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904307

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82个石榴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马丽;侯乐峰;郝兆祥;马耀华;周玉亮;明东风;

    【目的】研究不同性状石榴品种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石榴种质资源分类、品种鉴定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具有不同性状的82个石榴品种为材料,用ISSR标记分析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亲缘关系。【结果】用筛选出的10条扩增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82个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8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8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95.69%,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957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02 4,平均Nei's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14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56 7,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78 4~0.994 6,UPGMA聚类结果在Gs为0.735时,将82个品种分为4大类。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和Cophenetic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5,说明聚类结果较准确。【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术可有效揭示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亲缘关系,82个石榴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聚类结果与根据花瓣类型、结实性、籽粒硬度性状的分类结果吻合度较高,与地理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石榴种质资源的保存、分类鉴定及杂交育种有重要参考意义。

    2015年05期 v.32 741-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贵州柿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韩振诚;潘学军;安华明;张文娥;

    【目的】探明贵州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状况,为其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83份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5对SRAP引物一共扩增出118个DNA位点,其中10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总位点的91.53%,等位基因数(Na)为(1.915 3±0.279 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8 9±0.352 1),遗传多样性指数Nei’s(He)为(0.252 6±0.176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90 6±0.234 2),地区间基因流Nm为3.702 6。UPGMA聚类分析表明,相似系数在0.740时83份柿种质资源被分为5组,居群之间的相似系数与地理距离和种质植物学性状间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贵州柿资源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人为因素导致地区间存在较强的基因流,5个地区间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依次为:黔中>黔西>黔南>黔北>黔东。SRAP标记可有效揭示贵州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贵州柿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

    2015年05期 v.32 751-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3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扁桃AcCBF1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亮;李疆;帕提曼·阿布都热合曼;罗淑萍;田嘉;王敏;

    【目的】分离和克隆新疆栽培扁桃CBF1转录因子基因,了解其在扁桃响应环境胁迫和逆境相关激素诱导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新疆扁桃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低温、干旱、盐及ABA处理,使用PCR技术从新疆扁桃‘双果’克隆得到CBF1转录因子基因,通过农杆菌将35S-Ac CBF1-GFP融合质粒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SG-Ac CBF1转录因子基因在不同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框为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7.405 ku,命名为SG-Ac CBF1,GenBank登录号为KM245571。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分析证实,SG-Ac CBF1属于CB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SG-Ac CBF1与甜樱桃Pa DREB1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SG-Ac CBF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干旱、盐及ABA均能诱导SG-Ac CBF1基因表达。【结论】SG-Ac CBF1转录因子具有核定位功能,并参与了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调控。由于该转录因子属于家族基因,因此其对环境胁迫响应的强弱还有待探讨。

    2015年05期 v.32 763-76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裂果性不同的番荔枝品种果皮中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陈晶晶;段雅婕;莫亿伟;胡玉林;胡会刚;谢江辉;

    【目的】探讨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在裂果品种(AP番荔枝)和不裂果品种(PO番荔枝)采后贮藏期间的表达差异。【方法】对番荔枝2个品种采后后熟不同阶段以及对AP番荔枝进行喷施乙烯利处理后对果皮进行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个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在2个品种室温贮藏期间和乙烯利处理后,基因在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并应用CLUSTER软件对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双向层次聚类分析。【结果】AP番荔枝和PO番荔枝采后后熟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值变化基本一致,2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乙烯利处理能加速AP番荔枝的成熟与开裂。定量PCR分析表明,贮藏期间8个基因在PO番荔枝中的表达量均低于AP番荔枝,其中PPO在PO番荔枝中无表达,EXP2、EXP3和PE在PO番荔枝贮藏期前3 d表达量很低。EXP1在2个番荔枝品种贮藏期间一直处于高水平表达,但不受外源乙烯诱导,而EXP2、EXP3、XET1、XET3、PE和PPO均不同程度受到乙烯诱导。大多数基因在第1天,果实开裂前表达量已增加,随着裂果的加重表达量下降。聚类分析表明在PO番荔枝后熟过程中发生剧烈变化的有EXP1、EXP2、EXP3和PE基因,在AP-正常和AP-乙烯裂果前后表达量变化比较剧烈的基因基本一致,包括EXP1、EXP2、EXP3、PPO和PE。【结论】EXP1更多和果实成熟软化有关。EXP2、EXP3、PE和PPO与裂果关系较为密切,而XET1、XET2和XET3可能与果实成熟软化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果实开裂的关键基因。

    2015年05期 v.32 769-776+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刺葡萄0943抗白腐病转录因子VdWRKY49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冯虎;张颖;樊秀彩;姜建福;孙海生;刘崇怀;

