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电话:0371—63387308
    0371—65330928
邮箱:guoshuxuebao@caas.cn

银行汇款(审稿费、版面费)

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管城支行

账 号: 16045601040002497

开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郑州果树研究所

附言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发票信息请发编辑部邮箱)。

访问量:904305

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18份胡柚种质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张慧艺;汪丽霞;吴伊静;毕旭灿;王刚;赵四清;徐昌杰;陈昆松;

    【目的】分析不同胡柚种质间的果实品质差异,建立并应用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筛选优良胡柚种质。【方法】以18份胡柚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单果质量、可食率、种子数量、果形指数等果实外在品质指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应用感官评定对果实皮色、肉质、剥皮难易等感官指标进行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胡柚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胡柚种质间果实品质性状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3.07%~143.57%,分别以果形指数和种子数为最小和最大。单果质量为184.32~423.20g;果实为圆形,果形指数平均为0.89;果皮厚度和可食率分别为2.15~9.68mm和50.33%~83.67%;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w,后同)分别为9.83%~15.40%和0.90%~1.57%;总酚含量为13.83~20.07 mg·g~(-1),类胡萝卜素总量为2.29~8.66μg·g~(-1);果实剥皮难易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胡柚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通过1~9标度法计算得到各品质指标权重,其中甜酸风味权重最高,为17.65%;果形指数最低,为2.29%。根据果实理化分析和感官评定指标的计分规则计算出18份胡柚种质的各指标得分,并结合权重计算总得分,发现01-7b、01-7a、胡柚优株b、胡柚优株a和果5的总得分高,综合品质优异,可作为胡柚新品种利用或作为进一步选育的基础。【结论】不同胡柚种质间果实品质差异较大;建立了胡柚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具有指标全覆盖和权重赋分合理等优点;对18份胡柚种质进行了品质评价,筛选出5份综合品质优异的种质。

    2024年06期 v.41 1033-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 ]
  • 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姜凤超;杨丽;张俊环;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目的】光合作用是果树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生理过程,在果树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科学选配亲本及高光效杂交后代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串枝红(高光合速率)为母本和骆驼黄(低光合速率)为父本进行杂交构建F_1群体,采用Li-6400XT测定亲本及杂交后代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与蒸腾速率。【结果】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F_1群体中存在极端超亲单株。光合特性相关性状呈正态分布规律,具有典型的数量遗传特征。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主要受遗传效应影响。构建了包含1356个indel标记的杏高密度遗传图谱,标记平均间距为0.44 cM,利用该图谱共检测到7个与光合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均定位在1号染色体的25.4~26.2cM附近,并结合富集分析结果发现PA01G03444可能是调控光合作用的1个主效基因。【结论】获得了7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QTLs,发现一个调控光合作用的主效基因PA01G03444,这为进一步探索杏树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因资源。

    2024年06期 v.41 1044-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桃果皮叶绿素降解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刘鑫;张晓煜;孟君仁;段文宜;孙世航;潘磊;曾文芳;王志强;牛良;

    【目的】探究桃果皮叶绿素降解规律及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期为桃果实成熟期及底色差异判定确定依据。【方法】以春美、2-50等不同桃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测量成熟前桃果实色差、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分析叶绿素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确定影响桃果皮叶绿素降解的关键因素。【结果】桃果实成熟前30 d叶绿素含量降低与PpCLH2、PpSGRL高表达有关。PpCLH1基因在桃果实转色时表达量升高。在果实成熟前8~0 d,果皮叶绿素降解,PpSGR基因表达量上调。PpSGR基因表达情况与春美、2-50、中桃7号的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是导致桃果实成熟时叶绿素降解的关键基因。【结论】成熟前12~8 d是桃果皮关键转色期,PpSGR可能是桃果实成熟前果皮叶绿素降解的关键基因,这对进一步解析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降解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探索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降解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2024年06期 v.41 1054-1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石榴F3'H全基因组分析及其在籽粒花色苷合成中的作用

