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镜浩;温寿星;张凌媛;包榕;吴瑾;蔡子坚;
以卡拉卡拉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玫瑰橙(C.sinensis)、稻叶温州蜜柑(C.unshiu)、春见(C.reticulata×C.sinensis)和HB柚(C.grandis)等的春梢嫩叶(1/2伸展)与完全伸展叶片为材料,结合常规石蜡切片、超薄切片与透射电镜技术、扫描电镜技术以及改良的临时装片法,对3种柑橘属植物5个品种叶片的显微结构及气孔器进行了观察,并运用气孔器长度、宽度,副卫细胞数目等变量对气孔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柑橘品种叶片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在上表皮中仅在中脉附近呈带状分布;参试品种的气孔结构基本类似,气孔横切面呈"漏斗"状,内开口决定气孔的开张程度;5个品种的气孔器均可以明显地分为2种类型(Ⅰ-型与Ⅱ-型),2类气孔器在气孔外开口长度与宽度、气孔内开口长度与宽度、气孔器大小以及副卫细胞的数目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2者的分化时期与发育命运各不相同;橙类叶片发育后期Ⅰ-型气孔器的退化可能与其抗病性的提高有关。
2011年02期 v.28 19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黄镜浩;温寿星;张凌媛;包榕;吴瑾;蔡子坚;
以卡拉卡拉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玫瑰橙(C.sinensis)、稻叶温州蜜柑(C.unshiu)、春见(C.reticulata×C.sinensis)和HB柚(C.grandis)等的春梢嫩叶(1/2伸展)与完全伸展叶片为材料,结合常规石蜡切片、超薄切片与透射电镜技术、扫描电镜技术以及改良的临时装片法,对3种柑橘属植物5个品种叶片的显微结构及气孔器进行了观察,并运用气孔器长度、宽度,副卫细胞数目等变量对气孔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柑橘品种叶片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在上表皮中仅在中脉附近呈带状分布;参试品种的气孔结构基本类似,气孔横切面呈"漏斗"状,内开口决定气孔的开张程度;5个品种的气孔器均可以明显地分为2种类型(Ⅰ-型与Ⅱ-型),2类气孔器在气孔外开口长度与宽度、气孔内开口长度与宽度、气孔器大小以及副卫细胞的数目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2者的分化时期与发育命运各不相同;橙类叶片发育后期Ⅰ-型气孔器的退化可能与其抗病性的提高有关。
2011年02期 v.28 19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振兴;彭良志;淳长品;曹立;凌丽俐;江才伦;
以清见橘橙(Citrus sinensis×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研究了果实越冬期间直接覆盖薄膜的树冠内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树冠内温度,2007—2008年试验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在覆膜树冠上部为11.5℃,中部为10.5℃,下部为9.0℃,对照为8.3℃;2008—2009年试验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在覆膜树冠上部为11.0℃,中部为10.2℃,下部为9.6℃,对照为9.3℃;晴天时覆膜树冠内升温幅度大,阴雨天升温作用较小。3月以前,覆膜树冠内日平均相对湿度在多数日期显著低于对照,进入3月后反而略高于对照。覆膜使树冠上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降23.7%~58.0%,中部下降38.4%~74.1%,以早上的下降幅度最大;覆膜使果实越冬脱落率降低2/5~3/4。
2011年02期 v.28 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王振兴;彭良志;淳长品;曹立;凌丽俐;江才伦;
以清见橘橙(Citrus sinensis×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研究了果实越冬期间直接覆盖薄膜的树冠内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树冠内温度,2007—2008年试验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在覆膜树冠上部为11.5℃,中部为10.5℃,下部为9.0℃,对照为8.3℃;2008—2009年试验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在覆膜树冠上部为11.0℃,中部为10.2℃,下部为9.6℃,对照为9.3℃;晴天时覆膜树冠内升温幅度大,阴雨天升温作用较小。3月以前,覆膜树冠内日平均相对湿度在多数日期显著低于对照,进入3月后反而略高于对照。覆膜使树冠上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降23.7%~58.0%,中部下降38.4%~74.1%,以早上的下降幅度最大;覆膜使果实越冬脱落率降低2/5~3/4。
2011年02期 v.28 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杨海清;赵筱萌;赵晓燕;刘正坪;
为了进一步了解拮抗细菌CE的抑菌作用机理,采用了膜透性试验、抑菌试验、电镜观察、孢子萌发和离体接种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拮抗细菌CE抑菌物质能引起桃褐腐病菌菌丝细胞膜透性变化,导致电解质外渗和培养液电导率增加;致使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异常,细胞内液泡增多,分生孢子不能萌发;并对桃褐腐病菌的侵染和病情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的效果。同时通过温度、紫外线、酸碱度和蛋白酶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抑菌物质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CE的抑菌物质具有抑菌活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2011年02期 v.28 204-208+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海清;赵筱萌;赵晓燕;刘正坪;
为了进一步了解拮抗细菌CE的抑菌作用机理,采用了膜透性试验、抑菌试验、电镜观察、孢子萌发和离体接种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拮抗细菌CE抑菌物质能引起桃褐腐病菌菌丝细胞膜透性变化,导致电解质外渗和培养液电导率增加;致使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异常,细胞内液泡增多,分生孢子不能萌发;并对桃褐腐病菌的侵染和病情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的效果。同时通过温度、紫外线、酸碱度和蛋白酶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抑菌物质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CE的抑菌物质具有抑菌活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2011年02期 v.28 204-208+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君玉;郭大龙;龚莹;刘崇怀;李猛;张国海;