    【目的】获得来源于中国野生抗病种质刺葡萄0943的转录因子Vd WRKY49基因,揭示其序列特征、基因功能与抗葡萄白腐病之间的关系,初步揭示抗病种质抗病机制。【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别获得刺葡萄0943的转录因子Vd WRKY49基因的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域,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其对白腐病菌和水杨酸诱导的反应,同时以感病品种欧亚种‘黑比诺’为对照,分析不同种质中的转录因子Vd WRKY49基因序列及表达差异。【结果】来源于中国野生种质刺葡萄0943的Vd WRKY49基因,在其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域都有抗病基因的序列特征和位点特征,同时也存在不同,在DNA和氨基酸水平上与来源于欧亚种的‘黑比诺’Vv WRKY49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造成了其结构功能的差异;受到葡萄白腐病和水杨酸诱导后,Vd WRKY49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Vv WRKY49。【结论】来源于刺葡萄0943的Vd WRKY49基因受到白腐病菌和水杨酸诱导后表达量和表达模式明显区别来源于‘黑比诺’的Vv WRKY49基因,推测在葡萄抗病途径中转录因子WRKY49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2015年05期 v.32 777-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利用表型性状构建新疆野杏种质资源核心种质

    刘娟;廖康;曹倩;孙琪;刘欢;贾杨;

    【目的】以135份新疆野杏株系为试材,根据叶片、果实、果核和果仁等器官35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新疆野杏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方法】采用逐步聚类法,以25%的取样比例为例,通过3种取样策略、2种遗传距离和4种系统聚类方法相互组合构建了24个核心种质。并以筛选出的最佳构建策略进一步比较8种不同取样比例(15%、20%、25%、30%、35%、40%、45%和50%)对构建核心种质的影响,以此来选择最适取样比例。通过对原种质、保留种质和核心种质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程度,及各种质不同数量性状间的t检验来评价核心种质的代表性;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核心种质进行确认。【结果】构建新疆野杏核心种质时,2种遗传距离中欧氏距离优于马氏距离,4种聚类方法中离差平方和法优于另外3种,3种取样策略中优先取样策略较适宜新疆野杏核心种质的构建,而偏离度取样策略和随机取样策略则不适宜;25%是最适宜的取样比例;对核心种质的评价和确认表明,所构建的33份野杏核心种质资源可以很好地代表原种质,较好的保留了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结论】取样比例为25%时,采用优先取样策略,根据欧氏距离和离差平方和法进行逐步聚类构建的核心种质最有代表性,是构建新疆野杏核心种质的较好方法,并得到了33份代表种质,为野杏资源的有效保存奠定了基础。

    2015年05期 v.32 787-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橄榄种质资源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吴如健;万继锋;韦晓霞;陈瑾;胡菡青;潘少霖;

    【目的】分析橄榄种质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并根据其多样性进行数量分类。【方法】参考《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和《橄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标准进行观测和描述,应用Q型聚类、R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结果】11个数量性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2.00%,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44%。16个描述性状平均变异类型2.9个,果实形状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为5个。Q型聚类分析将60份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为27.81时分为3个组群,组群内的种质资源以果实的形状、大小和品质聚类;R型聚类分析将27个表型性状在相关系数2.27处聚为3组,多数性状表现两两相关或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结果将27个表型性状简化为8个主成分,包含果实形状等16个表型性状。【结论】橄榄种质资源的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果实形状等16个表型性状对数量分类起重要作用。

    2015年05期 v.32 797-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60)Co-γ辐射对3种变色叶类观赏海棠的诱变效应

    台德强;田佶;耿惠;姚允聪;刘和;

    【目的】探讨60Co-γ辐射对观赏海棠的诱变效应。【方法】以3种变色叶类观赏海棠品种‘高原之火’、‘印第安魔力’和‘绚丽’的1 a(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其接穗进行辐射后嫁接,探讨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嫁接植株成活率、新梢、叶片及花瓣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比较叶片与花瓣类黄酮含量的处理间差异。【结果】随着辐射剂量的升高,3个品种嫁接成活率都呈下降趋势,在60Co-γ辐射剂量大于80 Gy的条件下,成活率明显下降;与对照(0 Gy)相比,60Co-γ40~60 Gy处理导致3个品种新梢生长速率、新梢长度、枝条粗度、节间长度显著减小,叶面积、花瓣面积、叶片厚度显著降低;在60Co-γ辐射剂量0~60 Gy条件下,花色苷含量及其他类黄酮如黄酮醇、黄酮及黄烷醇含量在叶片与花瓣中发生规律性变化。【结论】60Co-γ辐射明显减少了新梢、叶、花的生长量,改变了叶、花类黄酮含量,但不同品种对60Co-γ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2015年05期 v.32 806-814+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八棱海棠בM9’杂交后代抗病及耐逆性遗传分析与优系筛选

    肖遥;张新忠;王忆;吴婷;韩振海;