    陈延惠;曹新悦;冯志良;谭彬;胡悦;张海朋;简在海;孟海军;冯建灿;万然;胡青霞;

    【目的】对石榴PgF3'H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了解其成员大小、位置、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及顺式作用元件等相关信息,分析PgF3'H在石榴籽粒花色苷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转录组数据了解石榴PgF3'H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在不同品种石榴籽粒中随发育期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拟南芥异源转化试验验证PgF3'H3的功能。【结果】鉴定到的3个PgF3'H成员均含有保守结构域CYP75B,具有比较保守的基因结构;对它们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表明PgF3'H2和PgF3'H可能受光和激素调节,由MYB转录调控其表达,在石榴籽粒花色苷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初步验证了PgF3'H3的功能。【结论】鉴定了石榴3个PgF3'H基因成员,明确了PgF3'H2和PgF3'H3是与籽粒着色有关的重要候选基因,验证了PgF3'H3调控花色苷合成的功能。

    2024年06期 v.41 1064-1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栽培·生理·生态

  • 基于株高、产量、品质联合分析筛选砂糖橘优良砧木

    彭杨;马晓燕;冯天乐;李彩琴;潘建君;高美玲;涂攀峰;李娟;陈杰忠;

    【目的】通过联合分析不同砧木砂糖橘植株株高、产量、品质的相关指标,构建砂糖橘优良砧木筛选的综合评价模型,为砂糖橘优良砧木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10种不同的砧木嫁接砂糖橘,对嫁接后的植株株高、产量、品质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获得筛选砂糖橘砧木的核心指标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模型评分进行排序。【结果】株高、产量、品质22个指标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并有着多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407%,共注释了包括果实质量及横纵径大小决定因子、产量和果形指数决定因子、果皮厚度决定因子等6个关键因子。【结论】综合评价模型得分表明,红黎檬、香橙和粗柠檬可推荐为广东省适用的3个优选砂糖橘砧木。

    2024年06期 v.41 1078-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 ]
  • 外源γ-氨基丁酸和外源褪黑素处理对红酥宝梨果实品质及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邓晗;张向展;王苏珂;张振修;苏艳丽;杨健;薛华柏;王龙;

    【目的】研究外源γ-氨基丁酸和外源褪黑素处理后,红酥宝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果实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明晰影响红酥宝梨果实糖积累的关键酶类,为红酥宝梨果实品质调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酥宝梨为试验材料,于果实膨大期用5 mmol·L~(-1)、10 mmol·L~(-1)、20 mmol·L~(-1)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溶液和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的褪黑素(melatonin,MT)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为叶面喷施蒸馏水,研究其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相关指标以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外源GABA处理和外源MT处理显著提高了红酥宝梨果实品质,其中,50μmol·L~(-1)MT处理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增强了果实阳面着色效果、果肉硬度和蔗糖、山梨醇、果糖、总糖含量,以及甜度值和糖酸比。适宜浓度外源处理还能显著提高红酥宝梨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类的活性,其中10 mmol·L~(-1)GABA处理对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活性、5 mmol·L~(-1)GA-BA处理对中性转化酶(NI)活性、200μmol·L~(-1)MT处理对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Ⅰ)活性、20 mmol·L~(-1)GABA处理对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Ⅱ)活性、50μmol·L~(-1)MT处理对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利用50μmol·L~(-1)浓度的褪黑素溶液对红酥宝梨进行叶面喷施,可显著提高单果质量、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经济性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提高梨果实中蔗糖、山梨醇、果糖和有机酸含量、增加糖酸比和果实甜度,进而提高果实品质。

    2024年06期 v.41 1094-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基于代谢组学比较分析5个栽培种梨叶片代谢物的差异

    焦慧君;冉昆;董冉;董肖昌;关秋竹;王宏伟;魏树伟;

