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905126

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苹果与梨远缘杂交种甘金和甘红果实品质特性评价及分子水平鉴定

    孙文泰;董铁;王萍;马明;

    【目的】对苹果与梨远缘杂交的优良品种甘金和优系甘红进行果实品质特性评价,并用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种的真实性,为后期真杂种在抗逆育种研究领域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对甘金和甘红树体的生长势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评价,将苹果金冠和西洋梨巴梨的基因组进行比对,分别筛选苹果和梨中特有的序列,通过设计属间特异性引物对甘金、甘红和亲本的DNA进行扩增。【结果】甘金和甘红树势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和果实品质优。特异性引物M1、M2和M3在母本苹果品种中扩增出条带;P1、P2、P3这3对引物只能在父本梨品种中扩增出条带;2对通用引物U1和U2在苹果和梨杂交种中均能扩增出条带。此外,苹果M1、M2、M3和梨P1、P2、P3对杂交后代甘红、甘金进行扩增时,均出现条带,说明杂交后代既有苹果的基因,又有梨的基因。【结论】采用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的梨和苹果属间的特异性引物,鉴定远缘杂种的真实性,为苹果和梨以及其他果树的属间远缘杂交种的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3年12期 v.40 2505-2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桃PpSGR基因功能鉴定及其对乙烯合成的调控

    邵允;张蒙蒙;陈云;王晓菲;董康;刘宁;张郎郎;谭彬;王伟;程钧;冯建灿;

    【目的】乙烯合成及果肉褪绿是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相伴出现的两个生理事件。STAY-GREEN(SGR)是参与植物叶片和果实褪绿的重要基因。然而,桃SGR基因在果实成熟及褪绿过程中的功能尚不清晰,旨在初步探究PpSGR基因在桃果实成熟及褪绿过程中的功能。【方法】以秋蜜红为试验材料,对PpSGR基因进行克隆,对PpSGR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对不同发育时期桃果肉中PpSGR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并对PpSGR基因调控叶绿素降解及乙烯合成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PpSGR编码区全长为831 bp;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SGR域。PpSGR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果肉逐渐褪绿呈现上升的趋势。瞬时过表达PpSGR基因后,桃叶片颜色明显褪绿,并且在300 mmol·L-1NaCl的盐胁迫下,过表达PpSGR的叶片褪绿更加明显。此外,过表达PpSGR后,桃苗乙烯合成的限速基因PpACS1、PpACS4及PpACS6均表达上调,且内源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多。【结论】对PpSGR的基因功能进行鉴定和研究,并分析了其对乙烯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解析桃果实成熟及果肉褪绿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不同成熟期桃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3年12期 v.40 2513-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鹰嘴桃果实组织海绵化病害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卢锦明;林心悦;廖永林;

    【目的】明确鹰嘴桃果实组织海绵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对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非病害组织和健康果实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在病害果海绵组织vs健康果实组织、非病害组织vs健康果实组织、病害果海绵组织vs非病害组织的转录组比较中,分别鉴定到4557、4446、672个差异表达基因。病害果海绵组织与健康果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通路。与健康果或病害果非病变组织相比,鉴定出12个与细胞壁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PG-At1g48100、PG-QRT3、PG、6个XET2、BXL7、2个EXP-A4)在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表达上调;此外,3个钙转运基因(ACA13)和2个钙传感器基因(CaM11、CML18)在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表达上调。其他钙传感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病害果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和下调。【结论】鉴定出12个与细胞壁代谢、3个与钙转运和23个与钙传感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钙代谢以及细胞壁代谢异常在果实组织海绵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3年12期 v.40 2524-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COP9亚基FaCSN5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高佳慧;冀桂明;李文静;郭家选;沈元月;高凡;

