中度(40%~50%)和重度修剪(70%~80%)及全剪处理,分析不同修剪量对树冠的光截获能力、1 a生枝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1 a生枝组的年生长量以及植株总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曙光进行中度修剪处理,后期结果枝组能更快形成,短果枝比例降低,更有利于提高单株负载量和果实品质。对早红艳进行轻度修剪处理,枝条总数增加,短果枝比例降低,植株负载量及果实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该品种更适于轻度修剪。
2011年01期 v.28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昌文;朱更瑞;曹珂;方伟超;冯义彬;王力荣;
研究设施栽培桃果实采后适宜修剪量,为设施栽培桃不同品种采后修剪提供指导。以曙光与早红艳4 a生成龄树为试材,连续6 a在果实采后对1 a生枝组进行适宜修剪量试验。以不修剪为对照,按剪下叶量占植株总叶量比例进行轻度(20%~30%)、中度(40%~50%)和重度修剪(70%~80%)及全剪处理,分析不同修剪量对树冠的光截获能力、1 a生枝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1 a生枝组的年生长量以及植株总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曙光进行中度修剪处理,后期结果枝组能更快形成,短果枝比例降低,更有利于提高单株负载量和果实品质。对早红艳进行轻度修剪处理,枝条总数增加,短果枝比例降低,植株负载量及果实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该品种更适于轻度修剪。
2011年01期 v.28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魏长存;刘万春;何锦兴;刘凤之;
用3种不同的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2种不同的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分别对22种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测定,同时分析2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葡萄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和萌芽展叶的需热量因品种和种不同而异。需冷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大,介于573~1 246 h(≤7.2℃模型)或573~971 h(0~7.2℃模型)或917~1 090 C.U(犹他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需冷量值普遍高于欧亚种品种;而需热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小,介于9 976~12 541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或253~353 D℃(有效积温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略低于欧亚种品种。同时研究表明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其果实成熟期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以何种估算模型估算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我国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
2011年01期 v.2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9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魏长存;刘万春;何锦兴;刘凤之;
用3种不同的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2种不同的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分别对22种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测定,同时分析2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葡萄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和萌芽展叶的需热量因品种和种不同而异。需冷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大,介于573~1 246 h(≤7.2℃模型)或573~971 h(0~7.2℃模型)或917~1 090 C.U(犹他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需冷量值普遍高于欧亚种品种;而需热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小,介于9 976~12 541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或253~353 D℃(有效积温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略低于欧亚种品种。同时研究表明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其果实成熟期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以何种估算模型估算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我国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
2011年01期 v.2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9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孙源蔚;李果果;姚延兴;李国怀;
以中国李Nubiana试管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激素浓度配比、暗培养时间、琼脂浓度等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TDZ浓度对胚性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其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对中国李Nubiana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显著,TDZ不适合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暗培养28 d,产生的愈伤组织质地较好,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佳。胚性愈伤组织在WPM+NAA 0.5 mg·L-1+6-BA 2.0 mg·L-1+TDZ 2.0 mg·L-1+蔗糖30g·L-1+琼脂6.0 g·L-1培养基上光培养可再生出不定芽,其再生率为6.7%。
2011年01期 v.28 42-4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孙源蔚;李果果;姚延兴;李国怀;