    【目的】评价苹果砧木杂种后代的生根能力、耐盐碱性和对苹果腐烂病的抗病性。【方法】以八棱海棠בM9’杂种后代为试材,在对2 a生实生苗田间黄化指数调查的同时,对杂种后代无性系绿枝扦插苗的生根移栽率、100 mmol·L-1Na Cl处理30 d后的盐害指数、p H 9.0的Na2CO3处理30 d后的碱害指数及落叶后1 a生枝离体接种苹果腐烂病菌后的抗病性进行了观测。【结果】生根移栽率100%的株系占49.63%。田间黄化指数、盐害指数及碱害指数均表现明显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69.17%、98.29%和74.95%。腐烂病感染度变异系数为27.26%。黄化指数观测中,供试的2 007株实生苗分离为高耐黄化、耐黄化、中等耐黄化、低耐黄化和不耐黄化5个等级,分别占群体的10.16%、17.44%、34.78%、21.62%和15.99%;耐盐性观测中,供试的762个株系分离为22.05%高耐盐、41.86%耐盐、25.85%中等耐盐、8.27%低耐盐和1.97%不耐盐;耐碱性观测中,供试的1 016个株系分离为37.60%高耐碱、29.72%耐碱、19.69%中等耐碱、9.74%低耐碱和3.25%不耐碱;黄化指数与盐害指数的相关系数r=-0.001,黄化指数与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r=0.056,盐害指数与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r=0.055。抗腐烂病观测中,供试的1 108株实生苗分离为8.66%抗腐烂病、51.53%中抗腐烂病、26.90%中感腐烂病和12.91%感腐烂病。【结论】杂种实生苗绿枝扦插生根移栽率在100%的株系占49.63%,后代生根能力强。杂种后代在耐盐性、耐碱性和耐田间黄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综合上述观测的5个性状的表型,筛选出抗病抗逆初选优系5个。

    2015年05期 v.32 815-823+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16年《果树学报》

    <正>《果树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分别被有关权威期刊评价机构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农林水产类权威学术期刊、中文园艺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

    2015年05期 v.32 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瓜菜》

    <正>《中国瓜菜》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瓜菜一体的科技期刊,进入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园艺类核心期刊,进入《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2014》。2016年《中国瓜菜》将继续及时报道瓜菜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科研新进展、实用技术和信息,努力把《中国瓜菜》打造成我国瓜菜科研和产业交流的优秀平台,

    2015年05期 v.32 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果农之友》

    <正>《果农之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大16开双色套印科普期刊。选发新优实用技术,荟萃果业科技信息,传播果业成功范例,引导果农发家致富。国内外著名果树专家、学者用通俗的语言,把优新的果业技术和成果,撰写成您看得懂的科普文章,使您看得懂,用得上。每年有600余篇科普文章和1 000余条各类果业信息,为您提供科

    2015年05期 v.32 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中国种业》

    <正>《中国种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刊物目标定位:以行业导刊的面目出现,并做到权威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覆盖行业范围:大田作物、蔬菜、花卉、林木、果树、草坪、牧草、特种种植、种子机械等,信息量大,技术实用。

    2015年05期 v.32 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北方果树》

    <正>《北方果树》为辽宁省一级期刊。系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和省果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果树(含西、甜瓜和草莓)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专题论述、试验研究、生产经验、调查(考察)报告、生产建议、典型介绍、百果园、工作论坛、来稿摘登、报刊摘引与会讯等。技术范围包括落叶果树(含经济林)、西甜瓜和草莓等新品种的选育、引

    2015年05期 v.32 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烟台果树》

    <正>《烟台果树》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果树专业性季刊。立足北方水果的主产区山东省烟台市,面向全国。经过35年的发展,《烟台果树》已成为我国广大果树业者新观点、新品种、新技术的交流平台,也是苗木、农药、肥料及各种生产机具等信息发布的平台。期刊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每期定价4元,全年仅需16元。每季度首月15日发行。若挂号,全年28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为24-

    2015年05期 v.32 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正>《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据中信所2014年期刊学术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影响因子为1.146(综

    2015年05期 v.32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特种经济动植物》

    <正>《特种经济动植物》(原名《国外特种经济动植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的特种经济动植物专业性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主编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福合。1982年创刊,月刊,大16开,56页。本刊面向生产和用户,为科技兴农、振兴农村经

    2015年05期 v.32 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河北果树》

    <正>《河北果树》是河北省果树学会主办的果树专业技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主要刊登落叶果树的品种资源、栽培管理、病虫防治、储藏加工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开设栏目有专题论述、试验研究、经

    2015年05期 v.32 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黑龙江农业科学》

    <正>《黑龙江农业科学》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现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本刊内容丰富,栏目新颖,信息全面,可读性强。月刊,每月1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14-61,每

    2015年05期 v.32 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山西果树》

    <正>《山西果树》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主办的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普及相结合的综合性果树科技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北京龙源期刊网等多家网络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并先后荣获全国园艺类核心期刊奖、华北地

    2015年05期 v.32 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栽培·生理·生态

  • 套袋与采收期对‘新红星’苹果品质的影响

    黄保娜;陈佰鸿;毛娟;刘玉莲;王延秀;杨雷鹏;章涛;

    【目的】明确套袋和采收期对‘新红星’(Malus domestica‘Starkrimson’)苹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于花后50 d套袋、136 d去袋,花后140 d开始采收,每间隔5 d采样1次,测定果实的外观与内在品质,并做果皮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套袋后果实体积、单果质量、果肉密度与不套袋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较不套袋分别降低0.93%~0.98%、0.9%~0.99%和0.24 kg·cm-2~0.58 kg·cm-2,裂纹面积比不套袋高2.37%~4.8%。随采收期延后,套袋与不套袋果实的果面光洁度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果皮厚度均呈增加趋势,但套袋后果实硬度下降幅度和花青苷积累速率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套袋与不套袋果实花后155 d采收较花后140 d采收产量分别提高9.2%、8.53%。花后150 d采收的套袋果实贮藏后品质保持较好。【结论】用于鲜食的套袋‘新红星’宜在花后155 d左右采收,用于贮藏的套袋果实宜在花后150 d左右采收。