SCoT标记是一种新型目的基因分子标记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了葡萄SCoT-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关键影响因子为dNTPs浓度,单因素试验中为dNTPs和Mg2+浓度。综合2种方法,优化的葡萄SCoT-PCR反应体系为:Mg2+2.0 mmol.L-1、dNTPs 0.3 mmol.L-1、Taq酶1.0 U、引物0.3μmol.L-1、DNA模板30 ng,总体积20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4℃退火1 min,72℃复性2 min,34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该反应体系在20个葡萄品种的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基因组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011年02期 v.28 209-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4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张君玉;郭大龙;龚莹;刘崇怀;李猛;张国海;
SCoT标记是一种新型目的基因分子标记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了葡萄SCoT-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关键影响因子为dNTPs浓度,单因素试验中为dNTPs和Mg2+浓度。综合2种方法,优化的葡萄SCoT-PCR反应体系为:Mg2+2.0 mmol.L-1、dNTPs 0.3 mmol.L-1、Taq酶1.0 U、引物0.3μmol.L-1、DNA模板30 ng,总体积20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4℃退火1 min,72℃复性2 min,34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该反应体系在20个葡萄品种的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基因组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011年02期 v.28 209-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4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吴少平;曾继吾;黄永红;彭新湘;周碧容;甘廉生;易干军;
为了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广东境内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状况,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对采自广东境内的57份果梅种质进行研究,筛选出适于果梅AFLP分析的8对MseⅠ和EcoRⅠ引物组合,这些引物可以将供试材料完全分开。利用8对引物组合对57份果梅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得到了清晰的多态性指纹图谱,共扩增出33 11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 624个,多态率为29.06%。UPGMA聚类表明,各品种间相似系数为0.56~0.90,多态性比例介于0.172 0~0.423 9,说明在分子水平上果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形态学性状体现的那样丰富,依相似系数0.75水平,可以将57份果梅种质资源分成8组。
2011年02期 v.28 21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少平;曾继吾;黄永红;彭新湘;周碧容;甘廉生;易干军;
为了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广东境内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状况,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对采自广东境内的57份果梅种质进行研究,筛选出适于果梅AFLP分析的8对MseⅠ和EcoRⅠ引物组合,这些引物可以将供试材料完全分开。利用8对引物组合对57份果梅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得到了清晰的多态性指纹图谱,共扩增出33 11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 624个,多态率为29.06%。UPGMA聚类表明,各品种间相似系数为0.56~0.90,多态性比例介于0.172 0~0.423 9,说明在分子水平上果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形态学性状体现的那样丰富,依相似系数0.75水平,可以将57份果梅种质资源分成8组。
2011年02期 v.28 21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徐呈祥;徐锡增;马艳萍;尚旭岚;
以金丝小枣、梨枣、大瓜枣和冬枣为试材,设加0、0.10%、0.30%、0.50%和0.70%NaCl共5种土壤含盐量水平,研究了盐胁迫下这4个主栽枣品种耐盐性与质膜H+-ATPase和液泡膜H+-ATPase、H+-PPase活性的关系。对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解质渗漏率、Fv/Fo、Fv/Fm、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测试结果表明,4个枣品种的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尽管4品种根尖和叶片细胞PM-H+-ATPase、TP-H+-ATPase和TP-H+-PPase活性随土壤含盐量升高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同一枣品种的不同H+-ATPase、同一H+-ATPase在不同枣品种中的活性差异明显。盐胁迫下,耐盐性强的金丝小枣根尖细胞中3种H+-酶的活性降低幅度明显小于耐盐性弱的冬枣,且金丝小枣PM-H+-ATPase活性与TP-H+-ATPase活性相当,而盐胁迫下耐盐性弱的冬枣根尖细胞中PM-H+-ATPase活性明显低于TP-H+-ATPase活性,TP-H+-PPase活性随土壤含盐量递增更呈直线性下降,对土壤盐分非常敏感。盐胁迫下,枣品种耐盐性不同,枣叶细胞中3种H+-酶活性的差异也很显著。总体上,耐盐性强的枣品种,质膜和液泡膜质子泵的活性均强,根尖细胞向质外体"排盐"的功能与向共质体的液泡中"固定盐分"的功能均突出,叶片细胞向质外体"排盐"的功能基本保持而向液泡中"固定盐分"的功能显著增强,但耐盐性弱的枣品种盐胁迫下叶片细胞质膜、液泡膜质子泵活性下降或略有增强。
2011年02期 v.28 22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徐呈祥;徐锡增;马艳萍;尚旭岚;
以金丝小枣、梨枣、大瓜枣和冬枣为试材,设加0、0.10%、0.30%、0.50%和0.70%NaCl共5种土壤含盐量水平,研究了盐胁迫下这4个主栽枣品种耐盐性与质膜H+-ATPase和液泡膜H+-ATPase、H+-PPase活性的关系。对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解质渗漏率、Fv/Fo、Fv/Fm、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测试结果表明,4个枣品种的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尽管4品种根尖和叶片细胞PM-H+-ATPase、TP-H+-ATPase和TP-H+-PPase活性随土壤含盐量升高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同一枣品种的不同H+-ATPase、同一H+-ATPase在不同枣品种中的活性差异明显。盐胁迫下,耐盐性强的金丝小枣根尖细胞中3种H+-酶的活性降低幅度明显小于耐盐性弱的冬枣,且金丝小枣PM-H+-ATPase活性与TP-H+-ATPase活性相当,而盐胁迫下耐盐性弱的冬枣根尖细胞中PM-H+-ATPase活性明显低于TP-H+-ATPase活性,TP-H+-PPase活性随土壤含盐量递增更呈直线性下降,对土壤盐分非常敏感。盐胁迫下,枣品种耐盐性不同,枣叶细胞中3种H+-酶活性的差异也很显著。总体上,耐盐性强的枣品种,质膜和液泡膜质子泵的活性均强,根尖细胞向质外体"排盐"的功能与向共质体的液泡中"固定盐分"的功能均突出,叶片细胞向质外体"排盐"的功能基本保持而向液泡中"固定盐分"的功能显著增强,但耐盐性弱的枣品种盐胁迫下叶片细胞质膜、液泡膜质子泵活性下降或略有增强。