    【目的】为加强对梨叶片资源的药用价值以及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全面分析梨叶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种类。【方法】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库尔勒香梨、超红、南红、鸭梨、翠冠5个品种与福鼎大白茶的成熟期叶片的代谢物差异。【结果】PCA分析表明,代谢物种内聚类较为集中,种间聚类较远;5个比较组特异性差异代谢物分别有55、155、54、59和28种;Heatmap分析表明,排名前50的差异代谢物在5个主栽梨叶片中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ABC转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是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主要通路,其中山梨醇、果糖、甘露醇、柠檬酸、水杨酸、马来酸等含量显著上调。【结论】不同栽培种梨叶片的代谢物在种类和表达量上均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梨叶片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4年06期 v.41 1111-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肥力状况分析与评价

    郑旭阳;朱静雯;胡亚楠;赵彩平;赵护兵;

    【目的】调查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该区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咸阳、宝鸡、铜川和渭南4市共24个桃园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容重、孔隙度、pH及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结果】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处于适宜范围,而在>20~40 cm土层,咸阳地区土壤容重较高,宝鸡地区土壤容重较高且孔隙度较低,均超出适宜范围;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为8.1,除宝鸡桃园土壤pH在6.4~6.9之间外,其余地区桃园均为碱性土壤,pH在8.2~9.0之间;陕西省关中地区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土壤有机质最为缺乏,在0~40 cm土层中,66.7%以上的桃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处于缺乏水平;0~40 cm土壤有效钾含量均处于适宜或丰富水平,>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关中地区速效氮平均含量(w,后同)为10.8 mg·kg~(-1),处于缺乏状态,其中渭南的桃园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高,0~40 cm土层平均值分别为5.1 mg·kg~(-1),13.6 mg·kg~(-1),咸阳、铜川地区次之,宝鸡地区最低。【结论】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应采取综合措施调节土壤通气保水性、降低碱度并培肥土壤。

    2024年06期 v.41 1125-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巨玫瑰葡萄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及日灼进程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差异研究

    秦镜植;李群贤;何思婷;梁雲珍;范旭园;黄泳碧;钟挺威;何建军;白扬;朱秀梅;韩佳宇;白先进;王博;

    【目的】探索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日灼敏感差异的生理机制及不同日灼进程的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变化。【方法】以一年两收栽培巨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两个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强光高温加热灯对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测定其发生日灼时的表面阈值温度和诱导一定时间后的日灼发生率,确定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的日灼敏感性。观察和测定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的葡萄果实正常果以及不同日灼进程果实的解剖结构、总酚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一年两收栽培下巨玫瑰葡萄的夏果与冬果日灼较敏感的物候期均为E-L 31-32时期,相同人工诱导时间处理后冬果的日灼发生率显著低于夏果。日灼不敏感期(E-L 36)较日灼敏感期(E-L 31-32)的果实表皮细胞更大、角质层更平滑、排列更紧密整齐、淀粉粒更少。同时,日灼不敏感物候期中K、Ca、Mg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日灼敏感物候期,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日灼敏感物候期,冬果中K、C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而N、P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夏果。在人工诱导果实日灼进程中,重度日灼果中N、P、K、Ca和Mg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结论】巨玫瑰葡萄在两收栽培模式下,夏果和冬果对日灼较敏感时期均为E-L 31-32时期,且冬果在一定程度上日灼敏感性低于夏果。巨玫瑰葡萄在不同物候期对日灼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这与果实解剖结构的蜡质层和表皮细胞壁特性、果实中的总酚含量有关,同时,日灼敏感性也与果实中K、Ca元素含量呈负相关,与N、P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在生产上预防巨玫瑰葡萄日灼可考虑在其日灼敏感物候期(E-L 31-32)前增施K、Ca肥。

    2024年06期 v.41 1135-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2个石榴品种对低温的生理生化响应