以中国李Nubiana试管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激素浓度配比、暗培养时间、琼脂浓度等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TDZ浓度对胚性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其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对中国李Nubiana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显著,TDZ不适合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暗培养28 d,产生的愈伤组织质地较好,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佳。胚性愈伤组织在WPM+NAA 0.5 mg·L-1+6-BA 2.0 mg·L-1+TDZ 2.0 mg·L-1+蔗糖30g·L-1+琼脂6.0 g·L-1培养基上光培养可再生出不定芽,其再生率为6.7%。
2011年01期 v.28 42-4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陈方永;倪海枝;何理坤;王引;卢国耀;王冬米;任正初;
应用SSR对浙江省分布的部分柿属植物(包括柿、浙江柿和金枣柿在内的3种46个基因型)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从已公开序列的20对柿属植物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谱带清晰和多态性丰富的引物11对;应用建立的技术体系,可将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试材得以系统整理,一般认为是同一品种的兰溪大红柿与永康方柿,玉环长柿与永嘉长柿指纹图谱各有不同,应为不同种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枣柿(Diospyros sp.)与其他供试试材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支持其可能为一新种的观点;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与金枣柿的亲缘关系较远但与柿(D.kaki Thunb.)较近;部分供试日本柿种质与浙江省柿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柿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011年01期 v.2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方永;倪海枝;何理坤;王引;卢国耀;王冬米;任正初;
应用SSR对浙江省分布的部分柿属植物(包括柿、浙江柿和金枣柿在内的3种46个基因型)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从已公开序列的20对柿属植物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谱带清晰和多态性丰富的引物11对;应用建立的技术体系,可将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试材得以系统整理,一般认为是同一品种的兰溪大红柿与永康方柿,玉环长柿与永嘉长柿指纹图谱各有不同,应为不同种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枣柿(Diospyros sp.)与其他供试试材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支持其可能为一新种的观点;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与金枣柿的亲缘关系较远但与柿(D.kaki Thunb.)较近;部分供试日本柿种质与浙江省柿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柿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011年01期 v.2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明章;邱利娜;王丽华;郑晓琴;廖明安;
为探讨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以红阳猕猴桃杂交F1代为材料,分析研究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等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特点。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呈现趋小的遗传趋势,群体遗传水平呈退化负向趋势;杂交后代果实被毛程度呈趋向中粗偏离母本光滑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超亲遗传倾向;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表现趋向于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倾向,也有少量超亲个体,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果实干物质呈现超亲遗传趋势,且偏向母本性状。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以及干物质含量都表现为数量性状连续变异遗传的特征,果皮表面被毛程度属多基因控制性状。
2011年01期 v.28 51-5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李明章;邱利娜;王丽华;郑晓琴;廖明安;
为探讨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以红阳猕猴桃杂交F1代为材料,分析研究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等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特点。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呈现趋小的遗传趋势,群体遗传水平呈退化负向趋势;杂交后代果实被毛程度呈趋向中粗偏离母本光滑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超亲遗传倾向;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表现趋向于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倾向,也有少量超亲个体,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果实干物质呈现超亲遗传趋势,且偏向母本性状。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以及干物质含量都表现为数量性状连续变异遗传的特征,果皮表面被毛程度属多基因控制性状。
2011年01期 v.28 51-5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 ] - 齐秀娟;方金豹;赵长竹;