2011年02期 v.28 22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柴仲平;王雪梅;孙霞;蒋平安;张谦;
以5 a生灰枣为试材,在滴灌条件下设置不同水肥处理,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灰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设计水平范围内,土壤中适量增施氮、磷肥能提高灰枣果实单果质量和产量;增施钾肥可提高枣果中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增施氮肥则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土壤中氮、磷、钾肥过高会降低枣果中矿质铁的含量;增施磷肥提高矿质钙的含量,却降低矿质镁的含量;增施钾肥则提高矿质锌、锰的含量,降低矿质铜的含量。1 hm2在滴灌水量为5 250 m3的条件下,以产量为目标,氮、磷、钾施肥量414.9、280.2、33.6 kg为最佳施肥配比。
2011年02期 v.28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0 ] |[阅读次数:0 ] - 柴仲平;王雪梅;孙霞;蒋平安;张谦;
以5 a生灰枣为试材,在滴灌条件下设置不同水肥处理,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灰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设计水平范围内,土壤中适量增施氮、磷肥能提高灰枣果实单果质量和产量;增施钾肥可提高枣果中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增施氮肥则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土壤中氮、磷、钾肥过高会降低枣果中矿质铁的含量;增施磷肥提高矿质钙的含量,却降低矿质镁的含量;增施钾肥则提高矿质锌、锰的含量,降低矿质铜的含量。1 hm2在滴灌水量为5 250 m3的条件下,以产量为目标,氮、磷、钾施肥量414.9、280.2、33.6 kg为最佳施肥配比。
2011年02期 v.28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0 ] |[阅读次数:0 ] - 王素素;杜国栋;吕德国;
为探讨草莓连作障碍机理,模拟太阳能消毒设置5个连作土壤高温灭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经高温灭菌后,各处理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都显著降低,经70℃高温连续20 d处理的土壤中真菌甚至消失,且对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发育的促进效果最明显;70℃高温连续10 d处理及55℃高温连续20 d处理对草莓植株生长、根系活力和根系总呼吸速率都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前者依然以PPP呼吸途径为主,后者的TCA呼吸途径是PPP呼吸途径的1.34倍;连作土壤55℃高温连续10 d处理作用效果最差。可见连作土壤高温灭菌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促进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长,减轻了草莓的连作障碍,进而证明了土壤微生物是引起草莓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1年02期 v.28 23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王素素;杜国栋;吕德国;
为探讨草莓连作障碍机理,模拟太阳能消毒设置5个连作土壤高温灭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经高温灭菌后,各处理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都显著降低,经70℃高温连续20 d处理的土壤中真菌甚至消失,且对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发育的促进效果最明显;70℃高温连续10 d处理及55℃高温连续20 d处理对草莓植株生长、根系活力和根系总呼吸速率都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前者依然以PPP呼吸途径为主,后者的TCA呼吸途径是PPP呼吸途径的1.34倍;连作土壤55℃高温连续10 d处理作用效果最差。可见连作土壤高温灭菌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促进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长,减轻了草莓的连作障碍,进而证明了土壤微生物是引起草莓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1年02期 v.28 23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童和林;冯素萍;贺军虎;王静毅;陈业渊;孙光明;于飞;武耀廷;
初步构建了菠萝种质的SSR指纹图谱,为菠萝种质鉴定提供了依据。从菠萝EST-SSR开发的20对微卫星引物扩增31份不同的菠萝种质,筛选出能够稳定扩增且带型差异明显的SSR引物。挑选5对多态性高、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SSR引物对,作为标准引物对材料进行扩增。每对引物得到的多态性带数8~15个,平均为11条;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643 7~0.792 8,平均0.737 3。依据带型特征,建立菠萝DNA分子指纹图谱。
2011年02期 v.28 24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童和林;冯素萍;贺军虎;王静毅;陈业渊;孙光明;于飞;武耀廷;
初步构建了菠萝种质的SSR指纹图谱,为菠萝种质鉴定提供了依据。从菠萝EST-SSR开发的20对微卫星引物扩增31份不同的菠萝种质,筛选出能够稳定扩增且带型差异明显的SSR引物。挑选5对多态性高、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SSR引物对,作为标准引物对材料进行扩增。每对引物得到的多态性带数8~15个,平均为11条;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643 7~0.792 8,平均0.737 3。依据带型特征,建立菠萝DNA分子指纹图谱。
2011年02期 v.28 24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国峰;赵冬香;万树青;金启安;
