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潇;姜航;屈汉金;邓子牛;A·Gentile;龙桂友;
【目的】以YFP为报告基因,构建柑橘冷诱导基因及其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方法】克隆获得枳冷诱导基因Ptcor8及其启动子p Ptcor8,柠檬中同源基因Clcor8及其启动子p Clcor8;双酶切含启动子的克隆载体和植物表达原始载体p1D4,连接获得含启动子的中间载体;再双酶切含冷诱导基因的克隆载体和中间载体,连接后获得重组质粒;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EHA105中。【结果】构建了p1D4/p Ptcor8-Ptcor8::YFP,p1D4/p Ptcor8-Clcor8::YFP和p1D4/p Clcor8-Ptcor8::YFP 3个融合表达载体,瞬时表达发现3个融合基因均可在冰糖橙叶片中表达。【结论】3个融合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转化柠檬,分析枳冷诱导基因Ptcor8及其启动子p Ptcor8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015年03期 v.32 353-358+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9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杨宏霞;刘冰雁;刘振坤;鹿艳新;王雪;曲柏宏;申永杰;
【目的】克隆‘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Pingguoli’)Py CHI和Py F3H的全长c DNA序列,检测其在果实着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及其与花青苷积累的关系。【方法】以‘苹果梨’套袋后去袋处理的果实和未套袋的果实(CK)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Py CHI和Py F3H的全长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预测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y CHI和Py F3H在去袋处理与未套袋处理的不同着色时期的果实中的表达特性。【结果】Py CHI和Py F3H的全长c DNA分别为702 bp和1095 bp,分别编码233和364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沙梨、西洋梨等蔷薇科梨属植物相应基因的同源性均超过95%,相应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达到8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套袋果实去袋见光后Py CHI和Py F3H表达量均迅速上升,随后Py CHI表达量虽然略有下降,但在整个果实着色过程中Py CHI和Py F3H的表达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且与果实花青苷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获得‘苹果梨’PyCHI和Py F3H的全长c DNA序列,其表达水平与果实花青苷积累关系密切,表明其在调控‘苹果梨’果实着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15年03期 v.32 359-365+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尹玲;张晨;向江;张雅丽;安云鹤;徐海英;赵胜建;郭修武;卢江;
【目的】建立我国近年来新育成葡萄品种的指纹图谱,明确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了国内新育成的24个葡萄品种,采用6对国际通用的SSR荧光标记引物对其进行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这6个标记不仅可以明确的区分每一个供试品种,而且能很好鉴定葡萄品种的倍性,同时这些标记也可以用于品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区分不同亲本、不同种群及不同亚属的葡萄品种。【结论】该SSR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完善我国葡萄品种数据库,为品种鉴定、植物品种权保护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2015年03期 v.32 366-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刘娟;廖康;曼苏尔·那斯尔;曹倩;江振斌;贾杨;
【目的】探讨分子水平构建南疆杏核心种质的方法,建立最适核心种质。【方法】以138份南疆杏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SM、Jaccard和Nei&Li遗传距离,采用UPGMA聚类法进行多次聚类,以随机取样策略为对照,利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研究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采用丢失的等位基因数以及遗传多样性各指标进行t检验来确定最适构建方法;分别将核心种质与原种质和保留种质进行t检验和遗传多样性比较,以此来评价核心种质的代表性;并用主坐标轴分析法和表型性状对核心种质进行确认。【结果】位点优先取样策略优于随机取样策略;通过Jaccard遗传距离构建的核心种质要优于SM和Nei&Li遗传距离;采用主坐标轴分析法和表型数据分析显示,利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和Jaccard遗传距离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较全面的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31份核心种质资源,保留了原种质22.46%的样品,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达到92.37%、97.62%、98.82%、102.52%、107.17%和106.36%。