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凯;李秀玲;张晓云;袁引燕;鲁晓燕;姜继元;张东;杨伟伟;
【目的】探讨负载量对南疆地区矮化自根砧嘎拉苹果树体生长、光合能力及果实发育和品质周年动态变化的影响,为南疆地区矮化自根砧苹果负载量调控及开发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疆6年生皇家嘎拉/M9-T337苹果为试材,以单位主干横截面积果实数(个·cm~(-2))为标准设置5个负载量处理(0.3、2.3、4.4、6.1和8.2个·cm~(-2)),测定各负载量条件下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叶片光合、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并估算当年经济效益。【结果】负载量增加会显著降低主干、主枝横截面积和冠幅,降低中、长枝比例,增加短枝比例,从而使总枝数显著增加而叶面积指数减小。除长枝梢在0.3个·cm~(-2)负载条件下生长不受抑制外,其他各负载量处理新梢长度和粗度会停止生长;长、中、短枝梢停长时间分别为花后60、45和30 d,且负载量越小,中、长枝梢的长度和基径越大。负载4.4个·cm~(-2)处理的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冠层任何部位均保持较高水平。负载4.4、6.1和8.2个·cm~(-2)处理在光合周年动态变化和日变化中均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光合周年动态变化中,0.3个·cm~(-2)负载在盛花后120 d达到最大,而其他处理光合能力在盛花后90 d达到最大。0.3和2.6个·cm~(-2)光合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而其他负载处理呈“单峰”曲线。负载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叶片光合能力。然而,负载量的增大会显著降低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着色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优果率等指标,负载量4.4个·cm~(-2)时,果实品质、产量(44.38 t·hm-2)及经济效益(20.19万元·hm-2)达到最佳。【结论】南疆地区矮化自根砧皇家嘎拉苹果以每平方厘米主干横截面积留果4.4个左右为适宜负载量,有利于叶片光合能力提升及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和枝类比例,维持优良树势并获得优质的果实和最佳收益。
2023年01期 v.40 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孟海凤;张春香;韩雪平;薛晓敏;
【目的】探究硫代硫酸铵(ATS)对天红2号苹果疏花的适宜浓度与时期,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苹果化学疏花提供参考。【方法】以天红2号苹果为材料,设不同浓度(w,后同)ATS处理(0、0.5%、1.0%、1.5%、2.0%),不同喷施时期处理(25%中心花开放、75%中心花开放、25%花瓣脱落1次喷施,以及它们各自复配2次喷施),生理落果后调查坐果率和坐果比例等指标,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指标,以确定ATS在富士苹果上的疏花效应。【结果】ATS适宜浓度为1.5%,在中心花开放25%和75%时喷2次,可显著降低坐果率,花序坐果率和花朵坐果率分别为87.70%和33.56%,单果率高达42.54%;保留的中心果发育更好,纵横径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18%和19.06%,其全氮含量比对照增高了近一倍;ATS处理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果皮红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稍有升高,对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ATS可以作为有效疏花剂在红富士苹果上应用,适宜浓度为1.5%,在中心花开放25%和75%时连喷2次效果最好。
2023年01期 v.40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琛;王海静;姜涛;边卫东;
【目的】通过比较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黄金梨从萌芽期至开花期的胚珠、胚囊发育情况,初步探讨温室栽培黄金梨种子败育的原因。【方法】调查记录了温室、露地栽培黄金梨萌芽期至开花期的气温变化规律,并以2种栽培条件下的黄金梨为试材,对该时期的花芽进行采样,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比观察黄金梨的胚珠、胚囊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特点,并用测微尺测量了开花期胚珠、胚囊的大小;于花后20 d统计坐果率,并对成熟期的果实进行种子败育情况调查。【结果】露地栽培黄金梨种子败育率低,坐果率高,温室黄金梨种子败育率高,坐果率低。温室栽培条件下,不适宜的高温处理缩短了黄金梨从现蕾到开花所需时间;同时造成开花期胚囊发育滞后,胚囊发育不完全(未成熟),50%的胚囊仍处于单核、二核阶段,11.1%的胚囊处于四核阶段,且胚囊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露地黄金梨。【结论】温室黄金梨种子败育率高、坐果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开花前的高温处理导致胚囊发育滞后、发育不完全。
2023年01期 v.40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惠格;朱维;黄泳碧;陈潇;林玲;白扬;曹雄军;白先进;张唯;王博;
【目的】探讨阳光玫瑰葡萄生长期花芽分化进程及相关生理分子水平变化,为葡萄生产调控及花芽分化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通过徒手剥离冬芽鳞片在体式解剖镜下观察冬芽形态结构变化,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第5节位叶片内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含量及冬芽内9个成花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南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在新梢6片展叶期时开始花芽形态分化,在末花期进入花序原基分化期。叶片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后显著升高。叶片P、K、Ca和Mg元素含量在花芽形态分化起始时下降,在花序原基分化后60 d时含量显著降低。冬芽中VvFT和VvSOC1基因在花芽分化起始时表达水平较高;VvLFY、VvAP1、VvFUL、VvAP2、VvAP3和VvAG基因均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及花序原基分化期后80~100 d出现表达波峰,VvFLC基因在花序原基分化后60~100 d的表达水平较高。【结论】南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花芽分化进程开始较早。生产上在果实膨大期和软化期前后应适当补充磷、钾、钙、镁肥,以促进果实发育、花序原基及其各级穗轴分化。VvFT和VvSOC1基因参与诱导始原基及花序原基分化,VvLFY、VvAP1、VvFUL、VvAP2、VvAP3和VvAG基因可能均参与促进花序原基及其各级穗轴分化。