为明确引诱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取食的化学信息物质,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椰子(Cocos nucifera L.)的心叶、半展叶、老熟叶的精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者化学成分进行种类和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椰子叶片精油的主要成分为:2,3-二氢苯并呋喃、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十四烷酸、棕榈酸、叶绿醇、油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等,这些化合物分别占椰子心叶、半展叶、老熟叶总精油含量的83.16%、67.23%、68.17%,但各成分在其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导致了它们对椰心叶甲的活性差异,本研究为初步确定椰子心叶对椰心叶甲的引诱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1年02期 v.28 246-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国峰;赵冬香;万树青;金启安;
为明确引诱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取食的化学信息物质,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椰子(Cocos nucifera L.)的心叶、半展叶、老熟叶的精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者化学成分进行种类和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椰子叶片精油的主要成分为:2,3-二氢苯并呋喃、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十四烷酸、棕榈酸、叶绿醇、油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等,这些化合物分别占椰子心叶、半展叶、老熟叶总精油含量的83.16%、67.23%、68.17%,但各成分在其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导致了它们对椰心叶甲的活性差异,本研究为初步确定椰子心叶对椰心叶甲的引诱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1年02期 v.28 246-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明慧;饶景萍;辛付存;夏源苑;
研究了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冷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为ClO2应用于红富士苹果采后防腐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分别用浓度(有效成分)0、20、50、80 mg.L-1的ClO2溶液采后处理红富士苹果,定期测定果实生理品质指标,并在贮藏末期观察统计其腐烂指数。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lO2采后处理对果实表面的菌落清除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冷藏期间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腐烂指数,对果实质量的损失无明显影响,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通过不同浓度处理效果的比较,确定适宜的ClO2处理浓度为50 mg.L-1。因此,适宜浓度的ClO2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明显的防腐保鲜效果,有效延长了贮藏期。
2011年02期 v.28 25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赵明慧;饶景萍;辛付存;夏源苑;
研究了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冷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为ClO2应用于红富士苹果采后防腐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分别用浓度(有效成分)0、20、50、80 mg.L-1的ClO2溶液采后处理红富士苹果,定期测定果实生理品质指标,并在贮藏末期观察统计其腐烂指数。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lO2采后处理对果实表面的菌落清除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冷藏期间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腐烂指数,对果实质量的损失无明显影响,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通过不同浓度处理效果的比较,确定适宜的ClO2处理浓度为50 mg.L-1。因此,适宜浓度的ClO2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明显的防腐保鲜效果,有效延长了贮藏期。
2011年02期 v.28 25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杜晓云;张青林;李宝;冷平;张明德;黄建民;罗正荣;
以已知亲子关系的柿品种、柿近缘种和磨盘柿标准品种为对照,对采自北京市房山区磨盘柿产区的部分变异单株进行了IRAP分析。结果表明,19条逆转座子引物中的4个(rtdk13-f5,rtdk16-r10,rtdk4-p3和rtdk2-p6)可将供试11份变异单株完全区分;供试变异单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90~0.98(平均0.94),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91,大于种间和品种间相似系数,与芽变类型及其母株间的相似系数接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单株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紧密相聚,分支模式与种间及品种间明显有别。因此,供试11份变异单株已发生部分遗传物质改变,且可能为磨盘柿芽变。IRAP可区分遗传背景高度相似的种质间的微小变异,可望在果树芽变鉴定中应用。
2011年02期 v.28 257-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杜晓云;张青林;李宝;冷平;张明德;黄建民;罗正荣;
以已知亲子关系的柿品种、柿近缘种和磨盘柿标准品种为对照,对采自北京市房山区磨盘柿产区的部分变异单株进行了IRAP分析。结果表明,19条逆转座子引物中的4个(rtdk13-f5,rtdk16-r10,rtdk4-p3和rtdk2-p6)可将供试11份变异单株完全区分;供试变异单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90~0.98(平均0.94),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91,大于种间和品种间相似系数,与芽变类型及其母株间的相似系数接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单株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紧密相聚,分支模式与种间及品种间明显有别。因此,供试11份变异单株已发生部分遗传物质改变,且可能为磨盘柿芽变。IRAP可区分遗传背景高度相似的种质间的微小变异,可望在果树芽变鉴定中应用。
2011年02期 v.28 257-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董长林;李江阔;张鹏;张平;农绍庄;