    黄梦真;柴亚倩;关思慧;杨元玲;宋娟;唐诚;杨磊;刁明;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2个石榴品种枝条生理指标的动态响应差异,旨在揭示不同石榴品种的抗寒特性。【方法】以新疆主栽区的叶城酸石榴(耐寒性强)和引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观测经低温胁迫后各石榴品种在不同低温条件(-4、-6、-8、-10、-12℃)不同持续时间(6、12、18、24、30、36、42、48 h)下枝条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确定不同石榴品种在各种低温条件下的最长耐受时间。【结果】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突尼斯软籽和叶城酸1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同一低温下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低温持续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突尼斯软籽和叶城酸对低温的忍耐时间缩短。突尼斯软籽幼苗在-4℃下能忍受48 h以上的低温胁迫,-6℃下能忍受36 h,-8℃下能忍受30 h,-10℃下能忍受18 h,-12℃下能忍受12 h,而叶城酸幼苗在-4℃和-6℃下能忍受48 h以上的低温胁迫,-8℃下能忍受42 h的低温胁迫,-10℃下忍受36 h,-12℃下忍受30 h。【结论】叶城酸的抗寒性显著强于突尼斯软籽,抗寒机制主要与枝条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有关。研究结果为其他地区的石榴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2024年06期 v.41 1150-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不同水肥条件对枣树生长和结实的影响

    尚国丽;田春娇;刘志国;刘平;王玖瑞;刘孟军;

    【目的】探究枣树生长与结实的适宜水肥条件,以期为太行山区鲜食枣月光和冬枣水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北农业大学-阜平现代枣业综合试验站月光和冬枣为材料,2021—2022年调查低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0 t,水溶肥A 15 kg,水溶肥B 15 kg)、中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2 t,水溶肥A 20 kg,水溶肥B 25 kg)、高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4 t,水溶肥A 25 kg,水溶肥B 40 kg)和对照(CK,不施水肥)4种水肥条件对枣枝叶生长、开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水肥条件对两个品种枣吊长度无显著影响。月光高水肥和冬枣中水肥处理后对新生枣头数、枣头长度、枣头二次枝长、枣吊花序数和枣吊成花数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中高水肥处理条件下,月光果实营养物质含量整体较高,而冬枣中水肥处理果实品质最佳。与对照比较,随着水肥量的增多,总体上两个品种叶片中N、P、K、Mg元素含量增多,Ca元素含量随水肥量的增多而减少。【结论】在太行山区月光和冬枣两个鲜食枣品种实施滴灌系统水肥管理中,应分别采用高、中水肥供应。

    2024年06期 v.41 1160-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避雨和补光对西番莲产量、果实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滕尧;王叶;李嘉昱;张小英;陈彩霞;张孙健;龙秀琴;

    【目的】探讨避雨和补光对西番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西番莲设施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供试材料为甜果型黄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f. favicarpa),观测避雨(RS)、补光(L)、避雨+补光(RSL)和露地栽培(CK)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西番莲结果枝生长、果实发育及产量,可滴定酸、总糖、总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β-胡萝卜素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与CK相比,L能使结果枝粗度显著增加,果实转色加快3 d,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增加13%,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20%,对果实纵横径和产量无显著影响;RS和RSL会使结果枝更细长,RS会延缓果实转色8 d,产量提高20%,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减少26%,净光合速率降低50%,RSL会延缓果实转色4 d,产量提高23%,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减少20%,净光合速率降低37%,RS和RSL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对果实纵横径无显著影响。【结论】避雨能增加产量,补光能提高果实品质,可根据实际需求使用。

    2024年06期 v.41 1170-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

  • 桃园主要鳞翅目害虫性诱芯的混用诱捕效果

    周浩然;刘倩;涂洪涛;