调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猕猴桃资源圃嫁接苗、实生幼树以及盛果期大树受冻情况,并结合气象学资料、枝条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电解质渗出率对受冻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11月中旬的强降温雨雪天气是导致郑州地区猕猴桃发生冻害的原因;中华猕猴桃抗冻能力似乎强于美味猕猴桃;电解质渗出率的排列顺序为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可以把枝条的厚角组织厚度、厚角组织厚度与直径比率和木质部与直径比率作为猕猴桃树体抗寒性状的形态学鉴定指标。
2011年01期 v.28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齐秀娟;方金豹;赵长竹;
调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猕猴桃资源圃嫁接苗、实生幼树以及盛果期大树受冻情况,并结合气象学资料、枝条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电解质渗出率对受冻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11月中旬的强降温雨雪天气是导致郑州地区猕猴桃发生冻害的原因;中华猕猴桃抗冻能力似乎强于美味猕猴桃;电解质渗出率的排列顺序为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可以把枝条的厚角组织厚度、厚角组织厚度与直径比率和木质部与直径比率作为猕猴桃树体抗寒性状的形态学鉴定指标。
2011年01期 v.28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王光州;韩慧韬;车金鑫;张向东;翟丙年;
为明确陕西杨凌渭河滩地猕猴桃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喷施铁制剂矫正效果的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铁制剂用于果树缺铁黄化病防治。以陕西杨凌西桥村出现缺铁黄化的猕猴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诊断和叶片诊断等方法确定黄化的原因,并以清水为对照,喷施不同铁制剂(硫酸亚铁、柠檬酸铁、复合氨基酸铁、乳酸亚铁和腐殖酸铁)进行矫治,检测其对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黄化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土壤有效铁含量低,还与植株吸收能力不同有关。由于植株过多吸收P、K、Zn、Mn等元素,引起养分不平衡而导致对铁吸收产生拮抗作用也是产生缺铁黄化的原因之一。不同铁制剂对猕猴桃黄化的矫治效果有差异,其中以柠檬酸铁和复合氨基酸铁的处理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猕猴桃叶片的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以及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全铁的含量,有效改善了果实品质。在供试的几种铁制剂中,柠檬酸铁和复合氨基酸铁是矫治果树缺铁黄化的最理想制剂。
2011年01期 v.28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王光州;韩慧韬;车金鑫;张向东;翟丙年;
为明确陕西杨凌渭河滩地猕猴桃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喷施铁制剂矫正效果的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铁制剂用于果树缺铁黄化病防治。以陕西杨凌西桥村出现缺铁黄化的猕猴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诊断和叶片诊断等方法确定黄化的原因,并以清水为对照,喷施不同铁制剂(硫酸亚铁、柠檬酸铁、复合氨基酸铁、乳酸亚铁和腐殖酸铁)进行矫治,检测其对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黄化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土壤有效铁含量低,还与植株吸收能力不同有关。由于植株过多吸收P、K、Zn、Mn等元素,引起养分不平衡而导致对铁吸收产生拮抗作用也是产生缺铁黄化的原因之一。不同铁制剂对猕猴桃黄化的矫治效果有差异,其中以柠檬酸铁和复合氨基酸铁的处理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猕猴桃叶片的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以及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全铁的含量,有效改善了果实品质。在供试的几种铁制剂中,柠檬酸铁和复合氨基酸铁是矫治果树缺铁黄化的最理想制剂。
2011年01期 v.28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赵丽华;李名扬;王先磊;刘华敏;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47个石榴品种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多态性高的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0.83%,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294 5±0.309 4、0.189 7±0.161 8、0.309 1±0.219 8,遗传距离(Dg)变异为0.075 0~0.400 0,表明石榴品种间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将47个石榴品种分为5个类群。同时检测到15条特异性条带,可用于供试石榴中的11个品种鉴定的参考性标记。
2011年01期 v.28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赵丽华;李名扬;王先磊;刘华敏;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47个石榴品种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多态性高的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0.83%,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294 5±0.309 4、0.189 7±0.161 8、0.309 1±0.219 8,遗传距离(Dg)变异为0.075 0~0.400 0,表明石榴品种间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将47个石榴品种分为5个类群。同时检测到15条特异性条带,可用于供试石榴中的11个品种鉴定的参考性标记。
2011年01期 v.28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李春丽;柴叶茂;王志忠;董清华;秦岭;沈元月;