    【目的】探究草莓COP9信号复合体亚单位5(constitutive photomorphogenic signalosome subunit 5,CSN5)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以草莓品种红颜为材料,根据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克隆FaCSN5基因。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其功能域、理化性质、蛋白结构等进行预测。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FaCSN5-His目的蛋白,利用烟草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利用RT-qPCR检测FaCSN5的时空表达水平,利用农杆菌介导瞬时侵染草莓果实,观察记录表型,检测FaCSN5基因表达水平。利用圆片温育和外源激素处理试验检测外源激素对FaCSN5基因表达的诱导影响。【结果】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aCSN5、FvCSN5和月季CSN5b同源性较高,相似率分别为100%和94.24%。克隆的FaCSN5与艳丽草莓8条基因序列的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相似率分别达98.97%和99.35%。FaCSN5基因的编码区为1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具有一个保守的MPN结构域。p ET30a-FaCSN5融合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表明FaCSN5-His目的蛋白大小约66 ku。亚细胞定位显示FaCSN5-GFP融合蛋白定位为细胞核和细胞质。FaCSN5在根中表达水平最高,在种子中最低,在根中的表达量是种子中表达量的8倍;果实发育过程中在全红期表达量最高,在褪绿期表达量最低,从褪绿期开始随着果实发育表达量升高。农杆菌介导瞬时侵染草莓果实,FaCSN5过表达能够促进草莓果实成熟;沉默FaCSN5表达则会抑制草莓果实成熟。FaCSN5启动子上含有响应茉莉酸甲酯和赤霉素的顺式作用元件,且其表达受到这两种激素及脱落酸的诱导。【结论】FaCSN5可能是通过多种激素调控促进草莓果实成熟。

    2023年12期 v.40 2536-2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栽培·生理·生态

  • 不同花粉授粉对瑞香红苹果果个、果形和硬度的影响

    蔡敏;孙鲁龙;赵政阳;王娇娇;何肖肖;郭雄雄;王丽;梁俊;

    【目的】筛选可改善瑞香红苹果单果质量、果形和硬度的优良花粉。【方法】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选用21种不同的花粉对瑞香红进行控制授粉,测定果实生长发育的纵横径、成熟时单果质量、偏斜率和硬度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授粉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密度呈现不同程度差异。用舞美授粉后果实单果质量最大,为289.86 g,比自然授粉显著增长20.79%,其次为自由,比自然授粉增长13.66%,扎矮76和杂交优系3授粉果实单果质量变小,分别为183.47 g、169.80 g,粉红女士授粉后果实最小,为156.52 g,分别比自然授粉降低23.55%、29.25%和34.78%,处理间差异显著;用瑞香红授粉后果实偏斜率最低,相比对照显著降低64.88%,金世纪授粉后果实偏斜率最高,显著增加18.73%;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用杂交优系3授粉后果实密度最大,为1.34 g·cm-3;用北京1号海棠授粉后果实硬度最大,为10.13 kg·cm-2,自由授粉后果实硬度最小,为8.32 kg·cm-2,比自然授粉显著降低7.75%。【结论】在增加果实单果质量、维持果形、降低偏斜率及硬度上,舞美是瑞香红的首选花粉。

    2023年12期 v.40 2548-2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翠冠梨果皮蜡质效果比较研究

    吴潇;胡杨;蒙小玉;崔艳波;郎肖璇;齐开杰;张岩;张绍铃;殷豪;

    【目的】通过对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梨果皮蜡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比较和鉴定,以筛选出低毒、高效的果皮蜡质提取溶剂,替代传统毒性较高的提取溶剂——三氯甲烷,为梨果皮蜡质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翠冠梨成熟果实为试材,用三氯甲烷(对照)和7种毒性相对较低的有机溶剂(碳酸二甲酯、乙醚、乙酸丁酯、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正己烷)分别提取果皮蜡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蜡质组分检测,比较不同有机溶剂的毒性与蜡质提取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甲醇和乙醚的蜡质提取效果整体较差;乙酸丁酯提取效果好于三氯甲烷,且毒性为三氯甲烷的1/14,但其挥发性差;正己烷虽然毒性最低,对烷烃提取效果较好,但其对萜类物质的提取效果较差,且属易燃易爆危化品。因此,这4种有机溶剂均不宜作为改良溶剂。丙酮提取萜类化合物含量为三氯甲烷的3倍,因此可以用作果皮萜类化合物提取的改良溶剂;乙酸乙酯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5620 mg·kg-1,毒性为三氯甲烷的1/6,且蜡质提取效果优于三氯甲烷,可作为替代溶剂;而碳酸二甲酯的LD50为13 000 mg·kg-1,毒性仅为三氯甲烷的1/14,提取效果与三氯甲烷相当,可作为替代溶剂。【结论】丙酮是提取萜类的优势型溶剂,可作为改良溶剂。乙酸乙酯蜡质提取效果优于三氯甲烷和碳酸二甲酯,且毒性较低,可作为蜡质提取最优溶剂。筛选出来的溶剂将有助于植物表皮蜡质提取及相关组分研究工作。

    2023年12期 v.40 2562-2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霞多丽和黑比诺葡萄品质的影响

    蒋娅萍;方艳;王海霞;杨学山;祝霞;