    【目的】明确北方桃园内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和桃潜叶蛾等4种害虫性诱芯之间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田间诱芯混合诱捕试验,比较4种害虫性诱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2022年和2023年调查发现,单个梨小食心虫性诱芯与各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在梨小食心虫诱捕数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单个桃潜叶蛾性诱芯与各桃潜叶蛾性诱芯组合在桃潜叶蛾诱捕数量上也均无显著差异。苹小卷叶蛾性诱芯+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对苹小卷叶蛾的诱捕数量均显著低于各年单独使用苹小卷叶蛾性诱芯时的诱捕数量(p<0.05)。【结论】在诱捕梨小食心虫时,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可以与桃潜叶蛾、苹小卷叶蛾、桃蛀螟等3种害虫性诱芯混用;在诱捕桃潜叶蛾时,桃潜叶蛾性诱芯可以与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等3种害虫性诱芯混用;在诱捕苹小卷叶蛾时,苹小卷叶蛾性诱芯可以与桃潜叶蛾和桃蛀螟这两种害虫的性诱芯混用,不能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混用。

    2024年06期 v.41 1181-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MLVA分型引物的筛选及验证

    姚令;王海;黄露;安星宇;陈文;王莉爽;薛原;吴石平;

    【目的】筛选出一组可精准快速地对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进行分型的引物组合。【方法】针对前期文献已报道的34对引物,采用PCR技术验证该34对引物对中国Psa菌株的扩增效率及准确性;利用模拟PCR获取菌株串联重复(TR)数;以辛普森指数(Simpson’s index,SI)作为筛选引物组合的标准,基于R软件平台,筛选最优引物组合。【结果】34对引物对中国Psa扩增效果均良好,其中TR14与TR11II、TR19与Psa-01引物序列相同;TR8与Psa-08、TR39II与Psa-10、GM-1834与TR10I、GM-1553与TR64II、TR19Psa-01与TR19II扩增同一TR;Psa-09扩增产物串联重复单元长度不唯一,TR2II扩增产物侧翼变异较大,不能通过电泳确定串联重复数;最终确定SI值与全部引物组合相同的最低引物数量为9对,使用该9对引物的组合可将Psa已知的5种生物型准确分开。【结论】TR23/Psa-04、Psa-03、Psa-05、Psa-06、TR10IGM-1834、TR30I、TR1II、Psa-10TR39II、TR64IIGM-1553等9对引物可代表当前文献报道的34对引物,进行Psa分型研究,探索猕猴桃溃疡病的传播和流行规律,为病害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6期 v.41 1188-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专论与综述

  • 苹果与胶孢炭疽菌互作研究进展

    冀志蕊;王美玉;张树武;杜宜南;丛佳林;徐秉良;周宗山;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能够引发苹果苦腐病和苹果炭疽叶枯病,危害叶片和果实,影响果品产量和品质,给苹果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苹果与病原物互作分子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苹果上炭疽病的病原菌组成和分类、侵染循环及其引发的果树病害种类,病原菌的致病结构和降解酶类、致病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分析、效应蛋白的筛选与功能分析等致病相关分子机制,苹果被侵染后生理生化变化、激素信号、抗病基因挖掘、miRNA参与的免疫调控机制等抗病相关的研究内容,以期为解析病原菌致病机制及与寄主互作机制,进而为挖掘潜力候选基因,以及病害综合防控和抗病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2024年06期 v.41 1199-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桃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周慧娟;张夏南;周讯;苏明申;杜纪红;李雄伟;张明昊;叶正文;

    桃常温放置易腐烂变质,长期的低温冷藏易导致果肉褐变、风味丧失、抗病性降低、有害物质积累等,是桃产业链的关键性采后问题。前人研究表明,采后品质劣变症状及相关代谢酶、蛋白、基因对果实衰老和调控技术表现出应答差异性,为了解研究概况,笔者对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调控技术、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分析。目前,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主要局限于质地、内在品质和冷害及相关基因的挖掘和验证,调控技术虽然被广泛研究,但仍未解决长期冷藏导致的果实抗病性降低、风味丧失和货架期缩短的问题。建议后续基于多组学技术,从超微结构、糖和能量、挥发性物质、内源激素、采后冷害和病害及基因甲基化等方面进行机制解析,重点从冷链物流体系和抗病防御系统的建立、保鲜剂的研发及配套技术、终端货架和外源激素破休眠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