以磨盘柿和次郎甜柿为试材,分析其贮后褐变指数、品质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褐变底物及相关酶系的变化,探讨不同贮藏环境对2种柿果贮藏过程中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0.5~-0.2)℃条件下,磨盘柿和次郎甜柿的褐变指数均低于冷藏(0±1)℃果实,且磨盘柿褐变指数低于次郎甜柿。冰温处理减缓了2种柿果的总酚含量和水分含量的下降,抑制了PPO的活性、乙醇含量的积累、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有效抑制了柿果褐变的发生。
2011年02期 v.28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董长林;李江阔;张鹏;张平;农绍庄;
以磨盘柿和次郎甜柿为试材,分析其贮后褐变指数、品质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褐变底物及相关酶系的变化,探讨不同贮藏环境对2种柿果贮藏过程中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0.5~-0.2)℃条件下,磨盘柿和次郎甜柿的褐变指数均低于冷藏(0±1)℃果实,且磨盘柿褐变指数低于次郎甜柿。冰温处理减缓了2种柿果的总酚含量和水分含量的下降,抑制了PPO的活性、乙醇含量的积累、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有效抑制了柿果褐变的发生。
2011年02期 v.28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王辉;丁芳;钟云;姜波;易干军;王国平;
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传染到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运用Nested-PCR技术确认九里香是否感染黄龙病菌。结果表明,采用汁液摩擦、注射和挤压法,接种2个月后不能在九里香植株体内检测到黄龙病菌;黄龙病阳性接穗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嫁接九里香能使黄龙病菌成功侵染九里香,但接穗不能抽芽。草地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和虫媒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都能成功从阳性植株体内将黄龙病菌传播至九里香。柑橘木虱传"菌"效率结果表明,木虱在红江橙阳性植株上取食1.5~2 h就能携带黄龙病菌,病菌从柑橘木虱传到健康的九里香上最短需要12 h,单头木虱带菌就能使九里香成功感染黄龙病菌。温度对病原的传播效率有较大影响,气温高于35℃或低于15℃时,介体昆虫活力差,传播病原的效率较低,0℃温度下木虱几乎不传播病原。40℃时昆虫死亡率高,活力差。
2011年02期 v.28 268-2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辉;丁芳;钟云;姜波;易干军;王国平;
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传染到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运用Nested-PCR技术确认九里香是否感染黄龙病菌。结果表明,采用汁液摩擦、注射和挤压法,接种2个月后不能在九里香植株体内检测到黄龙病菌;黄龙病阳性接穗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嫁接九里香能使黄龙病菌成功侵染九里香,但接穗不能抽芽。草地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和虫媒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都能成功从阳性植株体内将黄龙病菌传播至九里香。柑橘木虱传"菌"效率结果表明,木虱在红江橙阳性植株上取食1.5~2 h就能携带黄龙病菌,病菌从柑橘木虱传到健康的九里香上最短需要12 h,单头木虱带菌就能使九里香成功感染黄龙病菌。温度对病原的传播效率有较大影响,气温高于35℃或低于15℃时,介体昆虫活力差,传播病原的效率较低,0℃温度下木虱几乎不传播病原。40℃时昆虫死亡率高,活力差。
2011年02期 v.28 268-2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锞;张瑞萍;罗诗;尹金华;王泽槐;李建国;
利用"Y"型嗅觉仪在实验室测试了10种番石榴挥发物对橘小实蝇性成熟和性未成熟的雌、雄成虫的引诱作用,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挥发物混合液在田间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异戊酸、乙酸异戊酯、丙酸乙酯和β-石竹烯对橘小实蝇性成熟和性未成熟的雌、雄成虫具有引诱作用,且不同剂量挥发物的引诱力存在差异,对橘小实蝇性成熟的雌、雄成虫的引诱力最强的浓度为:10μL乙酸乙酯、10μL丙酸乙酯、10μL异戊酸、10μL乙酸异戊酯、1μLβ-石竹烯;对性未成熟的雌、雄成虫的引诱力最强的浓度为:1μL乙酸乙酯、10μL丙酸乙酯、1μL异戊酸、10μL乙酸异戊酯、1μLβ-石竹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酸、β-石竹烯按体积比10∶10∶10∶1∶1配成挥发物混合液,每个昆虫诱瓶加入500μL挥发物混合液在田间对橘小实蝇的引诱力最强。
2011年02期 v.28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马锞;张瑞萍;罗诗;尹金华;王泽槐;李建国;
利用"Y"型嗅觉仪在实验室测试了10种番石榴挥发物对橘小实蝇性成熟和性未成熟的雌、雄成虫的引诱作用,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挥发物混合液在田间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异戊酸、乙酸异戊酯、丙酸乙酯和β-石竹烯对橘小实蝇性成熟和性未成熟的雌、雄成虫具有引诱作用,且不同剂量挥发物的引诱力存在差异,对橘小实蝇性成熟的雌、雄成虫的引诱力最强的浓度为:10μL乙酸乙酯、10μL丙酸乙酯、10μL异戊酸、10μL乙酸异戊酯、1μLβ-石竹烯;对性未成熟的雌、雄成虫的引诱力最强的浓度为:1μL乙酸乙酯、10μL丙酸乙酯、1μL异戊酸、10μL乙酸异戊酯、1μLβ-石竹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酸、β-石竹烯按体积比10∶10∶10∶1∶1配成挥发物混合液,每个昆虫诱瓶加入500μL挥发物混合液在田间对橘小实蝇的引诱力最强。
2011年02期 v.28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周俊辉;游春平;
为了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防治细菌菌株,从香蕉根际土中分离得到87株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7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进行了抑制枯萎病菌4号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试验。结果显示,拮抗菌株255、D5、F2、ZK11、214、215、252的发酵液对菌丝具有显著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17.90~22.88 mm,并能使病菌菌丝产生畸形或泡囊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64.40%~80.50%。通过对3株抑菌作用不同的拮抗菌株的16S rDNA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显示,拮抗菌株255、D5和F2分别被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2011年02期 v.28 27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俊辉;游春平;