2023年01期 v.40 7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1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守仕;谢克英;常介田;徐明辉;韩芳;柴梦颖;乔宝营;
【目的】从葡萄细根生长、发育角度分析肥料袋控缓释施肥提高氮素利用率的原因,以期为葡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根管技术对7年生夏黑葡萄细根生长动态进行了连续3 a(年)的观测,15N同位素示踪研究肥料袋控缓释处理对葡萄氮素吸收影响。【结果】肥料袋控缓释处理土壤NH4+-N和NO3--N维持在一个较高浓度,浓度变化幅度小。肥料袋控缓释处理比肥料撒施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提高了葡萄细根发生数量,3月和7月或8月是细根发生的主要时期。葡萄细根褐变的时间,不施肥处理为46 d,撒施处理为63 d,肥料袋控缓释处理为71 d。细根中值寿命,不施肥处理为140 d,撒施处理为196 d,肥料袋控缓释处理为238 d。肥料袋控缓释处理细根现存量显著高于撒施处理和不施肥处理。肥料袋控缓释处理细根年周转率显著低于撒施处理和不施肥处理。肥料袋控缓释施肥处理来自肥料的氮占总氮比例(Ndff)显著高于肥料撒施处理,氮素利用率为16.69%,显著高于撒施施肥处理的8.38%。【结论】肥料袋控缓释提高了细根数量、延长了细根褐变时间和细根寿命,降低了细根周转率,提高了氮素利用率。
2023年01期 v.40 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田青兰;吴艳艳;张英俊;刘洁云;黄伟华;温放;韦毅刚;牟海飞;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西番莲品种(系)自交和异交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差异和授粉亲和性的强弱,阐明不同亲和性类型的花粉管生长行为,为西番莲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主栽品种台农1号(TN)和编号为H2、MB、H6、ZS的西番莲品系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置4个自交授粉组合,分别为TN、H2、MB、H6自交,以及6个异交授粉组合,分别为H6×MB、H6×TN、MB×H6、MB×TN、ZS×MB、ZS×H6,分别对授粉后0.5~24 h的花粉管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计算授粉亲和性指数,同时对雌蕊进行解剖观察,并统计H6×MB等4个组合的坐果率。【结果】(1)西番莲雌蕊柱头上密布乳突,花粉管穿过柱头乳突细胞间隙进入柱头引导组织,引导组织呈漏斗形,从柱头延伸至花柱基部。(2)具有亲和性的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组合的花粉粒附着在柱头后,萌发出花粉管进入柱头乳突,之后经过柱头和花柱引导组织,于授粉后18~24 h进入胚珠;而具有不亲和性的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组合的花粉粒可以附着在柱头上并萌发出花粉管,但花粉管出现末端膨大变粗的畸形形态,不能正常伸长,最终只能停留在柱头乳突中,表现出孢子体不亲和类型的特征。(3)4个自交授粉组合的授粉亲和性为TN>H2>MB>H6,其中H6为自交不亲和类型;6个异交授粉组合的授粉亲和性为H6×MB>H6×TN、MB×H6>MB×TN、ZS×MB>ZS×H6,其中H6×TN为异交不亲和类型;除MB×TN外,H6×MB、H6×TN、MB×H6的坐果率与花粉管观察结果一致。(4)亲和性组合的花粉管生长会伴随规则的胼胝质塞;柱头乳突的胼胝质堆积与授粉亲和性存在关联,表现出乳突细胞胼胝质堆积量随着亲和性的减弱而增加。【结论】具亲和性的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组合于授粉后18~24 h花粉管进入胚珠,而不亲和组合的花粉管畸形无法穿过柱头乳突;柱头乳突细胞胼胝质堆积增多则亲和性降低。
2023年01期 v.40 9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K] [下载次数:1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蒋兰兰;鲁敏;安华明;
【目的】明确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与无籽刺梨(R. sterilis S. D. Shi)果实的次生代谢物中的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物质并分析其间差异,促进刺梨与无籽刺梨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对刺梨2个基因型(Rr-3,Rr-5)及无籽刺梨(Rs)果实的次生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鉴定并比较分析两类果实中的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代谢物差异。【结果】2类果实中共检测到12类530种次生代谢物,31种仅在刺梨中检测到,4种仅在无籽刺梨中检测到;其中118种代谢物属于TCMSP登记的中药化学成分,而145种物质与抗氧化能力显著相关。差异代谢物比较分析发现,Rr-3与Rs间有272种差异代谢物,Rr-5与Rs间有242种差异代谢物;两个刺梨基因型与Rs有171种共有差异代谢物,其中111种物质在刺梨果实中含量更高,包括31种中药化学成分和8种抗氧化物质;无籽刺梨中有53种物质含量更高,其中包含10种中药化学成分。进一步的果实抗氧化能力分析发现,刺梨果实的DPPH、ABTS及FRAP等3种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无籽刺梨。【结论】刺梨果实较无籽刺梨具更强的中药活性及抗氧化能力,从而具有更高的医药保健价值及功能食品开发潜力。
2023年01期 v.40 11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1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