    2024年06期 v.41 1213-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技术与方法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荔枝中4种细胞分裂素

    黄雨莲;赵明磊;马兴帅;李建国;徐婧;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荔枝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R)、二氢玉米素(DHZ)、异戊烯基腺嘌呤(IP)4种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0.25 g荔枝样品用乙腈-水(80∶20,体积比)溶液浸提8 h,经Bond Elut Plexa PCX固相萃取柱纯化,2.5%氨水甲醇洗脱后过0.22μm有机滤膜检测。选取XSelect HSS T3色谱柱,以甲醇和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7 min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选择反应监测(MRM)模式对细胞分裂素进行定量。【结果】4种细胞分裂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低于18.12和60.39 pg·g~(-1),在0.05~5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在高、中、低浓度三种加标水平下,4种细胞分裂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0.0%~108.2%,标准偏差为0.8%~15.5%。采用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荔枝果皮、果肉、种子、幼果、叶片和果柄离区中4种细胞分裂素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荔枝不同组织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测定。

    2024年06期 v.41 1228-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新品种选育报告

  • 中熟半矮生鲜食黄肉桃新品种豫黄1号的选育

    王小贝;连晓东;张海朋;程钧;王伟;侯楠;张郎郎;郑先波;冯建灿;谭彬;

    豫黄1号是以水蜜桃类型的鲜食黄肉桃品种黄水蜜为母本,以半矮生油桃新品种中油桃14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的半矮生黄肉鲜食桃新品种。该品种果面干净,茸毛稀少,离核,易剥皮。平均单果质量226.7 g,最大单果质量289 g。果肉黄色,软溶质,风味酸甜,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1%。萌芽力和成枝力中等,树势中庸,为半矮生类型。大花型,5瓣,花粉多,育性强。在郑州地区果实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5 d左右,适宜河南桃产区及类似生态条件地区栽培。

    2024年06期 v.41 1239-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葡萄无核晚熟新品种中葡萄18号的选育

    宋银花;李永洲;贺亮亮;章鹏;刘三军;

    中葡萄18号是以无核紫、玫瑰香杂交育种结合无核胚挽救技术选育出的无核晚熟新品种。该品种自然坐果平均单穗质量600 g,平均单粒质量7.3 g,果粒长椭圆形,紫色或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0%,总糖含量16.2%,总酸含量3.06 g·kg~(-1),糖酸比达到54∶1,单宁含量686 mg·kg~(-1),风味甜香,品质上等。在河南郑州露地栽培成熟期为9月初。该品种树势中庸,适宜避雨栽培。

    2024年06期 v.41 1243-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远缘杂交仁用杏新品种京仁5号的选育

    杨丽;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于文剑;孙浩元;

    京仁5号通过仁用杏品种龙王帽与扁桃品种意大利2号远缘杂交育成。果实卵圆形,果顶圆凸,在北京地区7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果皮底色黄色,阳面着片状红色,平均单果质量30.5 g;果核卵圆形,壳面较平滑,平均单核质量2.54 g,纵横侧径分别为3.28 cm、2.12 cm、1.23 cm;核仁饱满,离核,甜仁,平均单仁鲜质量1.05 g、干质量0.90 g,出仁率37.02%;杏仁脂肪含量(w,后同)435.63 g·kg~(-1),蛋白质含量269.84 g·kg~(-1),钙含量1.26 g·kg~(-1),铁含量24.08 mg·kg~(-1)。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

    2024年06期 v.41 1247-1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晚熟甜樱桃新品种福阳的选育

    李芳东;王玉霞;田长平;张序;李延菊;张福兴;孙庆田;