【结论】采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和Jaccard遗传距离进行多次聚类,是较适宜的构建南疆杏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方法,构建的31份核心种质能全面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2015年03期 v.32 374-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章秋平;刘威生;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了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在定性分级性状上,仁用杏品种变异类型较多,且多介于山杏与普通杏中间。但是,大部分仁用杏的核尖性状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在数量性状上,仁用杏的果核体积明显大于鲜食普通杏和山杏。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在7.2时,可以将这些杏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大部分仁用杏被聚在第II类群。当遗传距离在6.6和5.4时,他们又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组群。【结论】通过仁用杏的形态变异分析,认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起源。按照它们的起源类型,可将仁用杏划归到普通杏、山杏或华仁杏(A.cathayana)等不同的分类群中。
2015年03期 v.32 385-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孙琪;廖康;耿文娟;周宏伟;樊丁宇;刘欢;曹倩;
【目的】从花粉超微结构层面,探讨新疆欧洲李种质资源各类型间亲缘关系及进化程度。【方法】运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5个欧洲李类型29个新疆欧洲李单株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测量及分析。【结果】供试单株花粉粒均为等极而辐射对称的单粒花粉,萌发器官属N3P4C3型,极轴均值在27.70~41.47μm,赤道轴均值在14.67~21.34μm,极轴和赤道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88%和7.51%。5个欧洲李种质类型中,塔城槟子和塔城酸梅的花粉外壁纹饰类型几乎相同,基本都属于"条纹-穿孔",伽师酸梅、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和野生欧洲李花粉外壁纹饰的主要类型分别为"疣状-穿孔"、"条纹/脑纹-穿孔"和"宽条纹/疣状-穿孔"。【结论】新疆欧洲李花粉形态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种质类型间。聚类分析显示,伽师酸梅和野生欧洲李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和塔城酸梅及塔城槟子的亲缘关系较近。新疆欧洲李种质类型的进化程度由低到高为:伽师酸梅、野生欧洲李、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塔城酸梅、塔城槟子。
2015年03期 v.32 393-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慧;黄春辉;钟敏;陈楚佳;郎彬彬;曲雪艳;徐小彪;
【目的】探讨黄肉猕猴桃发育过程中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差异基因的功能。【方法】以黄肉型中华猕猴桃‘金丰’果实为试材,在前期RNA-seq测序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Unigene23885、CL10798、Unigene11266、CL1511四个基因相对表达量较高,其他基因表达量相对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类胡萝卜素含量与Unigene11266、Unigene23885、Unigene2673三个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相关,与基因Unigene23823、Unigene12775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基因Unigene23885和Unigene11266、基因CL1511和CL10798分别被聚为一类,其表达模式非常接近且与其他基因明显不同,并在类胡萝卜素合成中高水平表达,基因CL10467与其距离最近。【结论】综合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基因Unigene11266、Unigene23885可能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关键基因,且较其他基因而言,基因CL10467、Unigene12775、CL10798、CL1511、Unigene2673与其关系更密切。
2015年03期 v.32 404-412+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9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文欢;刘永立;
【目的】分析‘红阳’猕猴桃(Kiwifruit)中含有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NBS)类基因。【方法】利用Kiwifruit Genome Database、Pfam和Coils Server网站,和Bioedit、MEGA 5.0、Clustal W软件,分析确定‘红阳’猕猴桃的NBS-LRR基因类型、结构和系统发育学关系。【结果】在‘红阳’猕猴桃全基因组中共有96个NBS-LRR类基因,其中27条NBS-LRR类基因分布在基因簇内,可根据其结构进一步划分为20类基因。并对NBS-LRR类基因家族进行了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整个NBS-LRR基因家族可分为三个亚家族。【结论】相对其他物种,‘红阳’猕猴桃NBS-LRR类基因总数少,缺少TIR结构,具有LRR结构的基因所占比重低,NBS结构不完整,这些特点可能与其感病性有关联。
2015年03期 v.32 413-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5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陈秀萍;邓朝军;胡文舜;蒋际谋;姜帆;许奇志;郑少泉;