    【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霞多丽和黑比诺葡萄为试材,于E-L35(转色初期)及7 d后2次外源喷施0、0.4、0.6、0.8 mg·L-1BR,测定E-L36(转色末期)、EL37(成熟中期)、E-L38(采收期)的果实基本品质指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果实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并对葡萄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0 mg·L-1BR)相比,0.4、0.6、0.8 mg·L-1BR处理组霞多丽与黑比诺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酚、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pH均有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在糖酸比基本一致的情况下,BR处理对霞多丽果实总酚、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积极影响高于黑比诺。香气物质检测表明,在果实发育成熟期,BR处理对霞多丽与黑比诺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变化趋势以及作用效果均存在差异。外源喷施0.6 mg·L-1BR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霞多丽果实中氨基酸衍生物以及异戊二烯类衍生物的合成(p<0.05),且作用效果好于黑比诺。在采收期时,0.6 mg·L-1BR处理组霞多丽葡萄中直链酯类、萜烯类、降异戊二烯类、苯衍生物、支链脂肪族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8、1.83、1.68、1.48和1.95倍,黑比诺葡萄分别是对照组的1.28、1.46、1.42、1.45和1.28倍。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霞多丽果实品质主要与氨基酸衍生物含量、p 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黑比诺果实品质主要与还原糖、异戊二烯类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含量和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外源喷施0.6 mg·L-1BR处理有利于提高酿酒葡萄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含量,改善果实综合品质。

    2023年12期 v.40 2574-2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0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

  • 山西省果树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黄芳;徐玉梅;王健;刘晓琴;

    【目的】明确山西省果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方法】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不同管理模式的3个代表性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浅盘分离法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鉴定及营养类群分析,系统研究了杏树、葡萄树、枣树、苹果树、梨树、桃树和核桃树等7种果树根际土壤线虫多度和优势度、营养类群,并分析线虫在果树根际土壤中的垂直分布。【结果】在果园0~60 cm土层范围内都发现有土壤线虫,其中多集中于20~30 cm土层中。共鉴定出土壤线虫2纲4目15科26个属,包括捕食/杂食线虫2属,食真菌线虫3属,食细菌线虫6属,植物寄生线虫15属,其中食细菌线虫中的杆属(Mesorhabditis)以及植物寄生线虫中的丝尾垫刃属(Filenchus)为优势属。以果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营养类群,结果表明,食细菌线虫为第一大营养类群,植物寄生线虫为第二大类群,食真菌线虫为第三大类群,杂食-捕食性线虫为第四大类群。【结论】土壤线虫主要集中于果树根际20~30 cm土层中,果树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到2纲4目15科26个属线虫,优势营养类群为食细菌线虫。研究结果对山西果树土壤环境监测和提高果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2期 v.40 2591-2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专论与综述

  • 园艺作物果实苹果酸代谢与转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陈雷;齐希梁;石彩云;董媛鑫;宋露露;刘聪利;李明;

    番茄、苹果、梨、枣等园艺作物是典型的苹果酸型果实,其果实酸度主要取决于液泡中苹果酸的积累量。苹果酸不仅决定果实的风味品质,还可作为呼吸底物为植物体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在调节植物细胞渗透势、酸碱平衡、抗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苹果酸代谢途径比较复杂,涉及众多结构催化酶的参与,而苹果酸主要贮存于液泡中,从细胞质向液泡的跨膜运输和储存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多种转运蛋白、质子泵的参与。总结了苹果酸型果实酸度性状遗传研究、转运蛋白及质子泵在苹果酸跨膜转运中的作用,并将转录因子对苹果酸的代谢调控进行了概述,以深入理解苹果酸代谢调控网络,为园艺作物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2023年12期 v.40 2598-2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9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梨果实糖酸研究进展

    殷晨;田路明;曹玉芬;董星光;张莹;霍宏亮;齐丹;徐家玉;刘超;

    可溶性糖酸含量是影响梨果品质的经济性状,是人类长期驯化选择的重要性状。在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与衰老过程中,糖酸代谢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果实中的糖酸含量以及组分变化存在一些规律性。梨果肉主要可溶性糖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等,主要可溶性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等,糖酸含量及组分和糖酸比显著影响果实风味。影响梨果肉糖酸含量及组分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光照、激素、肥料、采后技术及砧木等。果实糖酸代谢是十分复杂的生理生化代谢网络的一部分,糖酸是一个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许多关键的功能基因已被验证。目前梨果糖酸研究已在相关酶、糖转运体、转录因子、QTLs分子标记、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围绕上述研究,综述了糖酸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梨果糖酸含量及组分评价、功能基因挖掘和指导梨育种提供参考。