    福阳是由黑珍珠×(萨米脱+先锋)杂交选育出的中晚熟甜樱桃新品种。果实心脏形,果皮紫黑色、有光泽,果顶稍凹陷,果肉、果汁深红色;果肉脆硬,味甜。平均单果质量9.7 g,最大单果质量14.1 g;果柄中短,柄长3.45 cm;核小,果实可食率94.6%。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7%,总糖含量11.62%,总酸含量0.61%;鲜食品质上。果实在鲜红至紫红色时,口感即好,挂果时间长。果实生育期55 d左右,烟台地区6月上中旬成熟;树势健壮,萌芽率高(98.2%),成枝力强,成花易。福阳耐贮运,早实、丰产、稳产,4年生树每666.7 m~2产量268 kg,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山东省甜樱桃适栽区推广种植。

    2024年06期 v.41 1252-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大果灰枣新品种羌灰2号的选育

    王雨;李占林;江振斌;斯琴;王秀梅;吴琼琼;侯丽丽;杨小平;

    羌灰2号灰枣是2009年若羌县从河南新郑引进的灰枣品种中发现的自然变异灰枣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果个大、坐果率高的优点。3 a(年)进入经济结果期,5 a进入盛果期。羌灰2号物候期为4月中旬萌芽,5月中旬始花期,6月上旬为盛花期,6月初开始坐果,10月上旬成熟。果实近圆形,果个较大,整齐度好,肉质稍密,平均单果质量15.3 g,盛果期产量12~15 t·hm~(-2)(干枣)。核纺锤形。羌灰2号适应性强,管理简便,品质上佳。

    2024年06期 v.41 1256-1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24年《果树学报》

    <正>《果树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分别被有关权威期刊评价机构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农林水产类权威学术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中国知网、中国知网长摘要双语出版、Scopus数据库CA、WJCI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2023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为1.693;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本刊复合影响因子为2.573,综合影响因子为1.963。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果树学报》着重选发密切结合我国果树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栽培·生理·生态、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贮藏·加工、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新品种选育报告等。读者对象为果树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及基层果树管理技术人员。月刊,每期160页码,定价30元,全年12期共360元。邮发代号:36-93,国外代号M1107。欢迎投稿,欢迎订阅。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未来路南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电话:0371-63387308E-mail:guoshuxuebao@caas.cn

    2024年06期 v.41 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果树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正>参考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请勿列入,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或用脚注说明)。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各篇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列出,并置于方括号内。文献的著录请按下列格式:【期刊】责任者.文献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专著】责任者.书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初版不写).译者(原著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论文集析出文献】析出文献的作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

    2024年06期 v.41 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2024年《果树学报》新设“未来果园”栏目征稿启事

    <正>《果树学报》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1984年创刊,月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F5000来源期刊。被Scopus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EBSCO、CA、JST、CABI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荣获河南优秀出版奖期刊奖、中国农业期刊领军期刊等荣誉称号。创刊四十年来,始终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期刊出版的方针政策,坚持“报道我国果树学科研究进展及重大成果,促进我国果树事业发展”的宗旨,着重选发反映果树学科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以繁荣学术研究、推进科研水平提高为己任,努力成为国内、外果树学科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未来果园生产体系(Future Orchard Production Systems,FOPS)是基于果树生物学原理,通过选用适宜品种、创新种植模式、优化树形结构、提高光能利用及树体合理负载、花果量化管理、肥水精准调控、农艺农机融合、自动监测预警、智能装备应用,突破现有果园产量瓶颈、解决劳力逐年短缺问题,达到节本省力、丰产提质的高效生产目标,最终实现果园管理及果实采收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一种果园生产技术体

    2024年06期 v.41 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果树学报》投稿须知

    <正>《果树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果树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文献源的重点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国际标准16开本,192页码。1读者对象果树专业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2栏目设置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栽培·生理·生态、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贮藏·加工、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新品种选育报告及科技简讯。3论文内容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材料翔实、数据可靠、论证合理,在某些方面有创新。专论与综述性文章应是果树

    2024年06期 v.41 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