为了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防治细菌菌株,从香蕉根际土中分离得到87株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7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进行了抑制枯萎病菌4号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试验。结果显示,拮抗菌株255、D5、F2、ZK11、214、215、252的发酵液对菌丝具有显著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17.90~22.88 mm,并能使病菌菌丝产生畸形或泡囊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64.40%~80.50%。通过对3株抑菌作用不同的拮抗菌株的16S rDNA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显示,拮抗菌株255、D5和F2分别被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2011年02期 v.28 27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梅琼;杨媚;杨迎青;姜子德;周而勋;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的香蕉毁灭性病害之一,也是国际植物病害检疫对象和我国广东省、福建省补充的植物检疫对象。为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和检疫力度,控制其扩散、蔓延和危害,保护香蕉生产的安全,促进我国香蕉非疫区的建设,通过全面搜集香蕉枯萎病菌的相关资料,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指标体系,从香蕉枯萎病菌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风险管理难度以及香蕉的经济价值、生态和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对香蕉枯萎病菌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菌的风险性值为2.12,属于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病原菌),对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应加强风险性管理力度。
2011年02期 v.28 284-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谢梅琼;杨媚;杨迎青;姜子德;周而勋;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的香蕉毁灭性病害之一,也是国际植物病害检疫对象和我国广东省、福建省补充的植物检疫对象。为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和检疫力度,控制其扩散、蔓延和危害,保护香蕉生产的安全,促进我国香蕉非疫区的建设,通过全面搜集香蕉枯萎病菌的相关资料,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指标体系,从香蕉枯萎病菌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风险管理难度以及香蕉的经济价值、生态和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对香蕉枯萎病菌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菌的风险性值为2.12,属于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病原菌),对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应加强风险性管理力度。
2011年02期 v.28 284-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成家宁;陈炳旭;曾鑫年;董易之;陆恒;徐淑;
测定了1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成虫产卵、2龄幼虫取食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山毛豆、洋紫荆、肉桂、华南毛蕨和少花龙葵5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的产卵抑制作用最佳,处理1 d后的产卵抑制率分别为87.50%、81.25%、78.73%、71.88%和65.63%。假臭草、野茼蒿、旱莲草、少花龙葵、崩大碗、胜红蓟、非洲山毛豆、肉桂、华南毛蕨和洋紫荆1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其中非洲山毛豆的拒食作用最强,处理1 d后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7.50%和78.82%。非洲山毛豆和洋紫荆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2龄幼虫存活率有明显影响,处理48 h后幼虫存活率分别为25%和65%,而其他提取物对幼虫存活率没有影响。非洲山毛豆在防治荔枝粗胫翠尺蛾幼虫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1年02期 v.28 290-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成家宁;陈炳旭;曾鑫年;董易之;陆恒;徐淑;
测定了1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成虫产卵、2龄幼虫取食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山毛豆、洋紫荆、肉桂、华南毛蕨和少花龙葵5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的产卵抑制作用最佳,处理1 d后的产卵抑制率分别为87.50%、81.25%、78.73%、71.88%和65.63%。假臭草、野茼蒿、旱莲草、少花龙葵、崩大碗、胜红蓟、非洲山毛豆、肉桂、华南毛蕨和洋紫荆1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其中非洲山毛豆的拒食作用最强,处理1 d后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7.50%和78.82%。非洲山毛豆和洋紫荆提取物对荔枝粗胫翠尺蛾2龄幼虫存活率有明显影响,处理48 h后幼虫存活率分别为25%和65%,而其他提取物对幼虫存活率没有影响。非洲山毛豆在防治荔枝粗胫翠尺蛾幼虫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1年02期 v.28 290-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兵;陈劲枫;伊鸿平;钱春桃;吴明珠;
甜瓜蔓枯病(Didymella bryoniae)是危害我国甜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以抗蔓枯病种质资源PI 157082与感病的甜瓜自交系白皮脆为亲本,建立了抗感F2代群体,对亲本、F1及134个F2代群体进行了苗期抗蔓枯病接种鉴定。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在F2代建立抗感基因池,以抗感基因池为模板,对72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共有3条引物在F2代抗感基因池之间扩增出多态性片段,用双亲、F1和F2代抗感单株对这3条引物进一步验证,其中引物ISSR-57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与抗性基因Gsb-2表现连锁关系,该多态性片段大小为560 bp,与Gsb-2的遗传连锁距离为11.3 cM,定名为ISSR-57560。ISSR-PCR扩增体系稳定、重复性好,ISSR-57560可以作为甜瓜抗蔓枯病辅助选择的备选分子标记。