    2023年12期 v.40 2610-2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杏果实风味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于文剑;杨丽;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孙浩元;

    杏果实风味独特,是北方主要落叶果树中特色最为突出的树种之一。杏果实的风味是决定果实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由果实中的糖、酸和挥发性芳香物质共同作用。目前,针对杏果实风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间果实糖酸物质和香气物质的组成类型和含量的差异性等方面。对影响杏果实品质形成的外界因素和调控其形成的关键基因的研究较为薄弱。就近年来与杏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和香气物质合成与代谢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杏果实风味品质形成研究和杏新种质的创制提供参考。

    2023年12期 v.40 2624-2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1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技术与方法

  • 南丰蜜橘对高温热害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评价模型构建

    徐超;杨再强;王雨亭;刘布春;杨惠栋;汤雨晴;胡新龙;胡钟东;

    【目的】探究南丰蜜橘不同品系对高温热害的生理响应,并进行耐热性评价。【方法】通过测定高温下南丰蜜橘不同品系(杨小-26和南丰-28)叶片组织结构、气孔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评价两个品系的耐热性强弱。【结果】高温显著影响两个品系叶片组织结构和气孔形态特征;高温下两个品系的P_n下降,在24 h时是气孔因素导致的,而在48 h时是非气孔因素。高温期间杨小-26的F_v/F_m、ABS/CS_m、TRo/CS_m、ETo/CS_m和DIo/CSm值均高于南丰-28,而O_2~-、H_2O_2和MDA含量则小于南丰-28。在高温处理48 h时,杨小-26的SOD和CAT活性高于南丰-28。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气孔面积、Pn、MDA、Fv/Fm和SOD作为模型构建的关键参数,构建TOPSIS的耐热性评价模型,计算出杨小-26的耐热性高于南丰-28。【结论】高温下杨小-26叶片组织更稳定、光合能量转换效率高、细胞膜损伤较轻、SOD和CAT酶的活性高是其耐热性较高的主要原因。

    2023年12期 v.40 2638-2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6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柑橘衰退病毒RT-RPA-LFD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申世凯;曾婷;乔兴华;陈力;任杰群;周彦;

    【目的】柑橘衰退病由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引起,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柑橘病害。为实现CTV的田间快速检测,建立一种准确、快速且可视化的检测方法。【方法】以CTV外壳蛋白(CP)的保守区域为靶标,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筛选,以及优化引物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建立CTV的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明确其灵敏度,并用于田间疑似样品的检测。【结果】建立了CTV的RT-RPA-LFD检测方法:最佳检测引物为RPA-1F/R,对应探针为RPA-P,最佳反应条件为40℃,25 min,且与其他5种柑橘病毒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的灵敏度是RT-PCR的100倍,最低可检测到2.12×101拷贝·μL-1的CTV核酸,与RT-qPCR相当。采用RT-RPA-LFD法在67份田间样品中检测出CTV阳性样品41份,与RT-PCR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CTV RT-RPA-LFD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视等优点,适合基层植保工作者对田间样品开展快速检测。

    2023年12期 v.40 2652-2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大蕉特异性分子靶标的开发及其评价

    王芳;崔广娟;吕顺;曾莉莎;陈东仪;黄晓彦;曾国玲;刘文清;何建齐;

    【目的】由于香蕉高度不育和无性繁殖,经过长期的进化,导致许多资源来源不清晰。开发大蕉资源特异性分子靶标,为香蕉资源鉴定和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香蕉线粒体cox2/2-3基因序列,根据大蕉在该序列的特异性位点进行分子靶标设计,采用37份大蕉,以及香牙蕉、粉蕉、贡蕉、尖苞片蕉(Musa acuminata)、长梗蕉(M. balbisiana)、芭蕉(M. basjoo)以及阿宽蕉(M. itinerans)等共计59份其他类型香蕉资源进行鉴定筛选,获得特异性鉴定大蕉的分子靶标DcR/DcF,并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共计96份香蕉资源的检测,发现37份大蕉均出现634 bp特异性条带,香牙蕉、粉蕉、贡蕉未出现该条带。在应用该标记对野生蕉检测中发现仅有阿宽蕉出现该特异性条带,长梗蕉、尖叶蕉、芭蕉均未出现该特异条带,同时大蕉和阿宽蕉的杂交后代出现了该特异条带。【结论】成功开发了一个大蕉特异性分子靶标DcR/DcF,可以在栽培蕉中特异性地鉴定大蕉,并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该技术对香蕉种质资源鉴定、新品种选育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23年12期 v.40 2661-2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柑橘新品种砂糖灯笼橘的选育