【目的】对63份龙眼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了解龙眼种质资源果实糖分组成及含量特点。【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龙眼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94.14 mg·g-1,占总糖的62.5%;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接近,分别占总糖的19.3%和18.2%;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变异系数为25.0%~25.5%,蔗糖与单糖比值为0.75~4.83;总糖含量与甜度值、蔗糖与总糖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0.82**),果糖与葡萄糖含量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斜率为1.060 5,R2=0.958 3);根据3种糖占总糖的比率,将63份龙眼种质资源分为2个类群5个组群,不同组群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占总糖的比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龙眼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由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组成,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蔗糖含量最高,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接近;63份龙眼种质资源分为糖组成特征明显的2个类群5个组群。
2015年03期 v.32 420-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7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树军;刘保华;孙进华;肖茜;李焕苓;王家保;
【目的】获得多酚氧化酶(PPO)基因启动子序列并初步分析其功能,为进一步研究PPO基因表达规律及应用PPO基因启动子提供基础。【方法】通过TAIL-PCR和接头PCR方法相结合获得荔枝PPO基因启动子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缺失结合瞬时表达法分析核心启动子调控元件。【结果】从‘妃子笑’荔枝基因组中克隆获得了1048bp的荔枝PPO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序列均能驱动GUS基因在‘妃子笑’、‘无核’和‘紫娘喜’荔枝叶片和果皮中表达,但都不能驱动GUS基因在‘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种子中表达。【结论】获得了荔枝PPO基因启动子序列并获得了其调控基因表达的部分规律。
2015年03期 v.32 427-43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9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蕾;林晓;罗赟;汪佳易;徐川;王红清;
【目的】探讨Fa4CL与花色苷代谢之间的关系,构建RNA干扰载体转染草莓果实,研究Fa4CL基因在草莓花色苷代谢中的功能。【方法】用RT-PCR方法从‘阿尔比’草莓(Fragaria×ananassa‘Albion’)果实中克隆Fa4CL基因。构建不含内含子的发夹结构干扰载体p BI-4CLi,将其转入农杆菌GV3101,采用无菌注射器注入到授粉后14 d的‘阿尔比’草莓果实中转染,与对照果比较表型变化、物质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Fa4CL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克隆的Fa4CL的CDS,长1638 bp,编码545个氨基酸。与森林草莓Fv4CL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为98.4%。p BI-4CLi转染果与对照果相比,转染果的果皮红色变浅。进一步利用RT-PCR分析发现,p BI-4CLi转染果Fa4CL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果。分析果实花色苷含量发现,p BI-4CLi转染果的花青素糖苷和花葵素糖苷分别比对照果降低了93.5%和97.0%,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RNA干扰载体转染草莓果实的结果证明Fa4CL成功沉默,Fa4CL基因与花色苷的合成关系密切。
2015年03期 v.32 434-43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7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谭伟;唐晓萍;董志刚;李晓梅;
【目的】研究以母本‘瑰宝’和父本‘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早康宝’、‘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和‘晶红宝’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为了解其品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这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成熟果实芳香物质差异。【结果】6个葡萄品种果实的芳香物质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2-己烯醛,在35.88%~50.04%,‘早康宝’中含量最低,‘丽红宝’最高;其次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己醛,相对含量在16.91%~30.41%,‘瑰宝’最低。‘瑰宝’、‘无核白鸡心’及其具有香味的杂交后代‘早康宝’和‘无核翠宝’中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萜烯醇(11.21%~25.39%),特别是里那醇,其中‘瑰宝’含量最高为25.20%,‘无核白鸡心’含量最低(0.18%),而‘丽红宝’和‘晶红宝’中含量甚微或无;其次是香叶醇,‘早康宝’中最高14.58%,‘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分别占8.20%、4.42%。【结论】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之和对4个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瑰宝’、‘无核白鸡心’、‘早康宝’和‘无核翠宝’)果实玫瑰香气贡献最大。C6化合物中的2-己烯醛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2015年03期 v.32 440-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边媛;狄龙;李定红;李新岗;