为了揭示草莓果实发育和成熟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杜克拉草莓7个时期的果实为试材,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pH值、可溶性糖和ABA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可溶性糖积累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很低;果实进入始熟和成熟,蔗糖分别有一次快速积累的过程,全红时蔗糖含量是果糖和葡萄糖的1.25倍。以纯白期pH值最低点为界,pH值先降后升的"V"型变化趋势依次伴随着果实的褪绿和着色。瘦果中和花托中ABA水平变化趋势分别呈"W"和"N"型,前者的含量大约是后者的3倍。除了始红期外,花托中ABA含量在整个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同葡萄糖和果糖相比,蔗糖的积累呈现了独特的变化趋势;瘦果中和花托中的ABA积累既有同步又有区别,2者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花托中的可溶性糖和ABA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2011年01期 v.28 72-7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李春丽;柴叶茂;王志忠;董清华;秦岭;沈元月;
为了揭示草莓果实发育和成熟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杜克拉草莓7个时期的果实为试材,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pH值、可溶性糖和ABA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可溶性糖积累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很低;果实进入始熟和成熟,蔗糖分别有一次快速积累的过程,全红时蔗糖含量是果糖和葡萄糖的1.25倍。以纯白期pH值最低点为界,pH值先降后升的"V"型变化趋势依次伴随着果实的褪绿和着色。瘦果中和花托中ABA水平变化趋势分别呈"W"和"N"型,前者的含量大约是后者的3倍。除了始红期外,花托中ABA含量在整个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同葡萄糖和果糖相比,蔗糖的积累呈现了独特的变化趋势;瘦果中和花托中的ABA积累既有同步又有区别,2者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花托中的可溶性糖和ABA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2011年01期 v.28 72-7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张萍;史彦江;宋锋惠;卓热木·塔西;吴正保;
通过测定新疆南疆6个灰枣栽植区及其原引种地灰枣营养品质性状,研究其在不同产地的营养品质变异情况,以期能为新疆灰枣的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各栽植区枣果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1)各个采样地灰枣营养品质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总糖含量排序为:若羌县>温宿县>阿克苏市>沙雅县>巴楚县>且末县>河南新郑;与灰枣原产地河南新郑的测定结果相比,新疆各产地灰枣黄酮、维生素C和糖含量较高,而原产地河南新郑所采灰枣矿物质含量较高;(2)对灰枣16个营养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灰枣营养因子间有12个达到显著性相关,显示了各营养因子在灰枣营养品质形成过程中具有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作用;(3)营养性状的聚类结果显示,新疆各栽植区灰枣营养品质与原引种地河南新郑相比差异较大,新疆各产地间灰枣营养品质间也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
2011年01期 v.2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张萍;史彦江;宋锋惠;卓热木·塔西;吴正保;
通过测定新疆南疆6个灰枣栽植区及其原引种地灰枣营养品质性状,研究其在不同产地的营养品质变异情况,以期能为新疆灰枣的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各栽植区枣果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1)各个采样地灰枣营养品质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总糖含量排序为:若羌县>温宿县>阿克苏市>沙雅县>巴楚县>且末县>河南新郑;与灰枣原产地河南新郑的测定结果相比,新疆各产地灰枣黄酮、维生素C和糖含量较高,而原产地河南新郑所采灰枣矿物质含量较高;(2)对灰枣16个营养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灰枣营养因子间有12个达到显著性相关,显示了各营养因子在灰枣营养品质形成过程中具有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作用;(3)营养性状的聚类结果显示,新疆各栽植区灰枣营养品质与原引种地河南新郑相比差异较大,新疆各产地间灰枣营养品质间也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
2011年01期 v.2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1 ] - 汪星;朱德兰;杨荣慧;李晓彬;
在陕西榆林的米脂县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定位试验观测和室内试验结合,分析了当地不同红枣品种的抗裂特性和裂果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间裂果一般与降雨时间和枣果成熟度有关,而抗裂性很强的品种(如米枣)不受降雨的影响;(2)在浸泡12 h参试的6个红枣的裂果率表现为骏枣>赞皇大枣>梨枣>马牙枣>灌阳长枣>米枣,浸泡12 h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各种红枣的裂果率均有上升,但它们的裂果率大小顺序基本不变;(3)枣果的裂果率与果实的12 h吸水率关系密切;(4)枣果的裂果率与果实的品质无相关性;(5)施肥有利于提高红枣的抗裂性能,其中施尿素处理后较为明显。
2011年01期 v.2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汪星;朱德兰;杨荣慧;李晓彬;
在陕西榆林的米脂县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定位试验观测和室内试验结合,分析了当地不同红枣品种的抗裂特性和裂果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间裂果一般与降雨时间和枣果成熟度有关,而抗裂性很强的品种(如米枣)不受降雨的影响;(2)在浸泡12 h参试的6个红枣的裂果率表现为骏枣>赞皇大枣>梨枣>马牙枣>灌阳长枣>米枣,浸泡12 h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各种红枣的裂果率均有上升,但它们的裂果率大小顺序基本不变;(3)枣果的裂果率与果实的12 h吸水率关系密切;(4)枣果的裂果率与果实的品质无相关性;(5)施肥有利于提高红枣的抗裂性能,其中施尿素处理后较为明显。
2011年01期 v.2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郭守军;叶文斌;杨永利;叶贤威;李玲;黄关明;