    2015年05期 v.32 824-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4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9个早中熟苹果品种在滇西北冷凉高地生长结果特性观察

    彭德青;马学林;杨学林;国应香;杨晓云;孔顺香;李庆发;胡忠丽;钱昌亮;马钧;

    【目的】调整优化苹果品种结构,适应消费市场。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华硕’等9个早中熟苹果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应滇西北冷凉高地气候的优良早中熟苹果品种。【方法】2011—2014年连续4 a,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株标记,定株分别调查10个品种的生长状况、物候期、抗逆性、果实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华硕’‘红将军’‘华玉’‘早红’4个品种在宁蒗栽培具有结果早、易丰产、果个大、色泽艳丽、果实美观、成熟早、品质好、采收期长、耐贮存、销售价格高等特点,是优良的早中熟品种。【结论】‘华硕’‘红将军’‘华玉’‘早红’4个品种适宜在与宁蒗气候条件相适宜的滇西北冷凉高地推广栽培。

    2015年05期 v.32 835-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陇东旱塬苹果园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性状、根系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孙文泰;刘兴禄;董铁;尹晓宁;牛军强;马明;

    【目的】探明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清耕、覆膜、覆草、覆沙)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根系分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 a生苹果树为试材,采用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法,对不同径级根系(直径≤2 mm、2~5 mm、5~10mm及≥10 mm)进行空间分布调查,并对根系生物量、根长、表面积等进行详细分析;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结果】对照(CK)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干0~90 cm范围内的20~60 cm土层中;覆草、覆沙处理主要分布在距干0~120 cm水平范围内的0~100 cm深土层中,以20~40 cm根系最为密集;覆膜处理根系水平分布与CK相似,垂直方向使根系主要分布区域提升至0~20 cm土层,占根系总量的36.06%。各覆盖处理均可减小细根根径、增大比根长、减小大根径根系的下扎深度。覆盖处理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均与根系总根长、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覆膜处理根系显著上浮,覆草与覆沙可有效增大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及垂直深度,增大根系的水肥吸收空间;土壤理化性质与根系生长分布密切相关。综合分析根系分布、树体生长与果实产量品质,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方式。

    2015年05期 v.32 841-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部分根域施有机肥对梨幼树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松忠;武阳;刘军;田海青;

    【目的】探讨梨园有机肥施用方法与合理的施肥量。【方法】以3 a生分根盆栽梨幼树为材料,研究砂土、壤土2/4根域用10%、20%、30%有机肥改良对新梢生长和枝类组成等生长指标,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砂土、壤土2/4根域改良均显著促进梨幼树新梢生长,调控长、中、短枝数量和枝类组成。其中,随有机肥水平增加,砂土栽培梨幼树新梢生长量与总枝量等先增加后降低;壤土栽培时则逐渐降低,且砂土、壤土分别以20%、10%有机肥处理最大。2/4根域施用有机肥能有效调控梨幼树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砂土上10%有机肥处理,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对叶片生理特性指标的促进作用较小;砂土栽培30%有机肥及壤土栽培20%、30%有机肥处理,有机肥施用量偏高,对梨幼树叶片生理特性有抑制效应。【结论】从促进梨幼树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指标考虑,2/4根域改良条件下,砂土施用20%有机肥、壤土施用10%有机肥的效果最好。

    2015年05期 v.32 852-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7个梨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耐寒性评价

    王玮;李红旭;赵明新;曹素芳;

    【目的】研究梨品种半致死温度与耐寒性的关系及抗寒性水平,为杂交育种选择抗寒亲本及梨品种区域性引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 a生梨苗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梨品种在-20℃、-25℃、-30℃、-35℃、-40℃、-45℃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低温处理下的冻害指数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供试梨枝条不同低温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梨品种的半致死温度为:‘苹果梨’-41.1℃、‘甘梨早8’-38.4℃、‘中梨1号’-38.2℃、‘美人酥’-35.3℃、‘玉露香’-34.8℃、‘黄冠’-30.7℃、‘丰水’-30.3℃;半致死温度与其相近温度处理的枝条冻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处理下,各梨品种枝条冻害部位表现不同,且对其伤害有一个跃变过程。【结论】半致死温度能准确反映梨品种的抗寒力;供试梨品种的抗寒力大小为:‘苹果梨’>‘甘梨早8’>‘中梨1号’>‘美人酥’>‘玉露香’>‘黄冠’>‘丰水’。

    2015年05期 v.32 860-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黄水蜜’桃实生苗茎段再生体系的建立

    齐贤;谭彬;郑先波;叶霞;冯建灿;

    【目的】建立‘黄水蜜’桃实生苗茎段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方法】以‘黄水蜜’桃实生苗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组合对不定芽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成率和不定芽形成率的影响,并采用两步生根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适合‘黄水蜜’桃实生苗茎段切口处愈伤组织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Ag NO30.5 mg·L-1,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mg·L-1+NAA 0.1 mg·L-1+Ag NO30.5 mg·L-1,其愈伤组织形成率和不定芽再生率分别为85%和47%;获得的不定芽先后经WPM+ZT 2.0 mg·L-1+NAA 0.1 mg·L-1+Ag NO30.5 mg·L-1和MS+NAA 0.5 mg·L-1+GA30.5 mg·L-1+Ag NO30.5mg·L-1两步生根法培养后,不定根再生率为50%,平均根数量为5.00。【结论】初步建立了‘黄水蜜’桃实生苗茎段再生体系,为桃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2015年05期 v.32 866-871+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桃树淹水及不同时间喷布水杨酸的生理响应