2011年02期 v.28 296-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兵;陈劲枫;伊鸿平;钱春桃;吴明珠;
甜瓜蔓枯病(Didymella bryoniae)是危害我国甜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以抗蔓枯病种质资源PI 157082与感病的甜瓜自交系白皮脆为亲本,建立了抗感F2代群体,对亲本、F1及134个F2代群体进行了苗期抗蔓枯病接种鉴定。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在F2代建立抗感基因池,以抗感基因池为模板,对72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共有3条引物在F2代抗感基因池之间扩增出多态性片段,用双亲、F1和F2代抗感单株对这3条引物进一步验证,其中引物ISSR-57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与抗性基因Gsb-2表现连锁关系,该多态性片段大小为560 bp,与Gsb-2的遗传连锁距离为11.3 cM,定名为ISSR-57560。ISSR-PCR扩增体系稳定、重复性好,ISSR-57560可以作为甜瓜抗蔓枯病辅助选择的备选分子标记。
2011年02期 v.28 296-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赵光伟;刘君璞;徐志红;邢燕;徐永阳;
通过研究甜瓜香气成分,旨在为甜瓜品种选育和风味评价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网络时代3号甜瓜果实香气进行分析,共鉴定出香气物质62种,其中酯类25种、醛类5种、醇类8种、酮类4种、酸类5种、烃类10种、含硫化合物2种、其他类物质3种。网络时代3号的香气成分主要包括乙酸苯甲酯、乙酸-2-甲基-1-丁酯、2-苯基乙酸乙酯、乙酸己酯、乙酸-3-己烯-1-醇酯、2,4-壬二烯-1-醇、3,6-壬二烯-1-醇、3-壬烯-1-醇、2,6-壬二烯醛、6-壬烯醛。它们占峰面积的81.09%,对其风味具有重要影响。
2011年02期 v.28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赵光伟;刘君璞;徐志红;邢燕;徐永阳;
通过研究甜瓜香气成分,旨在为甜瓜品种选育和风味评价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网络时代3号甜瓜果实香气进行分析,共鉴定出香气物质62种,其中酯类25种、醛类5种、醇类8种、酮类4种、酸类5种、烃类10种、含硫化合物2种、其他类物质3种。网络时代3号的香气成分主要包括乙酸苯甲酯、乙酸-2-甲基-1-丁酯、2-苯基乙酸乙酯、乙酸己酯、乙酸-3-己烯-1-醇酯、2,4-壬二烯-1-醇、3,6-壬二烯-1-醇、3-壬烯-1-醇、2,6-壬二烯醛、6-壬烯醛。它们占峰面积的81.09%,对其风味具有重要影响。
2011年02期 v.28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迎春;李明;翟衡;
为了研究苹果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单果性状的关系,以每个花序仅坐一个果的苹果品种澳洲青苹、瑞星和坐多个果的苹果品种瑞林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的中心花和边花的激素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在花期,多果品种瑞林边花的生长促进类激素处于较高水平;其中GA3含量与中心花无显著差异,ZT含量比中心花分别高出23.8%~104%,IAA含量比中心花高出64.3%~680.5%。而单果品种的生长促进类激素中心花显著高于边花,且出现峰值时间不同步。花后7 d时单果品种的边花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心花。3个品种的(ZT+GA3+IAA)/ABA比值差异显著,可以较好体现单果和多果品种中心花和边花间的差异。瑞星与澳洲青苹之间也存在品种差异,综合说明内源激素ZT、GA3、IAA、ABA之间的平衡调节是影响单果性状的关键因素。
2011年02期 v.28 330-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迎春;李明;翟衡;
为了研究苹果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单果性状的关系,以每个花序仅坐一个果的苹果品种澳洲青苹、瑞星和坐多个果的苹果品种瑞林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的中心花和边花的激素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在花期,多果品种瑞林边花的生长促进类激素处于较高水平;其中GA3含量与中心花无显著差异,ZT含量比中心花分别高出23.8%~104%,IAA含量比中心花高出64.3%~680.5%。而单果品种的生长促进类激素中心花显著高于边花,且出现峰值时间不同步。花后7 d时单果品种的边花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心花。3个品种的(ZT+GA3+IAA)/ABA比值差异显著,可以较好体现单果和多果品种中心花和边花间的差异。瑞星与澳洲青苹之间也存在品种差异,综合说明内源激素ZT、GA3、IAA、ABA之间的平衡调节是影响单果性状的关键因素。
2011年02期 v.28 330-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姜小文;曾继吾;姜波;黄永红;石雪晖;周碧容;易干军;
为了探讨地形对龙门年橘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连续3 a的观测,结果表明地形对年橘留树保鲜果实外观内质均有影响,坡地年橘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平地果园,其峰值在2月中旬左右和平地果园同时或稍晚出现,此后含量都出现下降,不同物质的下降速度不同,但不同地形对同种物质下降速度影响不明显。内含物出现峰值前山地果园单叶净光合速率高于平地园,随内含物含量下降,平地果园的单叶净光合速率也逐渐大于坡地园。坡地果园成熟稍晚于平地果园,更有利于留树保鲜。
2011年02期 v.28 335-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姜小文;曾继吾;姜波;黄永红;石雪晖;周碧容;易干军;
为了探讨地形对龙门年橘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连续3 a的观测,结果表明地形对年橘留树保鲜果实外观内质均有影响,坡地年橘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平地果园,其峰值在2月中旬左右和平地果园同时或稍晚出现,此后含量都出现下降,不同物质的下降速度不同,但不同地形对同种物质下降速度影响不明显。内含物出现峰值前山地果园单叶净光合速率高于平地园,随内含物含量下降,平地果园的单叶净光合速率也逐渐大于坡地园。坡地果园成熟稍晚于平地果园,更有利于留树保鲜。
2011年02期 v.28 335-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芳;喻建刚;樊小林;王孝强;
为探讨香蕉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及分布特点,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了香蕉不同生育期根、球茎、假茎、叶及果、果轴的氮、磷和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香蕉根系、假茎、球茎、叶、果实和果轴6个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与分布不同。在香蕉抽蕾前,氮分布为叶>球茎>假茎>根系,磷为假茎>叶>球茎>根系,钾为假茎>根系>叶>球茎;抽蕾后,氮、磷和钾在香蕉体内重新分配,表现为,氮为叶>果轴>球茎>根系>果实>假茎,磷为果轴>果实>叶>球茎>根系>假茎,钾为果轴>假茎>根系>球茎>叶>果实。但是,同一器官中,氮磷钾含量均表现为钾>氮>磷。
2011年02期 v.28 340-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刘芳;喻建刚;樊小林;王孝强;