以龙须菜多糖为涂膜基质,CaCl2、甘油为成膜助剂,配制成复合涂膜保鲜剂,研究了常温(28~32℃,相对湿度68%~86%)下该复合涂膜保鲜剂对杨梅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经龙须菜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涂膜贮藏的杨梅与对照组相比,果实裂果率、霉烂率、失重率明显降低,抑制了果实的呼吸速率;有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转化、流失的速度减慢,有效地降低MDA、花青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使PPO、POD、PAL酶活性处于较低的水平,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从而延长了其货架期。
2011年01期 v.28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郭守军;叶文斌;杨永利;叶贤威;李玲;黄关明;
以龙须菜多糖为涂膜基质,CaCl2、甘油为成膜助剂,配制成复合涂膜保鲜剂,研究了常温(28~32℃,相对湿度68%~86%)下该复合涂膜保鲜剂对杨梅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经龙须菜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涂膜贮藏的杨梅与对照组相比,果实裂果率、霉烂率、失重率明显降低,抑制了果实的呼吸速率;有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转化、流失的速度减慢,有效地降低MDA、花青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使PPO、POD、PAL酶活性处于较低的水平,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从而延长了其货架期。
2011年01期 v.28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马小焕;彭良志;曹立;张雯雯;
为了解除草剂对柑橘的毒害作用,筛选对柑橘安全的除草剂,选用乙羧氟草醚等7种化学除草剂,采用生产上施用的常规浓度,对清家脐橙的嫩夏梢进行树冠喷布。结果表明,0.008 3%(按有效成分计,下同)乙羧氟草醚和0.075%苄嘧磺隆对嫩夏梢的毒害死亡率均为100%;0.025%啶嘧磺隆和0.020 8%氟磺胺草醚对4 cm以下嫩夏梢毒害死亡率分别为100%和81.54%,但对4 cm以上嫩夏梢毒害死亡率分别为56.68%和5.48%;0.17%草甘膦和0.16%莠去津对嫩夏梢毒害死亡率分别在24%和15%以下;0.009%精喹禾灵对嫩夏梢没有毒害作用。0.075%苄嘧磺隆会导致果实和成熟枝叶伤害,引起异常落叶落果,其余5种除草剂对果实和成熟枝叶安全。
2011年01期 v.2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马小焕;彭良志;曹立;张雯雯;
为了解除草剂对柑橘的毒害作用,筛选对柑橘安全的除草剂,选用乙羧氟草醚等7种化学除草剂,采用生产上施用的常规浓度,对清家脐橙的嫩夏梢进行树冠喷布。结果表明,0.008 3%(按有效成分计,下同)乙羧氟草醚和0.075%苄嘧磺隆对嫩夏梢的毒害死亡率均为100%;0.025%啶嘧磺隆和0.020 8%氟磺胺草醚对4 cm以下嫩夏梢毒害死亡率分别为100%和81.54%,但对4 cm以上嫩夏梢毒害死亡率分别为56.68%和5.48%;0.17%草甘膦和0.16%莠去津对嫩夏梢毒害死亡率分别在24%和15%以下;0.009%精喹禾灵对嫩夏梢没有毒害作用。0.075%苄嘧磺隆会导致果实和成熟枝叶伤害,引起异常落叶落果,其余5种除草剂对果实和成熟枝叶安全。
2011年01期 v.2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徐国锋;聂继云;李海飞;李静;毋永龙;
以丙酮、梨基质、苹果基质配制15种有机磷农药混合标准溶液,用气相色谱-FPD检测器进行检测并对响应值进行比较;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对测定值进行校准,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基质效应对有机磷农药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5种有机磷农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其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氧化乐果的基质效应较强;同一种农药在梨和苹果中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在不同品种的梨和不同品种的苹果间也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不同农药在同一梨或苹果基质中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应用基质匹配法绘制标准曲线能较好他消除基质效应对定量的影响;随着检测浓度的增大,基质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小。
2011年01期 v.28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徐国锋;聂继云;李海飞;李静;毋永龙;
以丙酮、梨基质、苹果基质配制15种有机磷农药混合标准溶液,用气相色谱-FPD检测器进行检测并对响应值进行比较;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对测定值进行校准,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基质效应对有机磷农药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5种有机磷农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其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氧化乐果的基质效应较强;同一种农药在梨和苹果中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在不同品种的梨和不同品种的苹果间也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不同农药在同一梨或苹果基质中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应用基质匹配法绘制标准曲线能较好他消除基质效应对定量的影响;随着检测浓度的增大,基质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小。
2011年01期 v.28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何恒果;赵志模;王进军;