    王桂林;范伟国;彭福田;

    【目的】桃树是不耐水涝的果树树种之一,探索水涝胁迫的生理响应对桃树抗涝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桃幼树淹水胁迫不同时间喷布水杨酸(SA)的方法研究其生理反应。【结果】桃树在淹水环境中,叶片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明显下降,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叶片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升高,根系及叶片中乙醇脱氢酶活力与叶片POD活性均呈现高活性状态。桃树淹水胁迫期间喷布SA,短期内可延缓根活力的下降,明显增加桃树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及根中乙醇脱氢酶活性、叶片保护酶POD及CAT活性;喷布SA可提高和稳定叶片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在淹水第1天喷布水杨酸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乙醇脱氢酶及POD、CAT活性均增加最大,而叶片中MDA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桃树淹水期间喷布水杨酸有助于提高其抗涝能力,保护叶片和根系胞膜免受损伤,稳定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活性,利于缓解涝害,在淹水当天喷水杨酸的效果更明显。

    2015年05期 v.32 872-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LED光质对‘夏黑’葡萄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余阳;刘帅;李春霞;辛守鹏;王小青;陶建敏;

    【目的】在遮光条件下,研究不同的LED光质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嫁接的‘夏黑’葡萄为实验材料,对葡萄叶片进行不同光质处理,测定分析了光质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光合色素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不同的LED光质均显著提高了‘夏黑’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并且有利于叶片的光合积累。红光R630处理有利于提高‘夏黑’葡萄的叶绿素含量。蓝光处理提高了‘夏黑’葡萄的SOD酶的活性,而红光处理提高了POD酶的活性;红蓝光RRB440处理下的MDA含量最大。【结论】光质对‘夏黑’葡萄的生长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2015年05期 v.32 879-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光合特性的设施栽培耐弱光葡萄品种筛选

    李瑛;张睿佳;张伟达;李政;陆姗姗;顾巧英;单传伦;张才喜;王世平;许文平;

    【目的】筛选适宜设施促成栽培的葡萄品种。【方法】以上海地区设施栽培常用的‘巨峰’等19个葡萄品种及从日本新引进的‘阳光玫瑰’等28个品种为材料,测定和分析了这些葡萄品种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根据光合特征参数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化学猝灭(q P)、非光化学猝灭(NPQ)等对47个品种的耐弱光能力进行了评价。LCP与Rd呈极显著性正相关,Rd是影响LCP的主要因素,耐弱光品种具有Rd低、弱光下净光合速率高的特点。用光补偿点表征的47个葡萄品种的耐弱光能力可分为:1)极耐弱光品种(LCP=0~10μmol·m-2·s-1)有‘希娜玛瑙’‘独角兽’‘紫苑’‘红罗莎’‘白罗莎’‘阳光胭脂’‘里奇巴巴’‘婴儿手指’‘凉玉’‘红港’和‘阿莫莱玫瑰’共11个;2)耐弱光品种(LCP=10~30μmol·m-2·s-1)有‘巨峰’‘皇家’‘东方之星’‘10-1’‘晚熟里扎马特’‘甲斐路’‘黑彼特’‘黑天鹅’‘黑三尺’‘高蓓蕾’‘罗兰玫瑰’‘早茉莉’‘秋峰’‘库尔干玫瑰’‘粉红亚都蜜’‘相模’和‘京亚’共17个;3)较耐弱光品种(LCP=30~50μmol·m-2·s-1)有‘旭旺4号’‘奥古斯特’‘无核早红’‘希姆劳特’(‘喜乐’)‘MTC斯蒂本’‘康能玫瑰’‘夏黑’和‘美人指’共8个;4)不耐弱光品种(LCP=50~100μmol·m-2·s-1)有‘意大利’‘鲁沙其’‘桃太郎’‘阳光玫瑰’‘藤稔’‘无核白鸡心’‘意其克马尔’‘夏绿’‘巨玫瑰’和‘醉金香’共10个;5)极不耐弱光品种(LCP大于100μmol·m-2·s-1)有‘圣诞玫瑰’。【结论】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对评价葡萄品种的耐弱光能力具有参考价值,LCP在0~50μmol·m-2·s-1的‘希娜玛瑙’‘独角兽’‘紫苑’‘红罗莎’等36个品种为适合早春促成栽培的耐弱光葡萄品种。其中‘巨峰’‘夏黑’‘粉红亚都蜜’‘红罗莎’‘希姆劳特’‘京亚’‘美人指’‘奥古斯特’‘罗兰玫瑰’‘阳光胭脂’‘凉玉’‘里奇巴巴’‘高蓓蕾’‘红港’‘婴儿手指’‘黑三尺’‘10-1’‘黑彼特’‘无核早红’‘旭旺4号’‘相模’‘库尔干玫瑰’‘秋峰’‘早茉莉’‘康能玫瑰’这25个葡萄品种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耐强光能力。