为探讨香蕉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及分布特点,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了香蕉不同生育期根、球茎、假茎、叶及果、果轴的氮、磷和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香蕉根系、假茎、球茎、叶、果实和果轴6个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与分布不同。在香蕉抽蕾前,氮分布为叶>球茎>假茎>根系,磷为假茎>叶>球茎>根系,钾为假茎>根系>叶>球茎;抽蕾后,氮、磷和钾在香蕉体内重新分配,表现为,氮为叶>果轴>球茎>根系>果实>假茎,磷为果轴>果实>叶>球茎>根系>假茎,钾为果轴>假茎>根系>球茎>叶>果实。但是,同一器官中,氮磷钾含量均表现为钾>氮>磷。
2011年02期 v.28 340-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郑丽霞;肖婷婷;吴伟坚;崔志新;符悦冠;
触角是昆虫的重要感觉器官,着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感器,起着感知外部环境、传递信息的作用。应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柑橘粉虱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柑橘粉虱成虫触角存在以下4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并对雌雄虫的板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数量和分布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我们试图确定柑橘粉虱感器的功能,以了解该粉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嗅觉基础。
2011年02期 v.28 34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丽霞;肖婷婷;吴伟坚;崔志新;符悦冠;
触角是昆虫的重要感觉器官,着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感器,起着感知外部环境、传递信息的作用。应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柑橘粉虱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柑橘粉虱成虫触角存在以下4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并对雌雄虫的板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数量和分布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我们试图确定柑橘粉虱感器的功能,以了解该粉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嗅觉基础。
2011年02期 v.28 34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郝卫宁;李辉;杨柳;耿鹏;胡美英;
为明确茶皂素和噻菌灵混配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茶皂素、噻菌灵及其混剂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以及增效比率(SR),同时测定了茶皂素与噻菌灵混剂对沙糖橘采后青绿霉菌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皂素与噻菌灵配比为8∶2时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SR分别为2.77和1.60,表现为显著增效作用。茶皂素与噻菌灵混剂(8∶2)在浓度为400mg.L-1时可有效抑制沙糖橘采后青绿霉病的发生,发病率仅为1.53%,显著低于对照的86.59%。混剂处理有效保持了沙糖橘的品质,延缓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
2011年02期 v.28 348-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郝卫宁;李辉;杨柳;耿鹏;胡美英;
为明确茶皂素和噻菌灵混配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茶皂素、噻菌灵及其混剂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以及增效比率(SR),同时测定了茶皂素与噻菌灵混剂对沙糖橘采后青绿霉菌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皂素与噻菌灵配比为8∶2时对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SR分别为2.77和1.60,表现为显著增效作用。茶皂素与噻菌灵混剂(8∶2)在浓度为400mg.L-1时可有效抑制沙糖橘采后青绿霉病的发生,发病率仅为1.53%,显著低于对照的86.59%。混剂处理有效保持了沙糖橘的品质,延缓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
2011年02期 v.28 348-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朝绪;黄山春;马子龙;覃伟权;余凤玉;张振华;
为了解垫跗螋对椰心叶甲的控制能力,在室内开展了垫跗螋成虫对不同虫态椰心叶甲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垫跗螋可取食各虫态的椰心叶甲,嗜好性趋势为幼虫>7日龄蛹>2日龄蛹>成虫,捕食量最多为每3 d 9.22头4龄幼虫。随着栖居空间的变大,垫跗螋对椰心叶甲幼虫的搜索范围变大,造成攻击致死力和捕食力下降;温度对垫跗螋的捕食能力和致死能力亦有显著性的影响;在14~34℃,攻击致死量y与温度x的关系是y=-0.098 6(x-24.7667)2+14.353 8;捕食量Y与温度x的关系是Y=-0.064 3(x-26.236 4)2+9.133 8。在同一幼虫发育阶段,随着椰心叶甲幼虫密度的增加,垫跗螋对幼虫的攻击致死能力和捕食能力呈Holling模型。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攻击致死率E和捕食率E′随着垫跗螋密度P增加而减少,攻击致死干扰反应为E=0.681 1 P-2.0821,捕食干扰反应为E′=0.495 9 P-2.2697。
2011年02期 v.28 35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朝绪;黄山春;马子龙;覃伟权;余凤玉;张振华;
为了解垫跗螋对椰心叶甲的控制能力,在室内开展了垫跗螋成虫对不同虫态椰心叶甲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垫跗螋可取食各虫态的椰心叶甲,嗜好性趋势为幼虫>7日龄蛹>2日龄蛹>成虫,捕食量最多为每3 d 9.22头4龄幼虫。随着栖居空间的变大,垫跗螋对椰心叶甲幼虫的搜索范围变大,造成攻击致死力和捕食力下降;温度对垫跗螋的捕食能力和致死能力亦有显著性的影响;在14~34℃,攻击致死量y与温度x的关系是y=-0.098 6(x-24.7667)2+14.353 8;捕食量Y与温度x的关系是Y=-0.064 3(x-26.236 4)2+9.133 8。在同一幼虫发育阶段,随着椰心叶甲幼虫密度的增加,垫跗螋对幼虫的攻击致死能力和捕食能力呈Holling模型。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攻击致死率E和捕食率E′随着垫跗螋密度P增加而减少,攻击致死干扰反应为E=0.681 1 P-2.0821,捕食干扰反应为E′=0.495 9 P-2.2697。
2011年02期 v.28 35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