为明确柑橘全爪螨Na+-K+-ATPase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SS)、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vR)的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比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AvR、SS和FeR;柑橘全爪螨FeR的Na+-K+-ATPase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值均显著高于AvR和SS,AvR的Na+-K+-ATPase的Vmax值也显著高于SS。离体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3个品系Na+-K+-ATPase的活力均受到甲氰菊酯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对SS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AvR,而对FeR的抑制作用显著弱于前2个品系;阿维菌素对柑橘全爪螨3个品系Na+-K+-ATPase的活力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范围(0.0229~2290.7146μmol.L-1)内抑制率仅为3.60%~12.76%。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活力降低及其对药剂敏感性下降是其对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Na+-K+-ATPase活性的提高可能与阿维菌素抗性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2011年01期 v.28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恒果;赵志模;王进军;
为明确柑橘全爪螨Na+-K+-ATPase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SS)、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vR)的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比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AvR、SS和FeR;柑橘全爪螨FeR的Na+-K+-ATPase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值均显著高于AvR和SS,AvR的Na+-K+-ATPase的Vmax值也显著高于SS。离体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3个品系Na+-K+-ATPase的活力均受到甲氰菊酯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对SS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AvR,而对FeR的抑制作用显著弱于前2个品系;阿维菌素对柑橘全爪螨3个品系Na+-K+-ATPase的活力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范围(0.0229~2290.7146μmol.L-1)内抑制率仅为3.60%~12.76%。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活力降低及其对药剂敏感性下降是其对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Na+-K+-ATPase活性的提高可能与阿维菌素抗性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2011年01期 v.28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柴慈江;孙世海;王玉;彭立新;
将珠美海棠试管苗叶片接种于附加NAA 0.3 mg·L-1和不同体积分数的6-BA(1.0~6.0 mg·L-1)的MS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6-BA为1.0~3.0 mg·L-1的处理芽再生率为6.7%~31.8%,而根的再生率为26.7%~28.3%。6-BA为4.5和6.0 mg·L-1处理芽再生率分别高达80.0%和60.0%,根的再生率小于5%。继代培养60 d的珠美海棠试管苗叶片的芽再生率显著低于继代培养30 d的叶片。采用横切主脉的叶片切伤方式,其切口处芽的再生率及整个叶片芽的再生率均显著高于纵切主脉两侧叶片、横切主脉两侧叶片及横剪主脉两侧叶片等切伤方式。
2011年01期 v.28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柴慈江;孙世海;王玉;彭立新;
将珠美海棠试管苗叶片接种于附加NAA 0.3 mg·L-1和不同体积分数的6-BA(1.0~6.0 mg·L-1)的MS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6-BA为1.0~3.0 mg·L-1的处理芽再生率为6.7%~31.8%,而根的再生率为26.7%~28.3%。6-BA为4.5和6.0 mg·L-1处理芽再生率分别高达80.0%和60.0%,根的再生率小于5%。继代培养60 d的珠美海棠试管苗叶片的芽再生率显著低于继代培养30 d的叶片。采用横切主脉的叶片切伤方式,其切口处芽的再生率及整个叶片芽的再生率均显著高于纵切主脉两侧叶片、横切主脉两侧叶片及横剪主脉两侧叶片等切伤方式。
2011年01期 v.28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林光;李芳东;王颖;王玉霞;李慧峰;杨建明;张志宏;
以同源四倍体品种天星、烟嘎1号和对应的二倍体品种富士、烟嘎1号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四倍体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 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其中Fm、Fv/Fm和Fv/Fo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14:00降到最低值,且四倍体品种的下降较二倍体品种明显,傍晚有回升,但仍比早晨低;四倍体品种Fo呈明显的双峰曲线,而二倍体品种总体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均出现在14:00;PI日变化均表现为‘下降-升高-下降’变化。说明不同倍性苹果品种防御强光破坏的主要机制可能不同。
2011年01期 v.28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李林光;李芳东;王颖;王玉霞;李慧峰;杨建明;张志宏;
以同源四倍体品种天星、烟嘎1号和对应的二倍体品种富士、烟嘎1号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四倍体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 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其中Fm、Fv/Fm和Fv/Fo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14:00降到最低值,且四倍体品种的下降较二倍体品种明显,傍晚有回升,但仍比早晨低;四倍体品种Fo呈明显的双峰曲线,而二倍体品种总体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均出现在14:00;PI日变化均表现为‘下降-升高-下降’变化。说明不同倍性苹果品种防御强光破坏的主要机制可能不同。
2011年01期 v.28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陆云梅;黄仁华;夏仁学;
以红肉脐橙果实为材料,分析了果实稳果后果皮和果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果肉中谷胱甘肽、总酚、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果皮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总酚、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在果实发育初期出现最大值,且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不断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抗氧化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红肉脐橙果实早期落果和果皮可作为提取活性成分的重要来源。
