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杨;马晓燕;冯天乐;李彩琴;潘建君;高美玲;涂攀峰;李娟;陈杰忠;
【目的】通过联合分析不同砧木砂糖橘植株株高、产量、品质的相关指标,构建砂糖橘优良砧木筛选的综合评价模型,为砂糖橘优良砧木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10种不同的砧木嫁接砂糖橘,对嫁接后的植株株高、产量、品质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获得筛选砂糖橘砧木的核心指标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模型评分进行排序。【结果】株高、产量、品质22个指标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并有着多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407%,共注释了包括果实质量及横纵径大小决定因子、产量和果形指数决定因子、果皮厚度决定因子等6个关键因子。【结论】综合评价模型得分表明,红黎檬、香橙和粗柠檬可推荐为广东省适用的3个优选砂糖橘砧木。
2024年06期 v.41 1078-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 ] - 邓晗;张向展;王苏珂;张振修;苏艳丽;杨健;薛华柏;王龙;
【目的】研究外源γ-氨基丁酸和外源褪黑素处理后,红酥宝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果实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明晰影响红酥宝梨果实糖积累的关键酶类,为红酥宝梨果实品质调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酥宝梨为试验材料,于果实膨大期用5 mmol·L~(-1)、10 mmol·L~(-1)、20 mmol·L~(-1)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溶液和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的褪黑素(melatonin,MT)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为叶面喷施蒸馏水,研究其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相关指标以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外源GABA处理和外源MT处理显著提高了红酥宝梨果实品质,其中,50μmol·L~(-1)MT处理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增强了果实阳面着色效果、果肉硬度和蔗糖、山梨醇、果糖、总糖含量,以及甜度值和糖酸比。适宜浓度外源处理还能显著提高红酥宝梨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类的活性,其中10 mmol·L~(-1)GABA处理对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活性、5 mmol·L~(-1)GA-BA处理对中性转化酶(NI)活性、200μmol·L~(-1)MT处理对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Ⅰ)活性、20 mmol·L~(-1)GABA处理对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Ⅱ)活性、50μmol·L~(-1)MT处理对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利用50μmol·L~(-1)浓度的褪黑素溶液对红酥宝梨进行叶面喷施,可显著提高单果质量、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经济性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提高梨果实中蔗糖、山梨醇、果糖和有机酸含量、增加糖酸比和果实甜度,进而提高果实品质。
2024年06期 v.41 1094-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焦慧君;冉昆;董冉;董肖昌;关秋竹;王宏伟;魏树伟;
【目的】为加强对梨叶片资源的药用价值以及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全面分析梨叶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种类。【方法】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库尔勒香梨、超红、南红、鸭梨、翠冠5个品种与福鼎大白茶的成熟期叶片的代谢物差异。【结果】PCA分析表明,代谢物种内聚类较为集中,种间聚类较远;5个比较组特异性差异代谢物分别有55、155、54、59和28种;Heatmap分析表明,排名前50的差异代谢物在5个主栽梨叶片中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ABC转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是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主要通路,其中山梨醇、果糖、甘露醇、柠檬酸、水杨酸、马来酸等含量显著上调。【结论】不同栽培种梨叶片的代谢物在种类和表达量上均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梨叶片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4年06期 v.41 1111-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郑旭阳;朱静雯;胡亚楠;赵彩平;赵护兵;
【目的】调查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该区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咸阳、宝鸡、铜川和渭南4市共24个桃园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容重、孔隙度、pH及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结果】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处于适宜范围,而在>20~40 cm土层,咸阳地区土壤容重较高,宝鸡地区土壤容重较高且孔隙度较低,均超出适宜范围;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为8.1,除宝鸡桃园土壤pH在6.4~6.9之间外,其余地区桃园均为碱性土壤,pH在8.2~9.0之间;陕西省关中地区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土壤有机质最为缺乏,在0~40 cm土层中,66.7%以上的桃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处于缺乏水平;0~40 cm土壤有效钾含量均处于适宜或丰富水平,>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关中地区速效氮平均含量(w,后同)为10.8 mg·kg~(-1),处于缺乏状态,其中渭南的桃园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高,0~40 cm土层平均值分别为5.1 mg·kg~(-1),13.6 mg·kg~(-1),咸阳、铜川地区次之,宝鸡地区最低。【结论】陕西省关中地区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应采取综合措施调节土壤通气保水性、降低碱度并培肥土壤。
2024年06期 v.41 1125-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秦镜植;李群贤;何思婷;梁雲珍;范旭园;黄泳碧;钟挺威;何建军;白扬;朱秀梅;韩佳宇;白先进;王博;