    2015年05期 v.32 885-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避雨栽培对‘金手指’葡萄果实生长及香气物质组分的影响

    曹锰;郭景南;魏志峰;高登涛;程大伟;孙晓文;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 a生葡萄‘金手指’为试材,调查果粒纵横径及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着色状况以及香气物质组分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避雨栽培条件下,‘金手指’葡萄果粒质量迅速生长期延后1周左右,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果实色泽参数CIRG值为1.23,显著低于对照1.25;检测出醛类为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且较对照增加了1种物质,即3-己烯醛;在醛类物质中,2-己烯醛相对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7.52%;但在整个观察期内,果粒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避雨栽培对葡萄着色状况和香气物质组分等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2015年05期 v.32 894-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 ]
  • 6-BA对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响

    刘巧;张剑侠;于冬冬;王跃进;

    【目的】探讨提高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方法。【方法】以4个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品种‘火焰无核’‘海王星’‘木星’和‘红宝石无核’为母本,欧山杂种(品种)‘北醇’为父本进行杂交,将杂交胚珠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BA的MM3+500 mg·L-1水解酪蛋白(CH)+1 mmol·L-1丝氨酸(Ser)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除‘海王星’ב北醇’外,供试的其他杂交组合均在添加6-BA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胚珠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当6-BA的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对胚挽救效率具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或作用不显著;当6-BA的质量浓度为1.5 mg·L-1时,对‘火焰无核’ב北醇’‘木星’ב北醇’‘海王星’ב北醇’杂交后代胚的成苗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不同的杂交组合对不同质量浓度6-BA的敏感程度不同,0.5 mg·L-16-BA能够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效率;首次选用的抗寒无核品种‘木星’和‘海王星’均可作为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的母本。

    2015年05期 v.32 903-908+1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草原樱桃种内和种间授粉亲和性的荧光显微观察

    杨凤军;臧忠婧;吴瑕;

    【目的】研究草原樱桃(Prunus fruticosa)与不同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的关系。【方法】以草原樱桃为母本,采用自交、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毛樱桃、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不同时间进行取样,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管萌发生长状况。【结果】1)草原樱桃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需要品种间杂交授粉结实。2)草原樱桃与毛樱桃远缘杂交表现为配子体不亲和;草原樱桃与中国樱桃远缘杂交亲和,结实率为10%~52%;草原樱桃与欧洲甜樱桃远缘杂交表现为孢子体不亲和。【结论】草原樱桃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与同属的不同种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有显著差异。

    2015年05期 v.32 909-913+999-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石榴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变化及相关关系研究

    冯立娟;尹燕雷;杨雪梅;武冲;孙立平;

    【目的】研究不同石榴品种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为有效调控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榴品种‘泰山红’和‘泰山三白甜’为试材,利用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其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进行测定。【结果】2个品种发育期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两个品种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两个品种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发育均逐渐增加,‘泰山红’发育后期(9月15日后)维生素C含量迅速升高,高于‘泰山三白甜’,与其差异极显著(P<0.01)。‘泰山红’发育期花青苷含量逐渐升高,9月5日后进入迅速增长期,一直高于‘泰山三白甜’,后者花青苷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两个品种总黄酮含量均在幼果期(7月15日)和成熟期(10月5日)出现峰值。两个品种发育期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花青苷和总黄酮含量整体上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发育后期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两个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与花青苷、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花青苷与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花青苷与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呈显著负相关,叶片总黄酮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石榴品种发育期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利于果实中花青苷的合成。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叶片中花青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形成。不同石榴品种果实品质和叶片指标相关程度差异显著。

    2015年05期 v.32 914-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核桃生长、产量及叶片养分对配施有机肥的响应

    李鸣;王力;胡刁;张婷婷;翟梅枝;

    【目的】研究施用等量化肥情况下,配施不同有机肥对不同年龄段核桃的生长、产量及叶片养分影响。【方法】以3 a和8 a‘香玲’核桃作为供试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施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与仅施用化肥(CK)处理相比,不同有机肥的配合施入均一定程度提高了3 a、8 a生核桃树的生长量、产量及叶片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肥与生物有机肥同时配施(T3)处理效果最显著。3 a生核桃T3处理新梢长度和粗度分别较CK高出17.66%和13.52%,鲜果质量、干果质量和仁质量分别较CK高出35.60%、36.81%和38.34%,叶片P、K含量分别较CK高出3.81 g·kg-1和2.02 g·kg-1。【结论】有机肥与生物有机肥同时配施对促进核桃生长、提高产量及植株营养吸收的效果最为显著。

    2015年05期 v.32 923-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 ]
  • 山刺番荔枝叶片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乔飞;丛汉卿;党志国;王荣香;邓穗生;应东山;陈业渊;

    【目的】鉴定山刺番荔枝叶片芳香气味的组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了山刺番荔枝叶片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结果】共检出挥发性物质76种,包括烯类、醛类、醇类、脂类、酮类等,其中烯类物质种类最多、含量最高。萜类物质蒎烯含量超过25%。对挥发性物质的香味进行分析,发现其包含25种香型,其中松柏香和木香荷载较大,而叶片中的辛香味应主要来自叶醛和苯甲醛。此外,还从挥发性成分中检出了抗癌活性物质β-榄香烯。【结论】本研究为山刺番荔枝叶片精油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2015年05期 v.32 929-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