2011年01期 v.28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陆云梅;黄仁华;夏仁学;
以红肉脐橙果实为材料,分析了果实稳果后果皮和果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果肉中谷胱甘肽、总酚、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果皮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总酚、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在果实发育初期出现最大值,且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不断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抗氧化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红肉脐橙果实早期落果和果皮可作为提取活性成分的重要来源。
2011年01期 v.28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乔宇;范刚;程薇;王少华;汪兰;廖李;于巍;陈学玲;潘思轶;
为了研究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10月、11月、12月、翌年1月的锦橙鲜果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检测到47,50,57,4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烃类、醛类、醇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的总峰面积以及烃类、酯类在12月的果实中达到最大,反式-2-己烯醛、反式-2-己烯-1-醇、顺式-3-己烯-1-醇以及香叶醇这几种醇醛类物质都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增加。柠檬烯、芳樟醇、β-月桂烯、γ-松油烯、α-蒎烯、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醇和顺式-3-己烯-1-醇和香叶醛是锦橙汁的特征香气化合物。除香叶醛和丁酸乙酯外,这些特征成分均在12月采收的果实中最高。因此,应选择特征香气化合物含量最高的12月初采收锦橙果实进行加工。
2011年01期 v.28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乔宇;范刚;程薇;王少华;汪兰;廖李;于巍;陈学玲;潘思轶;
为了研究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10月、11月、12月、翌年1月的锦橙鲜果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检测到47,50,57,4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烃类、醛类、醇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的总峰面积以及烃类、酯类在12月的果实中达到最大,反式-2-己烯醛、反式-2-己烯-1-醇、顺式-3-己烯-1-醇以及香叶醇这几种醇醛类物质都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增加。柠檬烯、芳樟醇、β-月桂烯、γ-松油烯、α-蒎烯、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醇和顺式-3-己烯-1-醇和香叶醛是锦橙汁的特征香气化合物。除香叶醛和丁酸乙酯外,这些特征成分均在12月采收的果实中最高。因此,应选择特征香气化合物含量最高的12月初采收锦橙果实进行加工。
2011年01期 v.28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罗自生;寿浩林;
为探讨NSCC涂膜对黄花梨保鲜效果,研究了20℃下1%的NSCC涂膜处理对黄花梨果实成熟及其细胞壁组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SCC涂膜处理不但推迟了黄花梨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而且抑制了黄花梨果实PE、PG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加,延缓了纤维素和原果胶的降解,延缓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保持了果肉硬度。1%的NSCC涂膜可延长黄花梨果实贮藏期约10 d。
2011年01期 v.28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罗自生;寿浩林;
为探讨NSCC涂膜对黄花梨保鲜效果,研究了20℃下1%的NSCC涂膜处理对黄花梨果实成熟及其细胞壁组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SCC涂膜处理不但推迟了黄花梨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而且抑制了黄花梨果实PE、PG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加,延缓了纤维素和原果胶的降解,延缓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保持了果肉硬度。1%的NSCC涂膜可延长黄花梨果实贮藏期约10 d。
2011年01期 v.28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及华;关军锋;冯云霄;李丽梅;孙玉龙;
为探讨改善李贮藏性能的方法,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了30μm PVC薄膜包装和8℃预贮对李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装(对照)相比,采用薄膜包装后直接冷藏(0℃)能有效抑制李果实软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上升,减缓可滴定酸(TA)含量下降;包装后8℃预贮5 d、10 d的处理均降低果肉酚类物质含量,提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而且能明显抑制果肉褐变,预贮5 d处理效果好于预贮10 d处理。因此,MA包装后8℃预贮5 d可有效改善黑宝石李的贮藏性能。
2011年01期 v.28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及华;关军锋;冯云霄;李丽梅;孙玉龙;
为探讨改善李贮藏性能的方法,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了30μm PVC薄膜包装和8℃预贮对李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装(对照)相比,采用薄膜包装后直接冷藏(0℃)能有效抑制李果实软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上升,减缓可滴定酸(TA)含量下降;包装后8℃预贮5 d、10 d的处理均降低果肉酚类物质含量,提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而且能明显抑制果肉褐变,预贮5 d处理效果好于预贮10 d处理。因此,MA包装后8℃预贮5 d可有效改善黑宝石李的贮藏性能。