【目的】为揭示枣果实维管束的解剖结构特征,为枣果实糖分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北制干品种—木枣为研究对象,利用离体染色、石蜡制片和电镜技术系统观察了枣果实维管束分布、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枣果实维管束属外韧型无限维管束,根据分布位置将其归为核内维管束、内果皮维管束和中果皮维管束三类。果实维管束由果柄中12条维管束发育而来,中心2条发育为核内维管束,其余10条主维管束发育为内果皮和中果皮维管束。核内和内果皮维管束为果核的硬化和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中果皮维管束为果肉组织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各维管束韧皮部发达,增强了有机物质运输的效率。【结论】枣果实维管束有三类分布形态,不同类型的维管束(形态差异)为枣果实不同部位提供水分和有机营养。韧皮部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与内含物的变化可能与韧皮部卸载方式转换有关。
2015年03期 v.32 448-45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8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周丽;杨伟志;王长柱;李新岗;
【目的】明确新疆各枣区(县)的优生区地位,更好地指导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方法】根据新疆各枣区县20 a(年)(1993—2012年)的气象资料,用Arc GIS技术研究新疆红枣的优生区类别。【结果】新疆红枣优生区区划指标体系包括年平均温度、无霜期、生长季≥10℃积温、极端最低温度、≤-20℃出现的天数和生长季干燥度。用Arc GIS技术将新疆(南疆和东疆)红枣产区分为4个等级,其中最佳优生区包括和田地区,以及若羌、且末、麦盖提、莎车、沙雅等县;优生区包括喀什、巴楚、岳普湖、伽师、疏勒、温宿、库车等县;适宜区包括叶城、疏附、托克逊、吐鲁番、阿图什、新和等县;次适宜区包括塔什库尔干、阿克陶、拜城及哈密地区。【结论】研究确定了新疆红枣优生区类别,提出了各区适宜栽培的红枣品种,为新疆红枣良种区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03期 v.32 453-45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9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 ] - 卢赛赛;许凤;王鸿飞;程佑声;胡月;邵兴锋;李和生;
【目的】分析杨梅叶中丰富的黄酮资源以便对其开发利用。【方法】运用响应面分析法探讨了杨梅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分析了杨梅叶总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在实验条件下,杨梅叶总黄酮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60%(φ)、液料比(v/w)60∶1、超声波功率120 W,在该条件下杨梅叶总黄酮得率为11.56%。杨梅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5.62 g·L-1,清除率最高可达94.8%;杨梅叶总黄酮在相同条件下,较L-抗坏血酸具有更强的总抗氧化力和还原力。【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分析了其抗氧化活性,为未来对杨梅叶黄酮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2015年03期 v.32 460-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4K] [下载次数:1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陈启亮;胡红菊;田瑞;杨晓平;张靖国;范净;
‘金蜜’是由‘华梨2号’ב二宫白梨’杂交选育出的早熟砂梨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35 g,果皮绿色,果面光滑,肉质较紧密,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6%,果实生育期110 d,在武汉地区7月中旬成熟。早果,丰产,果实外观美,较抗黑斑病。
2015年03期 v.32 511-51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铭;刘威生;孙猛;刘宁;张玉萍;章秋平;刘硕;高涵;
‘国美’李是以‘龙园秋李’为母本,‘安哥诺’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48.7g,大果质量86.5 g。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肉质硬脆,汁多味甜,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可滴定酸1.13%,可溶性糖10.3%,硬度4.6 kg·cm-2,品质上。辽宁熊岳地区7月下旬成熟,早果丰产,外观美,耐贮运,适应性强。
2015年03期 v.32 514-516+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清华;叶正文;段可;郑宏清;张丽勍;
‘申阳’是以‘久能早生’为母本、‘宝交早生’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炭疽病草莓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早熟丰产,果实圆锥形、整齐,第I、II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25 g,果形指数1.47;果面鲜橙红色富有光泽,果肉浅红色、肉细多汁、甜酸适口,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12%。高抗草莓炭疽病,较抗白粉病;育苗容易,适合上海及长江流域地区促成栽培。
2015年03期 v.32 517-519+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