【目的】探索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日灼敏感差异的生理机制及不同日灼进程的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变化。【方法】以一年两收栽培巨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两个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强光高温加热灯对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测定其发生日灼时的表面阈值温度和诱导一定时间后的日灼发生率,确定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的日灼敏感性。观察和测定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的葡萄果实正常果以及不同日灼进程果实的解剖结构、总酚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一年两收栽培下巨玫瑰葡萄的夏果与冬果日灼较敏感的物候期均为E-L 31-32时期,相同人工诱导时间处理后冬果的日灼发生率显著低于夏果。日灼不敏感期(E-L 36)较日灼敏感期(E-L 31-32)的果实表皮细胞更大、角质层更平滑、排列更紧密整齐、淀粉粒更少。同时,日灼不敏感物候期中K、Ca、Mg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日灼敏感物候期,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日灼敏感物候期,冬果中K、C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而N、P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夏果。在人工诱导果实日灼进程中,重度日灼果中N、P、K、Ca和Mg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结论】巨玫瑰葡萄在两收栽培模式下,夏果和冬果对日灼较敏感时期均为E-L 31-32时期,且冬果在一定程度上日灼敏感性低于夏果。巨玫瑰葡萄在不同物候期对日灼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这与果实解剖结构的蜡质层和表皮细胞壁特性、果实中的总酚含量有关,同时,日灼敏感性也与果实中K、Ca元素含量呈负相关,与N、P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在生产上预防巨玫瑰葡萄日灼可考虑在其日灼敏感物候期(E-L 31-32)前增施K、Ca肥。
2024年06期 v.41 1135-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黄梦真;柴亚倩;关思慧;杨元玲;宋娟;唐诚;杨磊;刁明;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2个石榴品种枝条生理指标的动态响应差异,旨在揭示不同石榴品种的抗寒特性。【方法】以新疆主栽区的叶城酸石榴(耐寒性强)和引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观测经低温胁迫后各石榴品种在不同低温条件(-4、-6、-8、-10、-12℃)不同持续时间(6、12、18、24、30、36、42、48 h)下枝条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确定不同石榴品种在各种低温条件下的最长耐受时间。【结果】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突尼斯软籽和叶城酸1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同一低温下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低温持续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突尼斯软籽和叶城酸对低温的忍耐时间缩短。突尼斯软籽幼苗在-4℃下能忍受48 h以上的低温胁迫,-6℃下能忍受36 h,-8℃下能忍受30 h,-10℃下能忍受18 h,-12℃下能忍受12 h,而叶城酸幼苗在-4℃和-6℃下能忍受48 h以上的低温胁迫,-8℃下能忍受42 h的低温胁迫,-10℃下忍受36 h,-12℃下忍受30 h。【结论】叶城酸的抗寒性显著强于突尼斯软籽,抗寒机制主要与枝条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有关。研究结果为其他地区的石榴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2024年06期 v.41 1150-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尚国丽;田春娇;刘志国;刘平;王玖瑞;刘孟军;
【目的】探究枣树生长与结实的适宜水肥条件,以期为太行山区鲜食枣月光和冬枣水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北农业大学-阜平现代枣业综合试验站月光和冬枣为材料,2021—2022年调查低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0 t,水溶肥A 15 kg,水溶肥B 15 kg)、中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2 t,水溶肥A 20 kg,水溶肥B 25 kg)、高水肥处理(每666.7 m~2年滴灌水14 t,水溶肥A 25 kg,水溶肥B 40 kg)和对照(CK,不施水肥)4种水肥条件对枣枝叶生长、开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水肥条件对两个品种枣吊长度无显著影响。月光高水肥和冬枣中水肥处理后对新生枣头数、枣头长度、枣头二次枝长、枣吊花序数和枣吊成花数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中高水肥处理条件下,月光果实营养物质含量整体较高,而冬枣中水肥处理果实品质最佳。与对照比较,随着水肥量的增多,总体上两个品种叶片中N、P、K、Mg元素含量增多,Ca元素含量随水肥量的增多而减少。【结论】在太行山区月光和冬枣两个鲜食枣品种实施滴灌系统水肥管理中,应分别采用高、中水肥供应。
2024年06期 v.41 1160-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滕尧;王叶;李嘉昱;张小英;陈彩霞;张孙健;龙秀琴;
【目的】探讨避雨和补光对西番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西番莲设施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供试材料为甜果型黄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f. favicarpa),观测避雨(RS)、补光(L)、避雨+补光(RSL)和露地栽培(CK)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西番莲结果枝生长、果实发育及产量,可滴定酸、总糖、总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β-胡萝卜素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与CK相比,L能使结果枝粗度显著增加,果实转色加快3 d,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增加13%,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20%,对果实纵横径和产量无显著影响;RS和RSL会使结果枝更细长,RS会延缓果实转色8 d,产量提高20%,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减少26%,净光合速率降低50%,RSL会延缓果实转色4 d,产量提高23%,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平均减少20%,净光合速率降低37%,RS和RSL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对果实纵横径无显著影响。【结论】避雨能增加产量,补光能提高果实品质,可根据实际需求使用。
2024年06期 v.41 1170-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