2011年01期 v.28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和平;朱雪林;刘务林;金增涛;杨小林;
核桃是我国的重要果树,也是西藏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种质资源是核桃品种选育的基础,为了科学利用西藏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研究了西藏核桃的起源、历史,详细介绍了西藏核桃的分布、种质资源分类、核桃群落类型划分、命名以及品种选育工作。结果表明,西藏的核桃主要有3个分布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西藏的核桃群落类型可划分为野生群落、原生群落和引进品种群落。西藏核桃命名依据各异,造成目前品种类型名称多样化。根据核桃坚果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观察和测定,最终筛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系。最后提出应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开展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
2011年01期 v.28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马和平;朱雪林;刘务林;金增涛;杨小林;
核桃是我国的重要果树,也是西藏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种质资源是核桃品种选育的基础,为了科学利用西藏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研究了西藏核桃的起源、历史,详细介绍了西藏核桃的分布、种质资源分类、核桃群落类型划分、命名以及品种选育工作。结果表明,西藏的核桃主要有3个分布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西藏的核桃群落类型可划分为野生群落、原生群落和引进品种群落。西藏核桃命名依据各异,造成目前品种类型名称多样化。根据核桃坚果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观察和测定,最终筛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系。最后提出应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开展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
2011年01期 v.28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赵莘;朱自果;徐炎;张朝红;王跃进;
根据从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中国野生葡萄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在白粉病诱导下的cDNA文库中获得的1条与抗白粉病相关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结合RACE(Rapid-amplr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广泛逆境蛋白基因(Universal stress protein,USP)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836 bp,编码17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U946975。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白粉菌诱导下的相对表达水平,我们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VpUSP在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病、感病株系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广泛逆境蛋白在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感病株系中,接种白粉病前后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然而,抗病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株系在接种白粉病后VpUSP基因表达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初步表明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pUSP基因在与白粉病菌互作过程中具有表达活性。
2011年01期 v.28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莘;朱自果;徐炎;张朝红;王跃进;
根据从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中国野生葡萄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在白粉病诱导下的cDNA文库中获得的1条与抗白粉病相关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结合RACE(Rapid-amplr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广泛逆境蛋白基因(Universal stress protein,USP)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836 bp,编码17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U946975。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白粉菌诱导下的相对表达水平,我们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VpUSP在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病、感病株系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广泛逆境蛋白在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感病株系中,接种白粉病前后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然而,抗病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株系在接种白粉病后VpUSP基因表达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初步表明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pUSP基因在与白粉病菌互作过程中具有表达活性。
2011年01期 v.28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