  • 柑橘溃疡病菌纤维素酶的信息学和三种内切葡聚糖苷酶的作用方式分析

    胡军华;李永胜;姚廷山;赵永安;周娜;周常勇;

    【目的】研究柑橘溃疡病菌(Xac)纤维素酶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Xac纤维素酶的等电点、分子质量、信号肽、结构域和功能等特点。选取其中的Xaccel1、Xaccel3及Xaccel5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并对重组蛋白进行酶学分析。【结果】Xac纤维素酶共有22个蛋白,分成11组;Xac纤维素酶多在350aa左右,63.6%具有信号肽;具有GH5、GH8、GH9及GH12 4个糖基水解酶家族模块,具有GH5模块的纤维素酶占Xac纤维素酶的54.5%。此外,Xac的纤维素酶还具有CMB2、Cel D_N、TAT等功能模块。与Xanthomonas属其他纤维素酶比对发现,Xac纤维素酶在整个Xanthomonas属均有同源蛋白,与X.campestris pv.vesicatoria(Xcv)的纤维素酶同源性最高,所具有的功能性结构域的种类和个数比较接近。重组蛋白Xaccel1和Xaccel3为内切葡聚糖苷酶,它们的主要的作用方式为随机地断裂各底物的β-1,4糖苷键,对相应的糖进行降解。Xaccel5也具有内切葡聚糖苷酶活性,仅能作用于底物的还原末端的β-1,4糖苷键。3个纤维素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试验证明。【结论】Xac纤维素酶中Xaccel1(具有GH12)可以利用多种糖类,与Xaccel3(GH5/CBM2)均为内切葡聚糖苷酶,主要的作用方式为随机地断裂各底物的β-1,4糖苷键,对相应的糖进行降解。Xaccel5(GH5)也具有内切葡聚糖苷酶活性,仅能作用于底物的还原末端的β-1,4糖苷键。

    2015年05期 v.32 934-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蚜虫侵染对西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吴梅梅;杨丽荣;杨小振;张显;马建祥;张勇;李好;

    【目的】探究西瓜抗蚜机制。【方法】以抗蚜种质‘砧木4号’、‘KY-2’和感蚜种质‘中10海抗’、‘148’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分析蚜虫侵染后不同抗蚜性西瓜幼苗叶片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防御酶(PAL、POD、CAT和SOD)活性的变化,探讨西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在蚜虫侵染后,4种西瓜材料的脯氨酸、MDA含量和防御酶活性较对照均有升高,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除‘148’外其他3个材料较对照均下降。接种蚜虫后,抗蚜材料脯氨酸含量及PAL、POD、CAT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蚜材料,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低于感蚜材料;而‘中10海抗’MDA含量显著高于‘砧木4号’、‘KY-2’;‘KY-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感蚜材料。【结论】蚜虫侵染后不同抗性西瓜材料之间脯氨酸、MDA、可溶性总糖含量及PAL、POD、CAT和SOD活性变化与其幼苗抗蚜性紧密相关,可作为西瓜抗蚜性评价的生理生化指标。

    2015年05期 v.32 94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会讯

  •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五届桃学术年会暨“宁波杯”赛桃会

    方伟超;

    <正>年月日—日,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五届桃学术年会暨"宁波杯"赛桃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主办,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承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宁波市林业园艺学会协办。开幕式由秘书长王力荣研究员主持。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理事长俞明亮研究员、浙江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徐云焕副局长分别致辞。副理事长王志强研究员宣布了本次赛桃会获奖名单,大会对30个金奖和40个银奖颁发了奖牌,国家现

    2015年05期 v.32 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贮藏·加工

  • 不同贮藏条件下核桃种子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杨静怡;陶兴月;夏玉芳;谢钊俊;丁晓霞;

    【目的】探讨影响核桃(Juglans regia L.)种子贮藏寿命的关键因素和适宜的贮藏条件,建立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测量核桃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内含化学物质变化的方法。【方法】选择3种理化品质不同的核桃,利用L18(37)正交设计表,选择贮藏温度(-20℃、4℃、15℃)、种子含水率(4%、8%、12%)和不同硬壳厚度的核桃种类3个因素。在贮藏1 a(年)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核桃种子进行测定,以贮藏前后红外光谱相似度、脂肪特征峰面积减少量、碳水化合物特征峰面积减少量作为核桃氧化酸败程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极差分析确定最佳贮藏条件。【结果】温度是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关键因素,4℃是最适宜的贮藏温度,而核桃种子含水率为8%时进行4℃冷藏最合适;核桃贮藏寿命也与种子的理化品质有一定关系。【结论】核桃贮藏应根据不同核桃的理化品质选择适宜的贮藏温度和含水率。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直接的测定核桃种子物质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核桃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5年05期 v.32 950-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专论与综述

  • 猕猴桃砧木研究进展

    陈锦永;方金豹;齐秀娟;顾红;林苗苗;张威远;魏翠果;