    张兰;陈东奎;吕国荣;

    砂糖灯笼橘是由传统砂糖橘芽变单株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果面橙红色,表面凹凸有致,纹络分布均匀,果实呈扁球形,极易剥皮。平均单果质量41.60 g,果形指数0.69,无籽。果肉甜脆爽口,水分足,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3.80%,总酸含量为0.39%,总糖含量为10.80 g·100 g-1,维生素C含量为30.30 mg·100 g-1,可食率为69.40%。叶片有轻度扭曲,呈斑驳状绿化,叶偏小,有浅绿深绿两种颜色,叶片不对称。在广西梧州成熟期为12月初,早结丰产稳产,植株抗病性很强,极易管理。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砂糖灯笼橘遗传鉴定表明,砂糖灯笼橘与传统砂糖橘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品种区试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证明,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致性、特异性。砂糖灯笼橘适合我国砂糖橘产区栽培,成熟期较砂糖橘提前25 d。

    2023年12期 v.40 2672-2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低需冷量桃新品种南桂桃1号的选育

    马瑞娟;俞明亮;许建兰;万保雄;李海炎;张妤艳;蔡志翔;严娟;沈江海;

    南桂桃1号是以97-42-40为母本、Flordaglo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低需冷量桃新品种,需冷量约200 h。该品种果实扁圆形,果顶稍凹陷,平均单果质量233 g,最大单果质量454 g。果面茸毛中等,底色黄白色,3/4以上着红色。果肉白色,半离核,肉质为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2.4%,可滴定酸含量为0.24%。在江苏省南京市(经度118°87′、纬度32°03′)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经度109°45′、纬度24°18′)6月中旬成熟、靖西市(经度106°42′、纬度23°13′)5月底至6月初成熟。该品种生长势偏旺,花为蔷薇型,有花粉,自花结实,早果丰产;流胶病抗性中等,春季温度偏低年份有少量缩叶病发生。适宜江苏、广西以及类似气候条件区域种植。

    2023年12期 v.40 2676-2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早熟优质李新品种吉早黄的选育

    王雪松;姜源;崔龙;陈蕾;李锋;姜佳良;张艳波;

    吉早黄李是以大干核为母本、北方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品种。树姿半开张,成枝力强,生长势中等。果实圆形,果皮、果肉均为黄色,汁液含量多,肉质松软,纤维较细,平均单果质量为40 g,味甜,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6.0%,在充分成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9%,可溶性糖含量为8.25%,可滴定酸含量为1.02%,品质优异。在吉林地区7月下旬成熟,抗寒性强,抗红点病和细菌性穿孔病,中抗腐烂病。吉林省地区≥10℃有效积温2800℃以上,无霜期≥130 d可引种或试栽。

    2023年12期 v.40 2680-2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晚实核桃新品种燕香的选育

    陈运娣;张建英;张莹莹;

    燕香是从石门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晚实品种。坚果圆形,壳面较光滑,刻纹浅,缝合线微隆起,结合紧密。坚果纵径37.09 mm,横径35.46 mm,侧径34.78 mm,平均单果质量11.9 g。壳厚1.16 mm,横隔膜革质,内褶壁革质,可取整仁或半仁,出仁率为52.2%。核仁饱满,色浅,香味浓,不涩,种仁脂肪含量(w,后同)为66.5%,粗蛋白质含量为21.2%。燕香在石家庄地区3月下旬发芽,4月中旬雄花散粉,4月下旬雌花盛花期,雄先型,9月初坚果成熟,11月初落叶,侧芽结果率41.1%。燕香抗核桃炭疽病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树体适应性强,适宜在河北省太行山、燕山浅山丘陵及山前平原地区栽培。

    2023年12期 v.40 2684-2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晚熟荔枝新品种莞福红的选育

    马锞;王燕;胡珊;张瑞萍;赖永超;李加强;李建国;

    莞福红荔枝是从东莞荔枝自然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质荔枝新品种。其果实心形,果皮鲜红色,肉厚多汁,果肉蜡白色,浓甜微香,风味浓郁,品质优;单果质量29.3 g,可食率7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9.6%,可滴定酸含量为1.09%,维生素C含量为264.0 mg·kg-1,比糯米糍迟熟7~10 d。果实品质优,不易裂果,丰产稳产性好,适合在广东省晚熟荔枝品种栽培区种植。

    2023年12期 v.40 2689-2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