    猕猴桃(Actinidia)商业栽培历史不长,国内外对猕猴桃砧木研究开展的工作较少,生产中缺乏可利用的猕猴桃专用砧木,通常采用共砧嫁接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或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本文从猕猴桃砧木的应用概况、砧穗嫁接亲和性、砧木对接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砧木抗性等方面对猕猴桃砧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为评价、鉴定猕猴桃砧木的抗逆性,筛选、培育猕猴桃优良砧木和砧穗组合,增强猕猴桃的抗逆性,提高其生态适应性,促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2015年05期 v.32 959-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1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的发生危害风险和治理对策

    李红叶;梅秀凤;符雨诗;黄峰;陈再廖;杨小平;王一光;黄海华;

    由交链格孢菌橘致病型(Alternaria alternata pathotype tangerine)引起的柑橘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 brown spot,ABS)主要危害部分橘,以及橘与柚、橘与橙的杂交柑橘,葡萄柚等,引起落叶、落果、枯梢,致使带病斑果实难以鲜销,常给感病的柑橘品种生产带来巨大的困难。鉴于该病害对中国柑橘产业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以及国内对该病害知识的需求,本文结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总结和归纳了柑橘链格孢褐斑病在国内外发生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柑橘产业面临该病害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增强柑橘产业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人员、柑橘生产者对该病害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

    2015年05期 v.32 969-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8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方法

  • ‘冰糖橙’溃疡病发生因子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匡伟明;李建挥;陈岳文;李娜;谷元洪;亚历山德拉·金蒂来;邓子牛;

    【目的】摸索冰糖橙溃疡病田间发病规律,根据冰糖橙物候期和气象因素建立预测方程,预测溃疡病的发生,指导溃疡病的及时防控。【方法】在冰糖橙果园安装Vantage Pro2型自动气象观测仪对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定期监测,结合观察冰糖橙物候期和调查田间新梢、幼果溃疡病发病动态情况,建立溃疡病发病的预测方程。【结果】连续2年的观察结果表明,溃疡病发病与冰糖橙物候期、果园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枝梢溃疡病初发病时间均在叶片达到最大面积前后,果实初发病时间在第1次生理落果结束时。枝梢溃疡病发病前期都出现一定时期的高温、大风、降雨天气,果实的发病与降雨量、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比较春梢、夏梢、秋梢的最终病情指数发现,春梢感病最重、夏梢次之、秋梢最轻。【结论】对2011年与2012年春、夏梢萌芽后连续每5 d的平均温度及春、夏梢距初发病天数进行了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萌芽后每5 d的平均温度与距离第1次表现症状的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其相关性构建了预测方程,为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2015年05期 v.32 97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观赏海棠新品种——‘硕果海棠’的选育

    杨廷桢;高敬东;王骞;蔡华成;李春燕;杜学梅;弓桂花;蒋建兵;

    ‘硕果海棠’是从晋西北野生山定子实生苗中选育的。该品种树冠紧凑,树形优美;花量大,花朵艳丽;果实鲜艳,果实挂树期长,至第2年春幼果长出时仍可留在枝头,观赏效果极佳;且管理简单,抗寒、抗旱性强。主要用于园林绿化,适合在广场、公园、庭院、小区、道路等场所栽植,亦可作为紧凑型品种选育的原始材料,还可作为苹果园专用授粉树使用,是一个花果兼赏、观食兼用,具有综合观赏效果的观赏海棠新品种。适合年均温6.5~12.5℃的地区栽植。

    2015年05期 v.32 985-987+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葡萄早熟新品种——‘庆丰’的选育

    顾红;樊秀彩;孙海生;姜建福;张颖;刘三军;魏志峰;刘崇怀;

    ‘庆丰’葡萄是以‘京秀’与‘布朗无核’为亲本杂交选育出的欧美杂种早熟新品种,果穗圆柱形带副穗,平均单穗质量937.7 g。果粒椭圆形,紫红色,平均单粒质量5.76 g,有草莓香味,种子发育充分,每果粒含种子1~4粒,多为2粒,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8%。在郑州地区,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长势中等,叶片较抗葡萄霜霉病,果实较抗葡萄炭疽病和葡萄白腐病。植株抗寒性强。

    2015年05期 v.32 988-990+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红色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瑞都红玫’的选育

    张国军;闫爱玲;孙磊;王慧玲;王晓玥;任建成;徐海英;

    ‘瑞都红玫’从有性杂交选育,父母本分别为‘香妃’与‘京秀’,在北京8月中下旬成熟。果穗松紧度适中,平均单穗质量为430 g,果粒质量为6.6 g,果皮红紫色,较脆。果肉较脆,有玫瑰香味,口味甜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2%。不裂果。早果、丰产,盛果期产量30 t·hm-2以上。

    2015年05期 v.32 991-993+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早熟优质草莓新品种——‘越丽’的选育

    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蒋桂华;

    ‘越丽’草莓是以‘红颊’为母本、‘幸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草莓新品种,在浙江省12月上旬成熟。果实圆锥形,美观,顶果平均质量39.5 g、平均单果质量17.8 g。果面平整、鲜红色、具光泽,髓心淡红色,无空洞,果实甜酸适口,风味浓郁;总糖含量9.9%,总酸含量7.08 g?kg-1,维生素C含量610 mg?kg-1,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平均硬度331.82 g?cm-2。感炭疽病、中感灰霉病、抗白粉病,平均产量21 988 kg?hm-2。适合设施栽培。

    2015年05期 v.32 994-995+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